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轻松拿捏武则天
林浪领旨后,转过身看了看自己的几位妻妾,全都是一脸担心地看着自己。
林浪勾起唇角,伸手虚扶被冷汗浸透后背的慕雪嫚,低声说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别担心,既如此,我便去会会这大唐天子。”
慕雪嫚紧张到有些说不出话来,一旁的周梦瑶小声说道:“老公,能行吗?你不会露馅有什么危险吧?”
不等林浪作答,深知林浪厉害的楚伊人,含笑上前一步,低声说道:“大家放心,我们继续摆摊收货,我们的沪上皇不会有事的。”
一众红颜闻言,也只好任由林浪被带走面圣。
“请沪上皇君上随我入宫面圣,陛下与皇后娘娘已等候多时。”宣旨的将领牵着高头大马催促。
“好,这就走。”林浪从随身空间里,像是变戏法一样,取出一辆上海牌千鹤电动自行车,把现场围观的人群全都看得目瞪口呆。
“嚯……”真的一片哗然,让唐朝的老百姓们见了大世面。
不要觉得2000年时没有电动自行车。
上海千鹤牌电动自行车在1995年时,就将自主研制推向市场,是电动车发展史上第一个写入上牌目录的品牌。
甚至在2000年时,千鹤牌电动车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的国际标准认证。
看到林浪从随身空间内变出一辆电动自行车骑上了,以楚伊人为首的五位红颜全都有些忍俊不禁。
宣旨的将领顿时就看傻了,惊愕道:“陛下,这是何物啊?”
“这是我们沪上国的科技坐骑,名曰‘电驰马’,走吧,你在前方带路。”林浪骑着电动自行车,拧了一下车钥匙,冲着周梦瑶等人抛了一个媚眼,便拧着电动油门去进宫面圣了。
“呃……科技坐骑?电驰马?”宣旨的将领和手下全都被看傻了,愣了好几秒之后,才纷纷骑上马去追林浪。
“哈哈……”周梦瑶等人互相看了一眼,全都笑了起来。
林浪骑着电动自行车在朱雀大街风驰电掣,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嗡嗡声响,引得沿街商贩丢下货物追着跑,茶馆酒肆的看客挤破窗棂张望。
卖糖葫芦的老翁惊得竹签散落一地,挑水的汉子盯着这无需畜力却能自行飞驰的铁疙瘩,木桶倾斜,清水泼湿了街道。
沿路上的行人纷纷驻足观望,全都被震惊到瞳孔地震。
毫不夸张,有一个算一个,但凡大街上看到林浪骑着电动自行车嗖嗖跑的古人,全都是目瞪口呆,长了见识了。
这种感觉就像是在21世界,在大马路上看到有人骑着会喷火的翼龙,在街头巷尾飞着玩一样让人震惊。
行至宫门前,金甲侍卫们惊得众人瞳孔骤缩,如临大敌般列阵,长枪林立。
若不是宣旨的将领策骑着马亮出令牌,守门的侍卫打死也不敢让林浪骑着电动自行车进宫。
按律搜身的规矩不能少,确认林浪身上没有携带任何武器后,侍卫这才敢放行。
林浪骑着电动自行车灵巧地穿过宫门,单手扶着车把,另一只手夹着香烟,要多带派就有多带派。
按规矩,林浪需要暂时候在殿外听宣。
他利落地翻身下车,指尖轻点车铃,清脆声响在空旷大殿外回荡。
太极殿内,檀香袅袅。
宣旨的将领小跑着走进大殿,行礼后惊叹道:“回禀陛下,长安西市摆摊售卖奇货的摊主已经被我带回,正候在殿外听宣。”
“只是此人一身贵气,气宇轩昂,绝非平常货郎,自称是外域沪上国的君主沪上皇,携妻带妾游历至我大唐。”
李治听后,与武后交汇了一下眼神,问道:“皇后可曾听闻过沪上国?”
武后摇头道:“臣妾未曾听闻过沪上国。”
宣旨的将领表情夸张地继续说道:“不仅此人摊位上售卖的物品,皆是我大唐未有的稀罕物,此人骑的坐骑更为玄妙,号称科技坐骑。”
武后好奇地问道:“科技坐骑为何物啊?”
“回禀皇后娘娘,沪上皇称其为电驰马,并非活物,有两个轮子,一拧扶把就可以驱动车轮,跑得虽不及马匹快,但却是十分新奇之物。”
李治握着玉杯的手顿了顿,“哦?这世间居然还有不是活物,带两个轮子的坐骑?”
武后凤目圆睁,好奇地笑着说道:“有趣,陛下那就宣此人进宫,我们见一见这个所谓的沪上国君主,有何不凡之处。”
殿内的护卫严阵以待,纷纷握紧了手中刀柄。
太监扯着嗓子宣旨。
林浪昂首挺胸,迈着威严的四方步跨过门槛,走路带风地迈进大殿,止步在御道前,他将右手按在胸前,行了个西式鞠躬礼,忽然吐出一串流利的俄语:"Привет, царь! Ваша величие..."
"这、这是何意?"李治求助般看向武后,后者紧抿朱唇,目光如炬。
武后抬眸,目光触及林浪的瞬间,心中不禁暗自一惊。
只见林浪身姿挺拔如松,面若冠玉,剑眉星目,鼻梁挺直,唇若丹霞。
其气质更是超凡脱俗,既有王者的威严庄重,又不失温润儒雅之态,举手投足间尽显尊贵气度。
武后心下思忖,未曾料到这沪上国君主竟是如此卓然出众的美男子,真可谓世间罕见,端的是叫人眼前一亮。
说白了,就是武则天也喜欢看帅哥,被浪哥的颜值惊艳到了。
紧接着,林浪用带着异域腔调的官话朗声道:"吾乃沪上国之主沪上皇林浪,久闻大唐乃天朝上国,贞观遗风威震四海,陛下仁德堪比日月,皇后贤明不让须眉。”
“此番携妻妾游历至此,见长安街衢井然、百业昌盛,方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所言非虚!"
