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


杨少峰并不怎么害怕老登。

区区马家赘婿而已,只要丈母娘那边没问题,老登就算再怎么不爽,他也翻不了天。

但是杨少峰很怵马皇后。

一想到未来有可能被丈母娘派人抓住然后吊起来打,杨少峰就彻底怂了。

不行。

得赶紧把畜力旋耕机弄出来。

有这份功劳在,应该不会再被吊起来打了吧?

瞧着杨少峰脸上的神色一变再变,朱标忍不住啧了一声:“姐夫是不是想着怎么才能不挨揍?”

杨少峰直接斜了朱标一眼:“难道殿下不怕?堂堂的大明储君,被陛下和娘娘吊起来打,说出去很光彩么?”

朱标呵的笑了一声道:“当初想着封狼居胥的时候,姐夫你可没担心挨揍的事儿。”

“现在眼看着封狼居胥要往后拖了,你开始担心?”

“晚喽~”

朱标直接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再说了,你现在担心要挨揍,不担心也要挨揍。”

“反正都得挨揍,倒不如趁着没回京之前好好享受。”

“至于回京之后嘛……”

朱标再次啧了一声:“你喊上锦儿姐和玉儿姐,我喊上常家妹子,能躲一天算一天,实在躲不过去了就只能受着。”

所以,你真就是做好了过把瘾就死的心理准备?

杨少峰一边在心里疯狂吐槽,一边摸着下巴说道:“要是实在躲不过去,咱们干脆再拖几个人下水?”

随着杨少峰的话音落下,朱标顿时眼前一亮:“对,多拖几个人下水,老二、老三、老四和老五,还有祺哥儿和琏哥儿他们,把他们全都拖下水。”

“法不责众嘛。”

“就算真要挨揍,有这么多人陪着,咱俩也不亏。”

……

“二月二,龙抬头,  风雨顺,又丰收。  大仓满,小仓流,  好年景,春开头。”

这是中原堂口由来已久的谚语。

但是在辽东,二月二前后并没有如期下雨,反而直接来了一场鹅毛大雪。

朱标瞧着窗外已经足有小腿深的积雪,整个人都陷入了懵逼状态。

春耕?

劝课农桑?

这他娘的还劝个锤子的农桑!

李善长直接望着胡惟庸问道:“去年,辽东也是这样儿?”

胡惟庸叹息一声道:“也是这样儿。”

“其实像这样儿的雪还算好的。”

“最怕的是雨里夹着雪,雪里掺着雨。”

“掺着雨水的冻雪比雪更加沉重,很容易就会房倒屋塌。”

略微顿了顿,胡惟庸又补充道:“辽东这个地方,开春比中原更晚,入冬比中原更早。”

“有时候早在九月份就会下雪,有时候晚到三月份还在下雪。”

“而且下官跟当地的老百姓打听过,辽东这些年是一年比一年冷,雪也是一年比一年下得早,一年比一年走得晚。”

李善长嗯了一声,又又忍不住瞪了朱标和杨少峰一眼。

当姐夫的不正常,当小舅子的也多少有点儿什么大病。

万幸,万幸没有放任他俩出征漠北,而是把时间定在了秋后。

就冲着现在这场风雪的模样,要是真让他俩带兵去了漠北,损兵折将都算轻的。

搞不好都有动摇国本的可能。

一想到这儿,李善长又忍不住挠了挠后脑勺。

辽东啊,还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光是冲着这份苦寒,都让人有种扔掉不要的冲动。

可是辽东的那些矿藏又太招人稀罕。

还有辽东肥到流油的沃土,更是比秦淮花舫的花魁还要勾人心神。

所以,扔掉辽东是不可能的。

只能一点点儿的拿人往里填,玩了命的开发辽东。

就像上位说的那样儿,哪怕是子孙后代都是败家子,也得攒下能让他们多败几年的家底。

正当李善长暗自叹息时,杨少峰却忽然说道:“李相,胡布政,看今天这场雪的模样,只怕一时半会儿的停不下来。”

李善长和胡惟庸抬头看了看屋子外的天色。

目之所及,尽是乌蒙蒙一片,鹅毛大的雪叶被寒风裹挟着四处纷飞。

李善长心头一颤,想起了胡惟庸刚刚说的那句“很容易就会房倒屋塌。”

朱标同样也想到了这句话。

房倒屋塌,其实就意味着大量的伤亡。

尤其是那些刚刚来到辽东不久的百姓,因为来辽东打工的百姓数量远远超过预期,很多人住的都是临时搭建起来的简易木屋。

比窝棚强,但是也很难扛住这么大的风雪。

朱标脸色阴沉如墨,望着杨少峰问道:“姐夫有什么想法?”

杨少峰没有直接回答朱标的问题,只是黑着一张臭脸望向屋外。

想法?

本官能有个锤子的想法?

要是辽东百姓储备的粮食和柴火足够多还好一些,要是储存的粮食和柴火不够,除了等死之外,几乎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不用想着派出卫所的军士们去救灾。

也不用想着指望常平仓和预备仓。

辽东这块破地方的大雪,小的时候能够没过脚踝,稍微大点儿就能没过小腿,再大一些甚至能有一人高,甚至一丈高的积雪厚度,足以断绝任何交通。

狗拉爬犁?

狗拉爬犁的前提是积雪稍微结实,能够让狗子奔跑,能够支撑爬犁和物资的重量。

利用牛马去趟开积雪?

牛马能不能在大雪中活下来都是未知数,更别说在积雪中趟开一条路。

说白了,哪怕是搁在几百年后都还让人头疼万分,搁在生产力低下的大明,更是一道无解的难题。

沉默了好一会儿,杨少峰才微微摇了摇头,叹息一声道:“没什么好想法,唯有不计伤亡,拿人命去填,才能硬趟开一条路。”

略微顿了顿,杨少峰又略带迟疑地说道:“关键是辽东不止一个辽阳。”

谁也不知道其他地方哪里下雪,哪里没下雪。

即便是拿人命去硬趟开一条路,勉强解决了交通的问题,辽东布政使司都没办法针对性的去应对雪灾,只能被动等待各个州府上报。

杨少峰越想越是头疼,胡惟庸却眼前一亮,说道:“这事儿好办——辽东现在不缺劳工,大不了就拿他们去填!”

嗯?

这踏马是什么级别的活阎王发言?

什么叫大不了就拿劳工去填?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14/14589/2315698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