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吴藩要饭团伙
最初听到这种说法的时候,当地人都大为惊讶,觉得吴王府的人是不是吹过头了。但不久之后,吴王府的人真的写了一大堆书信、报告,要来了更多“支援”。
这次,同样是最窘迫的蒙古部落最积极,盘踞在北边山阴处的几个部落,立刻去领了种子和农具,还组织人在小河上挖沟筑坝,开始进行田地改良。
可能是因为当地基础过于薄弱,因此,稍微进行了整顿,就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当年,就有不少其他部落要求加入。第二年,阿迪尔又去了趟洛林,朝廷的人告诉他,吴王已经带着一些大臣,周游列国去了,但这边的官府还在正常运作呢。于是,官府又帮他,从巴伐利亚那边,调了一支施工队伍过去,准备帮他们修路。
相比于大家各自进行的农业改良工作,修路就是一件大事了。不管是金钱的投资,人力的调度,还有其他各种附带的事项,都关系颇大,甚至不是整个伯爵领能解决的。而吴王府在这边,也同样是初来乍到,缺乏足够的资源,去直接推动这么大的工程。
不过,吴王团队的人,从刚开始独立创业,就在面临这种问题,因此,对于处理的办法,也早就熟悉了。
他们到达之后,对罗马故道和周边情况,做了初步的勘察,就开始四处活动,设法借助王府的人脉,拉各种人一起参加项目。
山民对于修路普遍是支持的,毕竟道路通畅了,大家都有好处。但他们能提供的,也就只有人力上的一些支持了。吴王府派来的人,可以指导大家进行施工,不过对于这么大的工程,只靠这点人肯定也不够。
王府众人认为,不管是安全角度,还是为了尽快回本,亦或是避免劳民伤财,这个工程是都越快完成越好。参与的人越多,前期投入越大,整体代价反而越小。但这样一来,就需要大量雇佣本地,以及山南意大利地区的工匠,同时采购大批的施工材料、补给品,在多个地点同时开工才行。
这样一来,就靠王府这个草台班子,连管理团队都不够用的。为了尽快把工程从想法变成可以真正落实的计划,他们便开始选拔有专业能力的当地人,天天对他们进行集训。另外,还从意大利,雇佣了一批会计师,对道路的成本进行核算。
这种工作,之前还很少有人有机会进行过尝试,现在一个来路不明的农民群体,突然说自己有国王了,而且还准备修建跨越阿尔卑斯山的通道,听起来实在是有点离谱。
为此,不少知名的会计师都不乐意接单,要么婉言谢绝,要么干脆反过来,劝使者不要胡思乱想——至少,在说这种大话之前,要了解和尊重金融界的一般规律吧?否则,连这边的学徒小孩,恐怕都不会信的。
不过,使者们没有放弃,到处寻找门路。最后,他们找到了一个叫萨尔韦斯特罗·德·美第奇的新兴权贵。
和其他人不同,萨尔韦斯特罗对这些人颇有兴趣,和吴王府使者详谈了很久,最后表示,自己可以帮忙。
他告诉使者,自己因为工作性质的问题,经常和下层民众打交道。他第一次受到重用,就是在十年前的时候,佛罗伦萨的羊毛工人暴动。
佛罗伦萨是个贵族共和的城邦国家,实际权力掌握在大行会手中。城邦里的权贵大族通过控制行会,进而控制整个国家的权力。不过,在一次加税后,对这个情况一直不满的底层人发起了暴动。
在意大利,城邦下层被称为“popolo minuto”——直译成汉语,应该叫“小人”。“小人”并不具有市民权力,作为职业群体也没有自己的行会作为政治代言人。因此,他们一直希望改变这个情况。
