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五亿美刀没问题!!!
话音刚落,张雷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屏幕上显示着东京分部发来的紧急警报:“日经指数期货市场出现大规模抛售,疑似对冲基金联合行动。”
张雷不动声色地放下餐巾:“斯通先生,您似乎忘了亚洲市场的韧性。”他轻轻点击手机,发送了一条预设指令,“1997年我们能用外汇储备击退索罗斯,今天同样能让黑石铩羽而归。”
如此同时,来自夏国内地、李家坡、东京和首尔的央行已经达成联合行动协议。
斯通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他的耳机里传来交易员惊慌的汇报:“老板,我们在亚洲所有市场的空头仓位都被精准狙击!”
此时刘述栋正坐镇中环的交易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球资本流动。
当看到伦敦金属交易所突然出现的神秘买盘时,他露出了胜利的微笑:“张雷这小子干得不错,用斯通最擅长的手段反制他。”
次日清晨,《金融时报》头版标题震惊全球:“亚洲金融防卫战大获全胜,黑石集团单日亏损超80亿美元”。
三个月后,在瑞士达沃斯论坛上,张雷作为“刘氏金融投资”代表发表演讲。
当他谈到“新型金融安全观”时,台下前排的马克·斯通默默摘下了参会证。
演讲结束后,刘述栋在休息室递给弟子一杯香槟:“十年前我教你怎么防守,现在你学会了怎么进攻。接下来,该轮到我们制定游戏规则了。”
张雷接过香槟,轻轻摇晃着杯中的金色液体,目光透过落地窗望向阿尔卑斯山脉的皑皑白雪。
“老师,这场胜利只是开始。”他抿了一口香槟,“我在伦敦交易所埋下了一颗种子,现在该发芽了。”
“LME镍合约已完成交割,'刘氏矿业集团'在婆罗洲的镍矿收购协议也刚刚签署完毕。”张雷嘴角微扬,看向刘述栋。
“好,干的好!”刘述栋闻言突然放声大笑,引得周围宾客纷纷侧目。
“好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刘述栋拍着爱徒的肩膀,“用金融战掩护实体布局,这才是真正的降维打击。”
宴会厅的水晶吊灯下,刘述栋注意到几位中东王室成员正向他们走来。
他整了整领带,低声道:“迪拜主权基金上周已经秘密注资我们的'春雨'公募基金。
为了获取稳定的原油供应,我们有必要做些让步,双方关系应该继续加强……”
远处的斯通透过香槟杯看到这一慕,手中的酒杯突然出现一道细微的裂痕。
他的助理匆匆赶来耳语几句,这位金融大鳄的脸色顿时变得煞白——华尔街刚刚传来消息,夏国稀土集团突然宣布实施出口配额制。
刘述栋敏锐地捕捉到斯通的失态,向张雷使了个眼色。
年轻的门生会意地举起酒杯,向中东宾客们走去,流利的阿拉伯语让在场众人眼前一亮。
“看来我们的'稀土牌'打得很及时。”刘述栋抿了一口香槟,目光扫过会场。
他注意到倭国三菱财团的代表正与德意志工业巨头低声交谈,而阿三国塔塔集团的掌门人则频频看向这边。
此时张雷的手机震动,一条来自伦敦分部的加密信息映入眼帘:“LME镍库存数据已修改完成,高盛的空单被锁定。”他不动声色地删除消息,转身时正好迎上老师意味深长的目光。
“老师,您还记得十年前我们在苏黎世的那场谈话吗?”张雷轻声说道,“关于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权的构想。”
刘述栋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现在时机成熟了。婆罗洲的镍矿、黑洲的钴矿、智利的锂矿这些才是我们矿业集团未来三十年的战略资源。”
宴会厅另一侧,法兰西能源部长正快步走向他们。
刘述栋整理了下袖口,低声道:“欧盟的新能源法案下周就要表决,是时候展示我们的诚意了。”
窗外,阿尔卑斯山的暮色渐渐笼罩达沃斯小镇。
但会场内的博弈才刚刚进入高潮,水晶吊灯将每个人的表情都照得格外清晰——有人志得意满,有人强作镇定,而更多人则在暗中重新评估着这场全球资本游戏的新玩家。
就在法兰西能源部长即将走近时,张雷的手机再次震动。
