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 > 第1421章 严禁外流

第1421章 严禁外流


午门外。

徐文通满脸都是惊慌之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也开始颤抖了起来。

就在他身体摇摇欲坠,马上就要撑不住,摊倒在地的时候,以魏忠贤为首的几人,从宫门外走了出来。

徐文通见到魏忠贤,忙是快步上前,“噗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

“公公救命!”

徐文通这一生哭嚎,让守在午门前的,燕山前卫的兵卒们,尽皆侧目。

魏忠贤挥了挥手,示意带队的千户退下。

“徐东家,你先起来。”

魏忠贤低头看着跪在那里的徐文通,面无表情道。

皇帝虽然已经赦免了他,但魏忠贤那是什么人?

岂会现在就将这个消息告诉徐文通?

“徐千户,这位就是徽州商贾徐文通。”

“人,咱家就交给你了,但你不能对其用刑,等该问的问完了,你得把他全须全尾的交给咱家。”

魏忠贤侧身,对自己身后的西厂掌刑千户徐唔可叮嘱道。

“下官晓得了。”

徐唔可已看出了魏忠贤的小心思,点头应了下来。

目光重新看向徐文通,魏忠贤用很是诚挚的语气道:“徐东家,你先随徐千户走一遭,他问什么,你就回答什么,只要你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咱家保你无事。”

“唉,唉,谢公公,谢公公。”

徐文通闻言,忙不迭地施礼致谢。

……

仅仅只是一个时辰后,徐唔可就再次见到了荀保。

“荀公公,事情已经明了,南京那边的工坊,也是刚刚开始试生产,相关的零部件,以及整机,制造出的数量并不是很多。”

“那徐文通所在的徐家,也称得上是耕读传家,其父徐来卿后来弃儒从商,家资丰厚,和南京、湖州等地的官员、士绅、巨贾都极为熟稔。”

荀保有些不耐的,看了眼身后条几上的座钟,挥手道:“好了,这些事,咱家不想知道,咱家只想知道,他们是怎么获得的这些零部件。”

徐唔可忙是回道:“南京工部的虞衡司郎中孙家栋,和徐文通很是相熟,许多主要零部件都是通过孙家栋的关系,从各工坊采买而来。”

“还有一些零部件,则是徐家的炼钢工坊自己制造的。”

“图纸呢?”

荀保忽的想起这件事来。

太子在大本堂上课的时候,方以智也曾简单提到过蒸汽机的事儿,荀保可是记得很清楚,据说一台蒸汽机,光是各种图纸,就要装满一口大箱子。

徐唔可苦笑道:“公公,据徐文通所说,他那胞弟很是聪慧,在京的时候,学业也很是优秀,科学院那边甚至数次想要让其留在科学院任教,但都被其拒绝了。”

“徐家弄出的蒸汽机,就是徐文迎一点点仿造出来的,压根就没有什么图纸。”

荀保手指轻轻摩挲着没有胡须的下巴,若有所思道:“那看来这人还是个人才。”

“你此去南直隶,也要看看这个徐文迎,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得让他为朝廷办事。”

“左右皇爷已经赦免了他们。”

徐唔可躬身道:“下官遵命。”

“那个马小回……没问题吧?”

荀保作为御马监太监,暂掌西厂,自是知道马小回的事。

徐唔可闻言,面色郑重道:“公公,据徐文通供述,马小回并未参与其中。”

“马小回当初在京的时候,下官也曾和其打过交道,据下官观察,此人怎么说呢,有点一根筋,成日埋头研究各种机械,并不善于迎来送往,应该是和徐文通、徐文迎他们没什么交集。”

荀保看了他一眼,眉头一挑道:“得,当初师父在京的时候,相信你,那咱家也相信你。”

“索性,你日后就留在南京,负责守卫蒸汽机工坊,以及其他重要工坊。”

“不受南直隶节制,有什么事,直接送信进京。”

“啊?”

徐唔可闻言,一脸惊异。

自己这就被发配南京了?

荀保起身,拍着对方的肩膀道:“在皇爷那里,锦衣卫现在主要负责监察谋逆、造反、军机,以及海外诸事。”

“东厂则是负责监察天下官员。”

“我们西厂……唉,师父不在京,就只能复杂守卫科学院、医学院、兵仗局和工坊这些地方了。”

“你去了南京,就是代表我西厂,代表师父他老人家,莫要堕了西厂的名头。”

“下官……下官遵命。”

徐唔可虽是不情不愿,但还是答应下来。

荀保听后,脸上也浮出一丝笑意,压低了声音道:“日后南直隶那边的工坊定会越来越多,你肩上的担子不轻。”

“咱家可以准许你在南直隶招募人手,补足一个千户所的人手。”

“相关的护卫,也可以从孝陵都指挥使司抽调人手。”

荀保说完后,徐唔可的脸上也换上了喜色。

对方话里的意思,他听明白了。

……

就在荀保叮嘱徐唔可的同时,朱由检也正在和海关总衙的郑大钱,说着同样的事。

“朕就是这个意思,各处市舶司,要严防死守,蒸汽机、发电机、电报机、电线、灯泡、电池,以及火药、火铳、火炮等没有经过朝廷允许的东西,严禁出海!”

“就是茶树、蚕种、桑苗等这些东西,也都不能运出大明!”

“违者斩!”

朱由检这番话说得杀气腾腾。

蒸汽机和发电机什么的就不说了。

像是茶树,流出去的时间还真没那么早,大规模外流就是在晚清时期。

因为鸦片战争前后,来自英国的一名园艺专家,从中原带走了数万茶树种子,并带走了精通制茶的匠人,在印度进行培育。

等到了后来,印度等地成了全世界茶叶输出地,茶叶的发源地,其茶叶贸易反而是急剧萎缩。

要知道,在此之前,茶叶可一直是中原王朝海外贸易的支柱产业,每年都可以从海外换回大量的财富。

这个时代,定然是不会出现鸦片战争了,嗯,也不对,说不定哪天,大明会对其他国家发起“鸦片战争”。

不提鸦片战争的事,但茶叶外流这种事儿,说不定还会出现,朱由检也不得不防。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16/16629/4326916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