顶点小说网 > 让你代管新兵连,全成特种部队了 > 第1934章 特殊照顾

第1934章 特殊照顾


第1949章  特殊照顾

    更让参观团震惊的是,其他新兵也都在有条不紊地准备着自己的装备。没有人抱怨,没有人畏缩,甚至没有人显出为难的表情。相反,一个个都精神饱满,就像即将参加一次愉快的远足一样。

    “这些新兵的状态怎么这么好?“张志军疑惑地看着那些正在整理装备的年轻面孔,“按理说面对这么高强度的训练,应该会有一些心理压力才对。至少应该有人叹气,有人皱眉头吧?“

    “可能他们已经习惯了吧,“秦渊平淡地回答,“我们平时的训练强度一直都是这样。“

    “一直都是这样?“几个军官异口同声地问道,语气中满是不敢置信。

    “基本是的,“秦渊点头确认,“当然,刚开始的时候负重会少一些,距离也会短一些,是逐步递增的。但现在这个强度,他们已经适应一个多月了。“

    “一个多月?“赵建国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你是说,他们一个多月来,每天都进行这种强度的训练?“

    “不是每天,一周大概三到四次,“秦渊澄清道,“还有其他类型的训练穿插进行。“

    “就算一周三四次,这个强度也太夸张了,“林建军摇头,“我们通信兵一个月也就进行一次这种强度的拉练,而且还是老兵。“

    正在这时,段景林走到队伍前方,开始进行出发前的最后检查。

    “检查装备是否固定好,水壶是否装满,急救包是否携带,“段景林一项一项地提醒着,“有任何问题立即报告。“

    新兵们迅速进行自检,动作熟练而专业,显然这样的检查已经成为了固定程序。

    “连装备检查都这么专业,“李德华观察着说道,“我们工兵部队也不过如此。“

    “而且你们注意到没有,“陈明华指出了一个细节,“那个叫段景林的新兵,组织能力很强,其他人都很听他的指挥。这种领导气质在新兵中很少见。“

    检查结束后,岳鸣走到队伍最前方。

    “全体都有,立正!“

    所有新兵立即整齐列队,每个人都背着沉重的背包,手持训练武器,但精神状态都格外饱满。

    “今天的拉练路线是翻越南山,经过石桥村,绕行清水湖,穿越松林,最后回到起点,“岳鸣大声宣布路线,声音洪亮而清晰,“全程二十公里,要求所有人都在两个半小时内完成,不能落下任何一个人!“

    听到这个路线介绍,参观团的脸色都变了。

    “翻越南山?那可是我们这里最难走的山路,“王连长的副手小声提醒参观团,“平时我们开车都觉得困难,坡度很陡,还有很多碎石路段。“

    “石桥村那边有条小河,没有正规的桥梁,只有几块石头搭成的简易桥,“另一个本地军官补充道,“负重通过很危险。“

    “清水湖绕一圈至少八公里,而且全是山路,“还有人介绍地形,“松林里的路更是崎岖不平,树枝低垂,很容易刮到人。“

    “这路线选择也太变态了,“赵建国听完介绍后,直接用了“变态“这个词,“就是我们装甲兵不负重,走这条路线都要三个小时。“

    “明白!“新兵们齐声回答,声音响彻整个操场。

    “现在,我宣布,“秦渊走到队伍前方,看了一眼手表,“负重拉练正式开始!“

    随着一声令下,整个新兵队伍开始有序出发。他们保持着整齐的队形,步伐稳健有力,完全看不出背负重装的沉重感。相反,从他们的脸上可以看到一种专注和兴奋的神情,就像即将参加一场期待已久的挑战赛。

    “天哪,他们居然看起来很兴奋,“张志军难以置信,“这种训练强度,他们居然当作享受?“

    参观团立即跟上,准备全程观摩这次拉练。

    刚开始的一公里是平路,参观团的军官们还能保持相对轻松的心态。毕竟,负重行军对于军人来说是基本技能,虽然强度高了一些,但应该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但当队伍开始接近南山时,参观团开始感到不安了。

    “这山看起来比我想象的要陡,“林建军望着前方的山路,“而且路面全是碎石,很容易滑倒。“

    “关键是他们背着这么重的装备,重心本来就不稳,“李德华分析道,“在这种路面上行进,风险很大。“

    但新兵们的表现再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面对陡峭的山路,他们自动调整了队形。体能较好的新兵分散到队伍的前后和两侧,随时准备帮助可能出现困难的战友。岳鸣走在最前面探路,段景林在队伍中间协调,另外几个表现突出的新兵在后方收尾。

    “他们的队形调整很专业,“陈明华作为侦察专业出身,对这种战术队形很敏感,“这不是普通的行军队形,更像是实战中的行进队形。“

    “而且调整得很自然,没有人下达命令,他们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做,“张志军观察着说道,“这种战术素养在老兵中都不多见。“

    开始爬山后,困难立即显现出来。山路不仅陡峭,而且充满了碎石和树根,每一步都需要小心选择落脚点。在负重四十公斤的情况下,这样的地形对体能和技巧都是极大的考验。

    “我的天哪,这条路我们平时开车都觉得困难,他们居然要背着这么重的东西走上去?“赵建国看着前方越来越陡的山路,声音都有些颤抖,“这根本不是训练,这是折磨!“

    “我现在严重怀疑秦渊是不是疯了,“某通信团的参谋长王海军直接说道,“这种训练强度已经超出了人体极限,怎么可能让新兵承受?“

    但更让他们震撼的是,新兵们在面对这样的困难地形时,居然没有乱了阵脚。相反,他们表现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当遇到特别陡峭的路段时,前面的新兵会主动放慢速度,等待后面的队友。当有人在碎石路面上脚滑时,周围的战友立即伸手扶住。当背包带子松动时,会有人主动帮忙重新固定。