他快速扫过屏幕,瞳孔微微一缩——婆罗洲突然宣布暂停镍矿出口审批。
“看来我们的婆罗洲的朋友很守信用。”刘述栋会意地举杯,与迎面走来的能源部长碰杯,“部长先生,关于欧盟新能源的电池供应协议,我们或许可以谈谈更优惠的条款。”
宴会厅角落,马克·斯通正紧急召集幕僚。
他的首席分析师颤抖着说道:“老板,刚收到消息,刘氏集团在黑洲'刚果银'的钴矿收购已经完成交割,现在他们控制了全球23%的电池级钴供应。”
与此同时,张雷已经与中东宾客们相谈甚欢。
“王子殿下,”张雷微笑着转向迪拜王储,“我们新成立的‘香江大宗商品交易所’很期待与贵国主权基金合作。
特别是在原油RMB结算方面,刘氏银行可以提供全套解决方案。”
刘述栋适时地加入谈话,从侍者托盘取过一杯阿拉伯咖啡:“正如我们祖先通过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现在该由我们来重塑21世纪的贸易规则了。”
宴会厅另一端突然传来玻璃碎裂的声音。
众人转头望去,只见斯通的助理正手忙脚乱地擦拭斯通身上洒落的香槟。
张雷与老师刘述栋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落地窗外,阿尔卑斯山的最后一缕夕阳将雪峰染成金色,仿佛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加冕。
远在燕京“京西资本”总部,段勇评没有参加这一次达沃斯论坛。
段勇评正在热情地接待一位来互联网新贵。
他就是新狼的创始人王致冬。
段勇评亲自为王致冬斟上一杯明前龙井,茶香氤氲中,墙上的电子屏正实时显示着达沃斯会场的画面。
“老王你来得正好,”段勇评指着屏幕上刘述栋与中东王储碰杯的镜头,“我们'京西资本'与香江'刘氏海外'是同气连枝,相信我们的实力,有我们两家出手托市,'新浪'一定可以触顶反弹。”
王致冬会意地放下茶杯,从公文包取出一份文件,有些急切地道:“段总,我们'新狼'在亚太新建的六个数据中心已经完成部署。
现在公司账面的资金可不多了,急需进行融资,希望贵集团能施以援手……”
“你们大概需要多少资金?”段勇评沉声说道。
“大概需要5亿美刀,越多越好……”此刻的王致冬那有互联网大佬的派头,因为有求于人,他在段勇评面前有些底气不足。
王致冬可不是无名之辈,相反他国内互联网领域鼎鼎有名。
这位出生于流十年代末,粤省东莞人,从小就是“技术神童”——初中自学编程,高中用汇编语言写游戏,高考以优异成绩考入燕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在燕大,他就痴迷于计算机底层技术,参与过国产操作系统研发项目,梦想着“做出夏国人自己的芯片和操作系统”。
然而,毕业时王致冬发现,国内信息技术基础薄弱,硬件研发受限于国外技术封锁,“芯片梦”短期内难以实现。
大学毕业后,王致冬进入燕大方圆集团,负责开发中文排版软件“方圆飞扬”。
他带领团队攻克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兼容难题,让方圆系统成为国内印刷业的主流工具。
这段经历让王致冬深刻认识到:“技术必须与市场需求结合,否则再好的发明也只能锁在实验室。”
几年后,王致冬被公派赴美深造,在硅谷接触到互联网的雏形。
“当时看到阿美利卡人用电子邮件、BBS交流,我意识到,这就是未来信息传递的方式。”王致冬毅然放弃博士学位,回国创业,决心“把互联网带到夏国”。
王致冬创立八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目标是开发中文网络软件。
创业初期,他带着团队窝在燕京中官村的出租屋里,用一台二手服务器搭建起国内最早的中文论坛系统——“利方在线”。
这个论坛很快聚集了一批技术爱好者和留学生,成为国内最早的互联网社区之一。
这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席卷珠江三角洲。
王致冬站在八通利方简陋的办公室里,望着窗外被暴雨冲刷的街道,电脑屏幕上正显示着用户突破10万的庆祝页面。
他的合伙人突然推门而入,手里攥着刚从海关取回的文件:“老王,Sun公司的服务器到了!”
