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郁闷的贾东旭
待所有的肥猪被宰杀完毕,接下来的分割工作就显得相对简单有序了。
工人们分工合作,动作麻利。
先将硕大的猪头齐根卸下,接着刨开肚腹,将热乎乎、还在微微颤动的五脏六腑小心翼翼地掏出来。
心、肝、肺、肚、肠分门别类地放入不同的箩筐里。
然后再剁下四只猪蹄,最后才开始对光溜溜的猪身进行精细的分割。
厂里猪实在太多,若是像往常一样用热水烫刮猪毛,光是烧水就得耗费大量时间和燃料。
于是厂部决定,这次就不费那事了,直接连皮带毛进行分割,将每头猪分割成大小不等的肉块。
反正工人们拿回家后,自己处理猪毛也不费什么事。
这种力气活儿,对于轧钢厂里这些浑身是劲的壮小伙子们来说,根本不在话下。
分割现场热火朝天,气氛热烈。
除了将腿骨上的肉仔细剔下来,那些粗大的棒子骨则被特意留了下来。
如今天气寒冷,东西能放住,这些带着不少肉筋的骨头可是熬汤的绝佳材料,后勤处决定全部留给食堂。
到时候随便剁巴剁巴,扔进大锅里一熬,那奶白色的骨头汤,足以让全厂职工在寒冬里美美地喝上几顿。
忙活了大半天,厂房空地上已经宛如一个临时的肉铺。
分割好的猪肉像小山一样堆叠起来,旁边是一筐筐清洗过的猪下水和好几大桶凝结好的猪血。
光是这些猪血,就足够食堂给大家伙连续加好几天的餐了,可以做血豆腐、炒血块,都是难得的美味。
后勤处的办事员们搬来了桌椅,摊开全厂职工的花名册,按照车间和科室,开始组织大家排队领肉。
顿时,在厂房外面的空地上,一条条长长的队伍迅速排了起来。
虽然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期盼和喜悦的笑容,丝毫感觉不到冷意。
每个人走到登记桌前,报上自己的部门、班组和姓名。
办事员核对名册后,便按照其技术等级,高声报出应得的猪肉分量,负责分肉的人便从相应的肉堆里割下一条肉,过秤后递给职工。
这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时刻。
对于绝大部分职工来说,能平白分到猪肉,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开心和感激的大喜事。
但也有人,看着自己手里那一小块肉,再瞧瞧别人手里沉甸甸、肥嘟嘟的大块肉,心里不由得五味杂陈,很不是滋味。
比如,钳工车间的贾东旭就是其中之一。
论工龄,他进厂已经四年了,比厂里一多半的人都长。
但奈何他技术不精,不求上进,到现在还只是个一级工。
按照这次厂里的规定,学徒工每人分一斤猪肉,一级工每人可以分到一斤半。
贾东旭捏着手里那条瘦津津、勉强够一斤半的猪肉,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
要是没有对比,能白得这些肉,他肯定乐得屁颠屁颠的。
但偏偏他眼睛四处乱瞟,看到旁边那些才进厂没几个月的小年轻,也能领到足足一斤肉,比自己少不到哪儿去,他心里的不平衡感就噌噌地往上冒。
正当贾东旭暗自郁闷的时候,他的师傅、八级钳工易中海拎着一大块肉走了过来。
那块肉品相极好,带着两条长长的肋排,肥瘦相间,看着就让人流口水,掂量一下,足有八九斤重!
贾东旭看得眼睛都直了,心里的酸水止不住地往外冒。
他忍不住凑上前,带着怨气对易中海抱怨道:
“师傅,您看看!”
“这……这也太欺负人了吧!”
“我都到厂里四年了,才分这么一小条肉,掂量着也就一斤半!”
“那些刚进厂的毛头小子,都能分一斤!”
“厂里也太不把我们这些老员工当回事了!”
“这分明就是按技能等级一刀切,根本不讲工龄情分!”
易中海瞥了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徒弟一眼,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他觉得贾东旭现在差不多是彻底废了,心思根本不在技术上。
不过,易中海自己近来在厂里也有些失势,觉得还是需要拉拢一下这个名义上的徒弟。
于是他耐着性子对贾东旭说道:
“行啦,东旭,你就别在这儿抱怨了,让人听见不好。”
“这次分肉,是按技能等级来,这是厂里定的规矩,也是大多数老师傅都认同的公平法子。”
“你现在说这些有啥用?”
“有这抱怨的功夫,还不如回去好好钻研技术,把等级提上去才是正理!”
“到时候别说八九斤,就是分条猪腿,也没人会说二话!”
这话正好戳中了贾东旭的痛处,他顿时像被掐住了脖子,哑口无言。
只能拎着自己那寒酸的一小条肉,垂头丧气、蔫头耷脑地往回走。
这一路上,他看到的基本都是喜气洋洋的面孔。
除了那些刚进厂的学徒工,几乎没人比他分的肉更少了,这让他感觉脸上火辣辣的。
此时已接近下班时间,而且肉也发得差不多了,厂里人性化地宣布,已经领到肉的职工就可以提前下班回家了。
于是,那些兴高采烈的人们,尤其是那些分到大块肉的,纷纷提着肉,有说有笑地往厂外走。
走在回家的路上,不少人故意把分到的大块肉提得高高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得意的笑容。
在这年头,能在福利好、待遇高的工厂上班,本身就是一件极其让人羡慕的事情。
有一份这样的好工作,连找对象都容易得多,几乎一相一个准。
姑娘们听说对方是大型工厂的职工,逢年过节还有这么好的福利,没有不乐意的。
今天轧钢厂发猪肉的场景更是格外壮观。
从厂门口望出去,几乎每一个下班回家的工人手里都提着一块或多或少的猪肉,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些工人们出了厂门,走在回家的路上,遇到相熟的街坊邻居或者别的厂职工,无一例外都会引来惊奇和羡慕的询问:
“哎哟,兄弟,你这肉在哪儿买的?怎么还带着毛呢?这样买是不是便宜点?”