这些人的诉求,也得到了不少小行会成员的支持。虽然名义上拥有行会,也算是正式市民,但因为权力都被家大业大的大行会瓜分,导致这些小行会成员,处境也不比“小人”好多少。
正好这个时候,大行会之间因为税收等重要议题,爆发了严重冲突。新兴的权贵们在美第奇家族的带领下,向长期控制城邦权力的教宗党发难。两边彼此争斗不休,一时没有能力维持管控,这些中下层居民便趁机组织起来,向城邦示威,要求公正的税收和行会权力。当城邦的掌权者们拒绝后,他们便强行占领了市政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暴动者们的政权,主张所有阶层都拥有政治权力,建立一个遍及所有人的普遍民主制度,并且开始在城邦内进行实践。面对这种变化,萨尔韦斯特罗没有急于响应其他权贵的号召,带领党徒去镇压,而是选择了静观其变,甚至和其中一些下层代表打交道。因为在他看来,这些人维持不了多久,根本不用费心去管。
果然,仅仅过了两周,民主政府内部就爆发了严重分歧。
他们推举的首领,是一个叫米歇尔·迪·兰多的羊毛工人。不过兰多和他的追随者们倾向于小行会的利益,对于市政改革的推进也倾向于稳重,不能满足激进的底层民众的需求,被民众认为过于保守;兰多等人也不愿意退让,认为底层民众的很多诉求纯属空想,根本就不可能马上实现,反而会让城邦崩溃掉。
双方互相看不顺眼之下,“小人”们又推举了一个八人委员会,和兰多分庭抗礼。而这个委员会,内部也分歧巨大,导致力量进一步分散。
这时候,在暴动中被驱逐的老牌权贵,也被迫放下分歧,希望美第奇家族出来重整局面。于是萨尔韦斯特罗和小行会的代表们联系,达成了一致。在他的支持下,兰多击败了八人委员会和他们的激进支持者,重新掌握了权力。双方各自做出让步,解散了底层工人和学徒的行会,但是保留了其他小行会和他们的权力。这次暴动也就顺利解决了。
美第奇家族在佛罗伦萨的势力,就是这次开始站稳脚跟的。因此,这件事对于萨尔韦斯特罗也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
他告诉使者,他并不和城里的归尔甫党(教宗党)那些传统贵族一样,看不起平民。相反,他非常重视和尊重平民的力量,否则,他的家族也不可能走到今天的地步。
不过,他们家族还有一句共识,叫做“国家不能用念珠来治理”。不管是天天念叨宗座权力,认为应该抬高教宗地位、重视教会作用的老派贵族,还是整日喊着要实现全民民主、提出恢复使徒时代财产共有的平民,都不是能成事的人。相反,那些真正去做实事的人,才是城邦能够依靠的。
现在,其他人都觉得,这个所谓“吴王府”是个来路不明的草台班子,所以都不怎么瞧得上他们。但他却发现,王府来的人,说话思路清晰,拿出的计划也翔实而具体。
虽然很多地方明显比较仓促,未必是最合适的方式,但能看出来,制定者真的进行了系统地考察,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也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一看,就是真正在做事的人。
相比于这个项目,他更好奇,他们这个团队是从何人来,如何组织起来的?