    “这种团队协作精神在我们正规部队的老兵中都很少见,“陈明华边走边摇头,“一般来说,在这么高强度的训练下,每个人都只能自顾不暇,哪还有心思照顾别人?“

    “是啊,这说明他们不仅体能训练到位,团队意识也培养得非常好,“张志军作为训练专家,对这一点特别敏感,“这种素质比纯粹的体能更珍贵。“

    爬到山路最陡峭的一段时,参观团的担忧达到了顶点。这段路坡度接近六十度,而且路面全是松动的碎石,就连不负重的他们都要手脚并用才能通过。

    “这段路太危险了,“李德华紧张地说道,“万一有人滑倒,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他们背着这么重的装备,重心这么高,“林建军也满脸担忧,“我觉得应该停止训练,这太冒险了。“

    但就在这时,前面传来了岳鸣的声音:

    “注意脚下,选择坚实的落脚点,重心稍微前倾,用脚尖着地。“

    “小王,你的背包有点松,我帮你调整一下。“

    “大家保持间距,避免连锁反应。“

    岳鸣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登山向导,不断地指导着其他新兵安全通过困难路段。

    更让参观团意外的是,一个看起来身材相对瘦小的新兵小王突然在一块松动的石头上失去了平衡,身体向后倾倒,眼看就要摔下山坡。

    就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前面的岳鸣仿佛长了后眼一样,瞬间转身,一把抓住了小王的手臂。同时,后面的段景林也几乎同时冲上前来,两人合力稳稳地把小王拉住了。

    整个救援过程不到三秒钟,配合默契得就像排演过无数次一样。

    “这反应速度!“陈明华彻底震撼了,“在这么危险的地形下,还能有这种反应和配合,这种战术素养已经不是新兵级别了。“

    “没事吧?“岳鸣关心地问小王。

    “没事,谢谢班长,“小王喘着粗气回答,脸上满是感激。

    “背包重心调整一下,后面的路更要小心,“段景林检查了一下小王的装备,“有困难及时说,不要硬撑。“

    “我可以坚持,不能因为我一个人拖累整个队伍,“小王坚定地说道,眼神中没有恐惧,只有坚定。

    “那好,我们继续,但你要跟紧,“岳鸣鼓励道,“前面还有更困难的路段。“

    看到这一幕,参观团的军官们都被深深震撼了。

    “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他们居然还能保持这种团队精神,“李德华的声音都有些颤抖,“这种品质在我们工兵部队的老兵中都很少见。“

    “而且你们注意到没有,“林建军指出了一个更重要的细节,“刚才那个救人的动作,完全是条件反射,没有任何犹豫。这说明他们平时就是这样训练的,互相帮助已经成为了本能。“

    “这种战友情在正规部队中都很珍贵,在新兵中更是罕见,“张志军点头赞同,“一般新兵在这种高压环境下,首先想到的是保护自己。“

    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新兵队伍终于翻越了南山。当他们到达山顶时,参观团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有几个年纪较大的军官甚至需要停下来休息。

    但新兵们的状态依然很好,只是稍微调整了一下呼吸,就准备继续下山。

    “他们怎么还这么有精神?“赵建国边喘气边说道,“我们这些不负重的人都累成这样,他们背着四十公斤居然还能保持这种状态?“

    下山的路更加困难。陡峭的坡度加上松散的石头,让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参观团的军官们都小心翼翼,生怕一脚踏空。

    但新兵们在下山时展现出了让人难以置信的技巧和胆量。他们采用一种特殊的侧身下坡方式,既能降低重心保证安全,又能保持较快的速度。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下坡过程中依然保持着队形,相互照应。

    “这种下坡技巧我从来没见过,“陈明华仔细观察着,“既不是普通的登山技巧,也不是常见的军事越野动作,更像是“

    “更像是什么?“其他人急切地问道。

    “更像是在实战环境下的战术移动,“陈明华想了想说道,“追求的是速度和安全的最佳平衡,而且明显考虑了作战需要。“

    “你是说,他们练的不是普通的体能训练,而是实战技能?“张志军敏锐地抓住了关键。

    “很有这种可能,“陈明华点头,“这种技巧在我们侦察部队中叫做'战术机动',是高级训练科目。“

    下山后,队伍来到了所谓的石桥村。参观团本以为这里会轻松一些,结果发现情况更加惊人。

    所谓的石桥,其实就是横跨一条山涧的几块大石头。石头之间的间距不等,有的近有的远,最宽的地方将近两米。而山涧下面是湍急的溪水,深度不明,但听声音就知道不浅。

    “这也叫桥?“赵建国站在“桥“头看着那几块摇摇欲坠的石头,“我们不负重都要小心翼翼,他们背着四十公斤怎么过?“

    “这根本就是在玩命,“林建军直接说道,“万一掉下去怎么办?“

    “而且石头表面还有青苔,很滑,“李德华指出了更危险的因素。

    但新兵们的表现再次让他们目瞪口呆。

    岳鸣首先示范,他站在第一块石头上,仔细观察了一下每块石头的位置和状态,然后开始跳跃。虽然背负着沉重的装备,但他的动作依然灵敏准确,每一步都稳稳地落在石头的中心位置。

    “这平衡能力绝了,“张志军赞叹道,“背着四十公斤还能在这种地方如履平地。“

    更让参观团震撼的是,其他新兵依次跟上,虽然过程中有些紧张,有些小心翼翼,但都成功通过了这个危险的“石桥“。最关键的是,没有一个人因为害怕而退缩或要求帮助。

    那个刚才差点摔下山的小王,在通过石桥时显得特别小心,但依然坚持自己完成,没有要求特殊照顾。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1/1292/86561385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