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5章
于伟正目光被吸引,抬手指了指:“走,过去看看。”说完,便率先迈步向老汉走去。曹伟兵下意识地想喊老汉过来,被于伟正抬手制止了:“别喊,我们过去。”
一行人走到老汉跟前。老汉约莫六十多岁,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饱经风霜。看到我们这群干部模样的人走近,他停下脚步,不慌不忙地拍了拍沾在棉裤上的草屑,眼神里带着农民特有的朴实和一丝警惕。
于伟正蹲下身,尽量与老汉平视,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老哥,放羊呢?这几只羊,长得不错啊,过年能卖个好价钱吧?”
老汉咧嘴笑了笑,露出一口被旱烟熏黄的牙齿:“托政策的福,今年光景比往年强点。公粮交得少了嘛!以前要交三成,现在顶多交两成。一亩地少交几十斤,俺家五亩地,一年能多落下一二百斤粮食呢!”他语气里带着满足。
我适时补充道:“书记,之前东洪的提留统筹比例偏高,去年我们按省里要求,统一调整到了20%以内,和全省基本持平了。”
于伟正点点头,又问老汉:“老哥,你觉得现在日子咋样?有啥难处没?”
老汉搓了搓粗糙的手,憨厚地说:“日子嘛,只要人不懒,肯下力气,饿是饿不着。有地种,有粮吃,闲了喂几只羊,年底卖了换点零花钱。家里再喂头猪,过年杀了吃肉,手头就宽裕些。”他顿了顿,似乎想起什么,又说道,“就是……就是这‘摊派’还是有点多啊。挖河要钱,修路要钱,像俺这岁数大、出不了力的,只能交钱。这也要捐,那也要捐,一年下来,也得几十上百块,负担也不轻哩。”
老汉的话很朴实,却像针一样扎在我心上。我知道他说的是实情。农村“三提五统”和各种公益事业集资摊派,在90年代初的贫困地区是普遍现象,也是农民负担的重要来源。
我立刻解释道:“书记,按照政策,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制度是并行的。能够出工的,可以顶替部分集资任务。像这位大爷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我们也在想办法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来逐步减轻负担。”
于伟正听完,没有立刻说话。他站起身,目光投向远处苍茫的田野和尚未完工的水库大坝,神情凝重。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农民负担问题啊,中央三令五申要减轻。我们发展经济,搞建设,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如果我们的发展,是以加重农民负担为代价,那就背离了初衷,走偏了方向!朝阳同志,”他转向我,语气严肃,“东洪是农业大县,农民占了绝大多数。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是稳定农村、发展农业的头等大事!这方面,你们县委县政府要深入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既要保障必要的公益事业投入,更要坚决把不合理的负担减下来!要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而不是负担!”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县乡干部,语重心长地说:“同志们,我们下来调研,不是来听歌功颂德的,就是要听真话,看实情,解难题。这位老哥的话,很朴实,也很真实。这就是我们工作的镜子。大家都要好好想想,我们制定的政策,推进的工作,是不是真正符合群众的利益?是不是真正得到了群众的拥护?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党的根本宗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啊!”
凛冽的寒风中,于伟正的话语掷地有声,带着深刻的理论思考和沉甸甸的责任感。在场的干部们,包括我在内,都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更是一种鞭策。
离开水库,车队驶向东洪县城。最后一站是划转后新成立的县石油生产公司。公司党委书记、厂长田利民早已带着班子成员在厂门口等候。厂区里,巨大的储油罐和锈迹斑斑的炼化设备无声矗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石油味。
田利民是个精干的中年人,汇报起来条理清晰:“……报告于书记、李县长,按照市里部署,原石油公司销售业务和部分人员已整体划转省石油公司。我们保留了钻探大队和炼化厂,成立了新的东洪县石油生产公司。目前……公司经营比较困难。”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苦涩,“主要是国际油价波动大,国内成品油价格偏低,而我们开采和炼化成本高,加上设备老化……去年一年,账面亏损……四十三万元。”
“四十三万?”于伟正眉头微蹙,目光锐利地看向田利民,又转向我,“朝阳,我记得胡玉生案,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查实的是多少?”
我心中一凛,知道关键问题来了,沉声回答:“报告书记,经公安机关查证和审计确认,胡玉生利用职务之便,在设备采购、原油盗窃等方面,给国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五百五十万元以上。这还不包括因管理混乱、设备损坏导致的间接损失和国有资产流失。”
于伟正的目光扫过那些略显陈旧的设备,最终停留在远处高耸的烟囱上,沉默良久。寒风吹动他大衣的下摆,他的身影在空旷的厂区里显得格外挺拔。
“五百五十万……”于伟正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在寂静的厂区里回荡,“同志们,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这是一笔沾着国家鲜血、浸透人民汗水的巨额财富啊!它足够我们建多少所学校?修多少公里路?解决多少贫困户的温饱?”
他猛地转过身,目光如电,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语气陡然变得无比沉痛和严厉:
“一个人!一个利欲熏心的腐败分子!就这么毁了一个厂!毁了一个产业!毁了我们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毁了一个地方的发展根基和声誉啊!这能只算经济账吗?我看不能啊!”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积蓄力量:“看来是处理轻了啊,这样的败类,这样的罪行,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正党纪国法!不杀,不足以震慑后来者!”
我听完之后,心里暗道:“看来,胡玉生死罪难逃!”
“杀一儆百,除恶务尽啊!同志们,我来东洪,就是定调子,就是递刀子,就是得罪人的。东洪的教训,必须成为全市党员干部特别是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一面镜子!谁敢把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谁敢再把手伸向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党纪国法的铁拳,就一定会让他身败名裂、粉身碎骨!”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13/13879/2332897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