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 > 第1419章 扑买

第1419章 扑买


张赞的这番话,让一些原本打算沿用老法子、拼命压榨矿工以降低成本的某些人心里打了个突,但更多有实力的商贾则是暗暗点头。

工部的新章程他们也有所耳闻,虽然前期投入会大一些,但长远看,安全有了保障,生产才能稳定,确实是好事。

这时,一个略显苍老但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张治中,诸位官爷,老朽吴赟,忝为京城煤炭行会行首,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坐在前排的一位身着栗色绸袍、须发半白的老者身上。

此人正是京城煤炭行会行首吴赟,家中有数座洗煤工坊,炼焦工坊、蜂窝煤工坊,专门从事煤炭生意,是这一行中最具实力的商家。

张赞作为顺天府治中,自然是认识对方的,见他站出来,也是眉头一挑,伸手示意道:“吴行首有何高见,但讲无妨。”

吴赟起身,先是对上首的几人深施一礼,然后面向众人,朗声道:“诸位同行,朝廷开放煤窑扑买,乃是为解京城燃眉之急,亦是给我等一条财路,此乃皇恩浩荡。”

“然,老朽以为,有一事不得不虑,若各家煤窑一拥而上,只为争利,肆意压低矿工工钱,或是将来出煤后,为抢占市场,互相倾轧,压价销售,岂非乱了行市,最终受损的还是我等自己,甚至可能影响到京城的稳定。”

他顿了顿,见无人反对,便继续道:“因此,老朽提议,这矿工们的工钱,须得有个行会公认的底数,不能任由窑主们随意克扣。”

“再者,这煤炭出窑后的价格,也当时常议定,由行会协同顺天府,根据成本、运输、市情,定下一个合理的售价范围,避免恶性竞争,如此,方能保障行业长久,亦不负朝廷所托!”

吴赟这话一出,台下顿时像炸开了锅。

“吴行首说得在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工钱低了,谁给你好好下井?闹出人命官司更麻烦!”

“价格乱了,大家都没钱赚,确实该管管!”

有人赞同,自然也就有人反对。

人群中,不只是谁忽的开口道:“哼,说得冠冕堂皇,还不是想借着行会的名头,把控工钱和售价,从中渔利?”

众人皆是循声望去,就连上首的魏忠贤等人,目光也都落在了人群中,一位身着锦袍的年轻人身上。

“慎言!吴赟在行内根基深厚,不可轻易得罪。”

年轻人身边的一名伴当见状,赶紧出言提醒道。

上首位置,魏忠贤眯着眼睛,手指轻轻敲着扶手,没有说话。

户部右侍郎李从心捋着胡须,不置可否。

顺天府府丞冒襄则微微蹙眉,他作为地方官,自然希望市场稳定,但也深知行会若权力过大,容易形成垄断,反而不美。

最终还是东宫左庶子方以智,以皇太子老师的身份开口道:“吴行首所虑,不无道理,矿工工钱关乎民生稳定,煤炭价格亦关系京城百姓生计。”

“然,行会管制亦需有度,需以不阻碍生产、不损害朝廷税源为前提。”

“具体章程,扑买会后,行会可拟个条陈,递送顺天府与户部核议。”

方以智这话,既肯定了行会存在的必要性,又将其置于官府监管之下,算是给此事定下了一个基调。

吴赟要的就是官府的认可,闻言立即躬身道:“方大人英明,老朽定当与行会同仁,拟定妥善章程,上报官府!”

这个小插曲过后,扑买正式开始了。

张赞拿起第一份名录,高声道:“房山县,大安山,甲字号煤窑,预估储煤五十万石,煤层较浅,易于开采,底价三千块龙钞。”

“三千一!”

他话音刚落,就有人迫不及待地喊价。

“三千二!”

“三千三!”

“三千五!”

叫价声此起彼伏,气氛瞬间热烈起来。

商贾们都是头脑清醒之辈,几乎就在张赞说完煤窑储量的瞬间,他们就已经快速的估算出了一个大概的收益。

五十万石煤,哪怕按现在的高价卖出,也是暴利,更何况开采权有三十年,前期投入虽大,但稳赚不赔!

最终,这处煤窑被一位来自山西的商人,以六千四百块龙钞的价格拿下。

饶是花了这么大一笔钱款,那商贾也依旧是满脸喜色。

接下来,拍卖如火如荼地进行。

规模大、易开采的煤窑竞争尤为激烈,价格节节攀升。

那些规模稍小或开采条件稍差的,也并未流拍,被一众商贾和士绅收入囊中。

“房山县,周口店,戊号煤窑,预估储煤超过百万石,煤层较深,有渗水的风险,底价五千块龙钞。”

这处煤窑储量丰富,但开采难度,张赞也讲得很清楚。

现场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五千五百快龙钞!”

人群中,一位看起来很是儒雅的青年文士,忽的开口喊出了一个高价。

“六千。”

另一人也马上跟进。

“七千。”

儒雅青年人再次出价。

这下子,所有人都看向了他。

上首位置的魏忠贤,显然是认识此人的,低声对身旁的几人介绍道:“此人名叫徐文通,乃徽州人士,家中从事纺织、炼钢等生意,乃徽州巨商大贾。”

听魏忠贤介绍后,上首的几人皆是暗自点头。

有这么一位来自江南的巨贾参与进来,对官府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经过几轮竞价,这处煤窑最终还是被徐文通,以一万龙钞的价格拿下。

吴赟看着这一幕幕,心中也在飞快盘算。

他自己以及行会中几个核心成员,也出手拿下了几处位置好、储量大的煤窑。

在他看来,只要自己控制几处优质煤源,再加上行会对工钱和售价的影响力,他这行首的位置将更加稳固。

整个扑买过程持续了近两个时辰,三十三处煤窑全部名花有主,为顺天府和户部带来了超过二十万龙钞的巨额收入。

二十万龙钞,如果换成白银的话,那可是足足四十万两。

这还不算日后源源不断的矿税收入。

等绝大部分商贾和士绅都离开后,魏忠贤专门将徐文通给留了下来。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16/16629/4329684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