“就是啊,这毛也得占不少重量吧?回去还得自己费劲收拾,你这可不划算啊!”
这时候,自然就到了轧钢厂职工们扬眉吐气、好好“凡尔赛”一番的时刻了:
“买?这哪是买的啊!这是我们厂里发的!不要钱!”
“嘿!我跟你说,今天我们厂那场面,可真是太壮观了!足足两百头大肥猪啊!每头都有两百来斤重!”
“厂里组织了上千人一起动手杀猪!我的老天爷,您是没看见那场面!满地都是猪血猪下水,胆子小点的,估计都得吓腿软!”
“这么震撼的大场面,一般人可真见不着!”
“告诉你吧,这都是我们厂那位能耐通天的苏厂长,从工业部领导那儿特批来的福利!我们苏厂长啊……”
这一打开话匣子,关于苏远厂长如何能干、如何为职工谋福利的话题,可就说不完了。
贾东旭实在不想和那些提着大块肉的工友们一起走,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他打算先回车间磨蹭一会儿,等路上人少了再回去,免得尴尬。
但他还没走到车间门口,就看到技术中心的一群人也正准备下班。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人群中的那两个年轻人——秦卫东和梁拉娣。
而让他们成为焦点的,是他们每人面前放着的那一整条……硕大无比、膘肥体壮的大猪后腿!
每一条猪腿,看样子起码得有三十斤重!
旁边站着的,是厂里另一位技术大拿、唯一的七级钳工廖师傅。
他手里提着的则是一扇完整的猪肋排,带着五根长长的肋骨,估计也有二十多斤重。
每一个从他们身边路过的人,无不投去无比羡慕和敬佩的目光。
秦卫东和梁拉娣,是厂里乃至整个四九城都凤毛麟角的八级技工!
他们为厂里解决了无数技术难题,很多高精尖、难加工的零部件,非得他们出手才能搞定。
在很多工厂里,一个八级工那就是镇厂之宝一样的存在。
因此,对于这两位宝贝疙瘩,厂里也毫不吝啬,直接奖励每人一条完整的猪腿!
贾东旭看到这一幕,感觉自己的心都要碎了。
他酸溜溜地想,要是自己能扛着这么一条大猪腿回去,那绝对能成为整个大院羡慕的焦点。
想到这儿,贾东旭再也没心思在厂里逗留了。
他忽然意识到,必须赶紧回家!
要是等院子里其他人都提着大块肉回去了,最后自己才拿着这寒酸的一小条肉出现,那岂不是成了大家的笑柄和背景板?
这绝对不行!
必须第一个回去!
这样院子里的人只知道自己也发了肉,还能收获一波羡慕。
至于后面别人拿回去更多更好的肉,那都是后话了,自己眼不见心不烦!
总比当场被比下去、沦为笑柄要强!
打定主意,贾东旭拎着自己那点肉,一溜烟地往家跑。
这时,苏远也从办公室出来了。
分猪肉是厂里的大事,他作为厂长自然要关心一下。
不过,他并没有要那些最好的猪肉,而是拎了一个处理得干干净净的大猪头,还有一大兜子的猪蹄和清洗好的猪下水。
对于苏远来说,普通的猪肉早就吃腻了。
反倒是这些猪头、猪蹄和下水,拿回家精心卤制一下,才是真正美味可口的下酒好菜。
他路过技术中心这边,看到秦卫东和梁拉娣他们还没走,便停下脚步,笑着对梁拉娣问道:
“拉娣啊,今年过年准备回去吗?”
“要是没安排,年三十晚上就到我家来吃年夜饭吧。”
“正好你师兄师姐他们也过来,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梁拉娣之前一直在厂宿舍住,后来评上八级工,收入高了,就在厂子附近租了个小单间自己住。
此时突然听到师傅邀请自己去家里过年,梁拉娣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脸上泛起一丝红晕,忐忑地说道:“啊?师傅……您是让我去您家过年?”
她顿了顿,小声补充道:
“我……我过年没打算回老家。”
“但是去您家……会不会太打扰师娘和孩子们了?”
“不太方便吧……”
听到苏远邀请自己一起过年三十,梁拉娣心里是既惊喜又惶恐。
在这个年代,磕头拜师认下的师傅,地位和家里的长辈差不多。
逢年过节,徒弟给师傅送礼请安是基本规矩。
而像年三十这样的团圆夜,师傅也会把亲近的徒弟叫到家里一起吃顿团圆饭,显得如同一家人般亲近。
虽然梁拉娣没有经历过正式的磕头拜师礼,但在厂里,她一直恭敬地称苏远为“师傅”。
全厂的人都知道,梁拉娣是苏远一手培养出来的高徒。
在梁拉娣心里,对苏远充满了无尽的感激,这份师徒之情无比深厚。
但除了感激,在梁拉娣内心深处,对这位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师傅,还怀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崇拜。
甚至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连她自己都不敢深究的复杂情愫。
平时在厂里以风风火火、爽利干练性格著称的梁拉娣。
此刻在苏远面前,竟露出了小女儿般的羞怯和不知所措。
与她平日里判若两人。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16/16708/4398287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