普通人也爱听拍马屁的话,更何况一国之君。
李治听后龙颜大悦,摩挲着杯盏说道:"朕遍览舆图,却从未见过沪上国此名,不知贵国地处何方?"
林浪装逼地背着手,朗声道:"沪上国位于东海之滨,方圆六千余平方公里,沃野千里,港口连绵。"
他指尖在空中虚画,"东有茫茫沧海作天然屏障,西接广袤膏腴之地,吾沪上国乃风水绝佳之宝地。"
武后微微挑眉,插话道:"如此辽阔疆域,不知治下子民几何?"
"回皇后娘娘,沪上国虽偏居一隅,然人口鼎盛,足有四百余万。"林浪语调铿锵,却故意把丄海少说1200万人,怕被李治忌惮人口太多产生敌意。
毕竟永徽三年唐朝才有户380万,人口大概也就1500多万人到2000万人之间。
李治颔首,指尖叩击玉案发出清响:"贵国疆域广袤、子民殷实,不知沪上国民皆以何为业?"
林浪负手而立,身姿如松:"沪上国虽近海而居,然民勤地沃,春种稻麦,秋收棉麻,阡陌间皆是膏腴之壤。更兼国人善营生,工坊林立,匠人们能将精铁铸为机巧,以桑麻织就云锦。自港口扬帆,商船往来如织,所载奇货远销海外,号为'东海商埠'。"
武后凤眉微蹙:"既言商贾辐辏,为何本宫从未听闻贵国与大唐通商?西有丝绸之路驼铃不绝,东有蓬莱商船往来,却独独未闻沪上之名。"
林浪朗笑出声:"皇后明鉴!沪上国此前多与西海诸国贸易,以机巧器物换其香料琉璃。”
“然孤早闻大唐'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之盛景,此番不惜远渡重洋,携妻妾亲至长安,正是欲一睹天朝上国风华。”
“若陛下不弃,愿以沪上之精工巧器,换大唐之书画瓷器、漆器、玉器与铜器,使两邦商路相通,共沐太平。"
言罢,林浪深深一揖,袍角在殿中铺成墨色云纹。
听闻林浪是想和大唐展开贸易往来,李治目光灼灼,抚掌笑道:“沪上国精于奇巧,不知此番可携来什么宝物,能入朕与皇后的眼?"
林浪唇角微扬,袖中忽然滑出一个一次性塑料打火机。
他指尖轻按侧面凸起,"咔嗒"一声脆响,一簇幽蓝火苗骤然窜出,惊得阶下侍卫"唰"地抽出半刀,寒光映得满殿皆惊。
"陛下莫慌!"林浪扬手示意,火苗在他指间稳稳跳动,"此乃沪上国'打火器',无需火石火绒,轻轻一按便能取火,比之贵国火折子更为便捷。"
他转动手腕,火苗随着动作明灭,"寻常火折子需备火绒、硝石,遇水则废;这打火器内盛特制燃料,携带更是方便。"
武后身子前倾,凤眼中泛起好奇:"呈上来。"
太监战战兢兢接过,双手捧至御案。
李治指尖轻颤着按下机括,火苗"噗"地窜起,惊得他猛地后仰,引得殿中众人屏息。
待看清火苗稳如明灯,他才喃喃道:"竟如此神奇...这小小器物里,装的是水?"
"非也。"林浪摇头,"此乃'丁烷'燃料,无色无味却易燃。
只是这打火器为'一次性'之物,燃料耗尽便不可再用。但胜在轻巧价廉,若是批量传入大唐,无论是百姓炊火、匠人冶炼,还是军中夜行,皆可事半功倍。"
武后若有所思,笑着说道:"依你所言,这器物若是流入市井,倒真是一桩利民生意。"
林浪见状,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又从随身空间内取出一个一次性防风打火机。
他对着殿内穿堂风的方向,拇指重重一按——"啪嗒"声中,一簇苍青色火苗骤然腾起,火焰顶端泛着锐利的白光,即便在穿堂风掠过的瞬间,依旧稳稳燃烧,恍若不灭的明灯。
"陛下、皇后请看!"林浪高举一次性防风打火机,火苗在气流冲击下纹丝不动。
"此乃沪上国特制防风打火器!寻常火种遇风即熄,唯有此物,内置漩风气道与聚火装置,可将火焰凝为罡劲,哪怕狂风骤雨,亦能强行点燃!"
林浪伸手取过案上灯盏,在清凉的穿堂风中轻松点燃灯芯,火苗跃动间映得满殿生辉。
太监哆哆嗦嗦将防风打火器呈至御案,李治的手指几乎是颤抖着握住这个奇异器物。
他学着林浪的动作按下开关,苍青色火焰轰然窜出,惊得他险些失手掉落。
武后亦不自觉倾身向前,凤目中满是震撼:"竟有这等奇物?风雨不侵,点火如探囊取物!"
"正是!"林浪拱手道,"此物于行军打仗时可保火塘不熄,于出海航行时能守灯塔长明。若大唐商队携此利器,即便穿越漠北狂沙、南洋暴雨,亦无需担忧火种断绝。"
目光扫过满殿震惊的面容,林浪心想:看到李治和武则天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老子就知道和唐朝官方做生意的事稳了。
念毕,林浪语气愈发激昂,"沪上国愿以这防风奇器为引,开启两国通商盛景!"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1/1305/2305813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