使者向他粗略介绍了吴王团队的背景,并且表示,吴王的身份是真的,他们也确实是货真价实的官府机构,而不是像其他商人猜测的那样,是什么奇怪的民间工程爱好者团体,或者石匠称王了之类的奇怪想法……
只是贵族圈子里,不少人被吴王得罪过,因此不想承认他,所以才显得有些落魄。
不过,萨尔韦斯特罗笑着告诉他,这其实无所谓。
因为在他看来,如果谁能在这么广阔的区域内,调动这么多人,以这种效率工作,那么这个人就是国王;他能调动人手和资源的区域,就是他的国土。至于他叫什么名号,有没有贵族承认,反而是次要的小事了。
尤其现在,在城市文化不如意大利发达的德意志地区,以现在这个环境,能够把一群平民,这样聚集起来,让他们形成这样高效严密的组织,比让贵族封臣们聚集起来参战,可还要难多了。所以这个人的实力,也明显会超越贵族们的。
现在,贵族们还不承认吴王,也是个好事。因为这样一来,他就更有投资价值了。和其他商人不同,他相信,这是个绝佳的投资对象,在今后一定能够获得升职与回报。
他现在事情比较繁忙,没法亲自去参与工程。不过,他的弟弟乔凡尼如今正在罗马,帮教宗经营银行事务。他会写一封信,让乔凡尼给他们提供资金和人脉方面的支持。同时,还给吴王政府推荐了一些会计、工匠,让他们去北方,帮助吴王进行施工。
有了一个银行界的大人物撑腰,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不少。
修路这种事情,平日里,连不少贵族都不会去想的。因为投入很大,而收入又不稳定,甚至很难保证收益可以回到自己腰包里。但吴王府从一开始,就对此不太担忧。相反,等工匠、会计们完成考察,初步确定了各种意向之后,他们就愈发有信心,又拉上一些当地人代表,直接南下去了威尼斯,说是要把开工需要的资金筹齐。
当地人都觉得他们疯了,现在手头什么都没有,空口就去找人要钱,不是跟要饭差不多么。而且找谁不好,去找这帮吝啬鬼。但出人意料的是,威尼斯商人反而犹豫起来,似乎真对这个想法有了兴趣。
为了宣传,王府的人还专门找了之前被伯爵赶走的商会。原来,之前投资失败的事情,引起了威尼斯人的很大不满,王府方面也注意到了这个情况。在行动之前,他们就做好了准备,通过紫帐汗国的关系,在这边进行了活动。
他们带来了吴王的书面命令,指着上面的大印,告诉商人们,如果事情能够办成,那么只需要这么一张文书,就能从威尼斯出发,直接抵达阿尔卑斯山脉两边任何一个地方。无论是君士坦丁堡的商品,还是山区的矿产、农产,都能在这个交通网上流动起来。而代价,只是付出一些不值钱的金币而已。其中大部分,甚至只要在账面存在就行,都不用提取出来。
让商人都觉得奇怪的是,他们要的钱,相对这么大的工程,实际上也很少。按照吴王府使者的说法,头两年大概也就只需要五六千金币。但相比而言,他们更需要商人出来,为他们提供担保——而且担保的人越多、地位越出众,给他们提供的资金支持越多,花的钱反而越少。
别说山民们,连不少商人,都觉得这个说法很奇怪,什么叫花的钱越多,花的钱就越少啊?这帮人真的在说人话么?
然而,这次,使团还真的成功说服了几名元老级的大人物,出面给这个项目站台。
很多人都对此感到一头雾水,因此还产生了各种传言。
有人说这是因为项目背后的金主是佛罗伦萨人,那边的银行家正在大力炒作这个话题,明显是要来骗钱,让大家投入一个根本不可能有结果的项目;
有人则认为,这个项目是真的,因为他们能调动这么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来帮忙,那么哪怕一开始项目是假的,现在大家也会让它落地了。至于为什么闹这么大,应该是因为这个吴王,其实是某个蒙古贵族,因为可以确定的是,他们团队和紫帐汗国关系密切,并且得到了蒙古人的大力赞助,估计就是个蒙古汗王什么的,在草原上过腻了,跑这边来玩了;
还有人则声称,这个吴王估计是威尼斯本地背景,可能是某个大人物的马甲。因为发表上面那种说法的人,不久之后就被自称金什么商会的人找上门,之后天天战战兢兢的,连话都不敢说了。肯定是被公爵之类的大人物,派出的人给警告了吧。
不过,结果来看,在他们的帮助下,融资工作还是进行的很顺利,而且还做好了账目,对沿途各个城镇、村落、部族的参与方式,付出的投入,以及享有的权力,都做了明确的划分。
按照计划,这条路的产权,由所有参与的人共享,按分股进行计算。这一带的人,要么出钱,要么出力,有些还可以提供运输、补给等各种服务,而各个群体可以提供的价值,都会折算出来,然后转为道路的股权。
当然,他们闹得这么大,也产生了其他的后果——伯爵毕竟不是聋子,终究还是知道了此事。顺带,还引起了这里真正的大领主,哈布斯堡家族的注意。
(本章完)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1/1656/11432763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