这台价值20万美元的Sun Enterprise 450服务器,是王致冬用第一轮风投的资金买来的。
当工程师们拆开包装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银灰色的机身在昏暗的办公室里泛着冷光,就像一柄即将出鞘的宝剑。
“把利方在线迁移到新服务器上。”王致冬抚摸着机箱上Sun Microsystems的logo,转头对团队说,“我们要做的不只是论坛,而是中文互联网的门户。”
他的目光越过暴雨,仿佛看到了未来——那时没人能想到,这个决定将催生出后来市值几百亿美元的“新狼“。
九十年中后期,夏国互联网迎来爆发期,门户网站成为风口。
王致冬敏锐地发现,单纯的技术公司难以做大,必须转向“内容+平台”模式。
他力排众议,推动八通利方与北美最大的华人网站“华渊资讯”合并,成立新狼网(SINA)。
合并后的“新狼”整合了华渊的海外资源与八通利方的本土技术,成为夏国首个横跨中美的门户网站。
“新狼”成立后,王致冬做出了两个关键性决策:
一是“新闻超市”模式:“新狼”率先引入“编辑精选+海量资讯”的模式,将国内外新闻、体育、财经等内容聚合到一个平台,用户无需跳转多个网站就能获取全面信息。
“新闻超市”的概念颠覆了传统媒体的分发方式,让“新狼”成为网民获取信息的首选入口。
二是与“移动梦网”合作:到了千禧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夕,“新狼”抓住夏国移动推出“移动梦网”的机遇,率先推出手机WAP版新闻服务。
用户通过短信订阅新闻,“新狼”按条收费分成。
这一模式不仅让“新狼”在寒冬中存活下来,更开创了夏国移动互联网增值服务的先河。
九九年4月20日,“新狼”在阿美利卡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融资两亿美刀,成为夏国第一家赴美上市的门户网站。
上市当天,“新狼”股价从日20美元的发行价飙升至39美元,市值一度超过20亿美元。
年仅33岁的王致冬与“搜虎”张潮洋、网一丁雷并称“网络三剑客”,成为夏国互联网行业的标杆人物。
上市后的“新狼”加速扩张,新闻影响力剧增。
去年的“撞楼事件”中,“新狼”凭借全球记者网络和实时更新机制,成为国内首家报道该事件的媒体,日均访问量突破千万;
在体育与财经领域:推出“新狼体育”频道,签约NBA等顶级赛事版权;
成立“新狼财经”,覆盖股票、基金、理财等领域,成为金融信息服务的头部平台;
王致冬还重视技术投入,研发“智能推荐算法”,根据用户浏览习惯推送个性化新闻,比后来的今日头条早了整整十年。
然而,盛极而衰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
去年开始的互联网泡沫破裂,“新狼”股价暴跌至今的1美刀以下,即将面临退市风险。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金压力,“新狼“公司正筹划引入多家投资机构,这一举措将使公司股权结构趋于分散化。
作为公司CEO的王致冬,虽然仍保持着领导地位,但其对公司战略决策的影响力正逐渐减弱。
在这个关键节点,王致冬选择亲自拜访“京西资本“,寻求与段勇评的合作机会。
段勇评在业内素有“投资界及时雨“的美誉,其专业能力和商业信誉备受推崇。
在权衡利弊后,王致冬更倾向于将股份集中转让给“京西资本“,而非分散出售给其他投资机构。
与“京西资本“稳健专业的投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机构往往采取更为激进的投资策略。
深谙商场之道的王致冬,自然明白孰轻孰重,他做出了最优的抉择。
段勇评面对王致冬的来访目的,他心中是一清二楚。
段勇评端起茶杯,目光透过氤氲的热气打量着眼前这位互联网传奇人物。
办公室落地窗外,胜利大道的霓虹灯在暮色中渐次亮起,仿佛在见证这场可能改变门户第一网站“新狼”的会面。
“王总,'新狼'的价值我们都清楚。”段勇评轻轻放下茶杯,指尖在实木桌面上敲出沉稳的节奏,“但现在的市场环境,需要更务实的估值方式。”
王致冬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蓝色文件夹,封面上烫金的“SINA“字样在灯光下微微闪烁。
“这是我们的技术专利清单和用户数据报告,包括刚研发完成的智能推荐系统原型。”他翻开文件,某页折角处用红笔圈出的数字显示着新狼仍保持着日均800万的活跃用户。
王致冬不慌不忙地翻开文件夹最后一页:“这是我们与三大运营商续签的移动增值服务合同,未来三年保底分成收入1.2亿美元。”
他顿了顿,“更重要的是,新狼拥有国内最完整的新闻采编资质,这是后来者五年内都难以逾越的门槛……”
“五亿美刀没问题,我们投了……”段勇评缓缓地道。
“未来我们计划……您说什么?真是不好意思,我没听清……”王致冬闻言有些不敢置信地道。
(本章完)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14/14311/1111037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