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我真是来抗日的 > 第1242章西北之变(二十八)宋司令是不是早有准备

第1242章西北之变(二十八)宋司令是不是早有准备


“什么?”

“你说什么?”

“怎么马家军成了是叛军?”

熊主任:“各位长官不必诧异,马家军背叛陪都、背叛党国,早有蛛丝马迹可寻。

他们于数日前,公然做出进犯临省友军之行径。

事情是这样的……”

熊主任口若悬河的说了十分钟,这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说了一个明明白白。

“咳咳,向这种背叛党国的败类,自然是人人得以诛之。

这一次秦副司令长官直捣黄龙,一举掀翻了,马奎在宁夏的统治。

秦司令此举高义,实乃是我中华之幸,是党国之幸也。”

“好!”

“哗……”

在坐的大佬们,无一不是经验丰富的千年狐狸。

只是刚才稍微一听熊主任的解释,就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攻击陕北的命令是陪都下的,“平叛”是炒以前的冷饭。

这就是一句口号,是一块遮羞布,一个非常拙劣的借口而已。

只可惜事与愿违,八路军已经不是当年的红军了。

他们以逸待劳,利用这么多年,从小鬼子手里夺取的武器,直接把马家军给灭了。

(宋温暖:嘿嘿,不敢隐瞒各位,那些日式武器,都是我给他们的。)

而那个宋温暖,更是一个小奸巨猾的主。

他似乎早已经预料到了,马家军会惨淡收场,提早派人去抢了马奎的老巢。

国防部长明显已经做好了功课,今天有了充足的准备。

“祝位,你们看看宋温暖的这套动作,都有何感想啊?

反正我是觉得,这小子老早就有了这个想法。”

财政部长笑道:“哈哈哈哈,这还不是小宋长官算无遗策。

才有了这一次,在西北战场的神来之笔。”

陈长官:“钟正将军来没来,还是让他给我们讲解一下。”

钟正和陈耀祖早就来了,只不过在某些人的暗示之下,以级别太低为由被拒之门外了。

他俩也不在意,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么。

毕竟木秀于林,而风必摧之的道理,他们两个人都明白的很。

既然会议室不让他俩进去,那么外面的作战大厅,就成为了他们两个的主场。

昨天他们两个锋芒毕露,又都是江浙系的自己人。

现在侍从室里的年轻参谋们,差不多都成为了,钟正和陈耀祖的小迷弟。

于是熊主任在会议室里,给高层们念着宋温暖的通报。

钟正他们两个,则在准备好的沙盘上,给那些参谋们复盘昨天的战斗。

现在听到陈长官在喊他,立刻拉着陈耀祖进了会议室。

进来以后,就被人拉到了一副地图前,一根地图杆也塞到了他的手里。

陈长官:“小钟,这副军事地图,你还有印象吧。”

钟正抬头一看,地图上有四个黑圈,正是自己昨天标注过的那一副。

“我记得,这就是我昨天看过的那副地图。”

陈长官:“刚才有位长官说了,宋司令长官对川银的奇袭,是早有准备。

我看你昨天在地图上面,又是画圈又是琢磨的,我想知道你是怎么看的?”

钟正没有立刻回答陈长官的问题,而是先看了国防部长一眼。

大家看着钟正看过去的眼神,会议室里的长官们,都“哄”的一声笑了出来。

今天国防部长的心情不错,他不怒反问钟正。

“你看我干什么,这话就不能是你的黄副校长,说出来的?”

钟正溜了黄副校长后说道:“方副校长和我老师不熟。”

那意思就是在说,黄副校长针对的只会是自己。

这间屋里面的人,也只有国防部长,会盯着宋温暖不放。

“哄……”

面对大家的哄笑,国防部长不以为耻,反而非常的得意。

毕竟敢和宋温暖作对的,在这间屋子里面,自己绝对是第一人。

钟正说道:“光凭秦副司令在河套的行动,说宋司令长官有没有事先准备,我还不得而知。

要知道在戈壁滩和草原上打仗,主要看你的机动能力如何。

秦副司令在河套地区,本来就有布有重兵,以保护那里的产粮区。

如果宋司令临时决定,想要介入平叛行动,也不算是什么难事。

因为骑兵从那里赶到川银,也就是五个小时的事。”

钟正用地图杆,又点了兰州和西宁的位置。

“大家都知道,甘南联军在天脉岭那里有一道防线。

就是用来防范马家军东进,以避免他们扰乱陪都后院的。”

这个事情大佬们都是认可的,也都点头表示赞同。

毕竟谁也不敢把自己的后路,交给马青和马芳这样的浑人。

钟正:“如果宋司令长官,从天脉岭直击兰州和西宁,也很正常。

那里也有骑兵部队,从天脉岭出发到兰州,或者是西宁都不算远。

也就是四五个时的事,这也不能说明说明什么。”

国防部长:“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你倒是挺会帮你老师遮挡的。”

侍从室大佬没有让他们两个,继续为这件事情争辩下去。

他也不避讳,反而问道:“那你昨天怎么在那几个城市的名称上画圈。

我们还想着,是不是宋司令和你通过气,他早就打算动那几个地方了,现在看来是闹了乌龙了。”

钟正:“我昨天也是瞎琢磨,就觉得那几个城市非常的空虚。

如果陪都要是早有准备,能把那里给占领了,就可以顺势解决掉,西北二马多年的威胁。”

黄副校长:“钟学弟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二马把陕北给占领了呢?

你就算是占领了川银、兰州,马家军不是还能生存么。

怎么说这陕北之地,也要比在戈壁滩上吃沙子强吧。”

钟正:“黄副校长,甘肃、青海两地虽然地广人稀,可是也有地广人稀的好处。

一个是不容易招人惦记,二是由于城市之间距离比较远。

没有足够的后勤保障,连赶路都成问题,更不要说去攻打他们了。

陕北之地是好,和二马的地盘比起来,人烟还算是稠密,可以为马家军提供军需。”

黄副校长:“你说的对呀,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马家军不但可以补充钱粮,还可以随时补充兵源。

这样的风水宝地,不是更能让马家军迅速发展起来吗?”

钟正:“黄副校长,你的这个打算,恐怕是不能成功。

第一,马家军是客军,就凭他们那种残暴的性格,很难在陕北立足。

第二,因为民族习惯,也就是吃饭的问题,他们自己也不愿意在陕北招兵。

第三,陕北前有黄河挡住了退路,西、北、南三面都是强敌。

即有宋司令长官的甘南联军,又有呼延长官的三十万中央军,马家军怎么可能站的住脚。

其实都不用中央军,和甘南联军对马家军动手。”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12/12058/1110992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