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在1977 > 第880章 俱乐部

第880章 俱乐部


原来陈凡打算用半天到一天的时间,跟这些青年作家分享一下写作经验,然后用自己收集整理的素材为案例,一个个进行分析讲解。

    这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便是让这十几位青年作家们,自己挑选一份素材进行创作。

    由于人多素材少,可以单独选一份,也可以几个人合选一份共同创作。

    陈凡自己则作为“指导老师”,为他们提供创作思路和创作完成后的文章审核。

    审核通过之后,再通过本出版社进行发表。

    发表的方式有两种,这里不是二选一,而是先后顺序不同。

    第一种,先在即将亮相的杂志上进行连载,连载完成之后,再通过出版社重新编辑,合成图书进行出版发行。

    本来按照陈凡的意思,连载可以,但连载到最后一部分的时候,就不在杂志上刊载了,直接和前面发表的内容一起合并成书,再全部发完。

    但是姜甜甜表示她还要脸,姜丽丽也同时表示“你还是要点脸吧”之后,陈凡只能遗憾放弃这个好点子,同意连载结束之后再发书的提议。

    以上都只是计划。

    俗话说的好,计划一定有变化!

    这不,原定最多一天的“分享会”,在这些青年作家孜孜不倦的学习、追问下,即便陈凡打开了教学光环,也依然被纠缠了三天之久!

    一般情况下,……这里指的是诸如文学函授班、作协内部学习会等,相对比较单纯的做贡献的情况,如果是这种,陈凡早就撂挑子走人了。

    不过这批人是他计划为自家出版社打造的“天王天后团”,为了以后出版社能将他们捆绑得更久、以及通过他们的榜样力量捆绑更多人,陈凡忍了!

    他抱着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的心态,硬生生地陪着他们讲了三天。

    直到顺利将十份素材全部推销出去,看着这些青年作家抱着素材资料、或是单独而行、或是两两相伴、或是三五成群,兴高采烈地离开,他才呼出一口长气。

    随即转身对着姜甜甜说道,“今天是元宵节,明天周日结束,下周一各个学校基本上都要开学了。

    他们这些青年作家,大部分是有工作的,少部分也是学生,只有极个别人是无业游民,如果没人组织的话,时间一长,很容易会散开。”

    这三天时间也不是白费的,听了陈凡的课,他们就有了“同窗之谊”,再加上“共同创作”的经历,现在已经有了将他们凝为一个整体的趋势。

    当然,陈凡也没想过把这些作家打造成一个真正的团队。

    搞文艺创作的,可以呼朋引伴,但不会像打工人一样,给你到点坐班、分工合作。

    未来比较流行的编剧工作室,有个领头人提供主要思路,再由多个小编剧进行填充,也是一种团队合作方式,但是这种工作室出来的作品,是没有“灵魂”的。

    可能在十几年后,文学没落之后,陈凡会有这样的安排,但不会是现在。

    现在要的是“野蛮生长”,保护每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促进文艺界更早更快繁荣起来。

    所以,那种“工作室”的协作方式并不适合现在。

    但是,换一种方式,将这些人都笼络住,让他们成为出版社的创作源泉,却是可以的。

    听到陈凡的话,姜甜甜立刻说道,“放心,我已经安排了谢姨和于叔,分别负责与他们联系,保证不会脱线。”

    她口中的谢姨和于叔,都是编辑部的编辑,这几位老编辑都是从《上海文艺》和《收获》退休的老同志,年纪大他们一辈还不止,叫声阿姨叔叔都是显年轻的。

    不过他们能被推荐过来,就代表不仅工作能力过硬,性格态度也非常和蔼可亲。

    毕竟巴老亲自邀请,让陈凡把这个出版社放在作协单位里面,还准备给他们腾两间办公室出来,却被陈凡毅然拒绝,便明白他不喜欢那种论资排辈的工作气氛。

    所以被推荐过来的,都是心胸宽大、不太计较的人。

    要不然,就凭姜甜甜这个小年轻,多半压不住。

    陈凡听了轻轻点头,随即说道,“多联系是一方面,我的意思是,最好能让这些人有空的时候就往这里跑,多聚一聚。只有人来了,心才能跟过来,不会被别人摘了桃子。”

    一听这话,姜甜甜忍不住噗呲一下笑出声来,“要是让巴老听见你这么说,会不会气得吹胡子瞪眼?”

    陈凡哈哈笑道,“那不会。最多瞪眼睛,因为他没胡子。”

    看了一会儿花园草地,陈凡忽然打了个手势,示意她跟上。

    从主楼侧面铺就的青石通道走到后面,便能看见两栋并列的小洋房。

    说是辅楼,其实每一栋都与陈凡在番禺路的洋房相当,只能说,几十年前建造这座花园洋房的大老板,是真有钱。

    走到两栋洋房前,陈凡问道,“这两栋楼现在都空着的吧?”

    姜甜甜点点头,“都空着。”

    随即抬起手指向靠近主楼的那栋,说道,“不过两栋都被收拾出来了,这栋楼还准备了被褥床铺,以前被舅舅用作临时招待用的地方,他这次过来,带的保镖、助理和医生,就是住在这栋楼里。”

    陈凡“嗯”了一声,说道,“那这栋楼就留着,当做招待所使用。有作家过来改稿,或者有什么活动,需要安排住宿的时候,都可以安排在这里。”

    姜甜甜点点头说道,“这两栋楼看着跟咱们家差不多,不过里面的房间要多一些,相对比较紧凑,毕竟以前是给家里仆人住的。上下三层楼,房间就有8间,如果每间房放两张床,可以住十六个人,应该够用了。”

    陈凡转头看向另一栋,说道,“在作协总会停止办公之前,原来总会单位那里,就是京城的王府井大街64号,设立了一所作家俱乐部,这个你听说过吗?”

    那个作家俱乐部就设立在文联大楼的一楼,占用的地方还不小,原本是几位老作家提出,缺少一个可以供大家休闲、消遣,同时也是交流思想的地方,只是之前作协总会的驻地在东总布胡同22号,那座四合院虽然不小,可相比人员众多的工作人员,就明显不够用了,有些驻会作家甚至只能去借用文联等其他单位的办公室。

    直到57年初,作协总会搬迁到新建成的文联大楼,才在一楼占了一片地方,将这个俱乐部办起来,里面还有茶舍和小卖部。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包括茅老、巴老、曹禺、张天翼等作家,都会经常出现在俱乐部里,或是喝茶聊天,或是打打桌球,成为不少作家放松和交流的地方。

    到了后来,大风一起云飞扬,这个俱乐部自然顺理成章的没了。

    姜甜甜茫然地摇了摇头,“没听过。”

    下一秒,她便反应过来,看着另一栋洋房说道,“你的意思是,效仿作家俱乐部,成了我们自己的作家俱乐部,并把这栋楼作为俱乐部的驻地?”

    陈凡笑道,“差不多。”

    他解释道,“这些作家绝大部分都是兼职写作,就算有编辑经常与他们联系,也很难把他们团结起来。

    如果咱们设立一个俱乐部,邀请这些作家成为俱乐部的会员,并为他们提供交流、学习的场地,那么不用你主动去做什么,只要他们有空,一定会主动往这里跑。

    到时候,……嘿嘿嘿嘿!”

    姜甜甜听得两眼放光,“你这个办法真不错。”

    随即仰起头笑道,“我知道怎么做了,放心,这些青年作家,一个都跑不了!而且,我要用这个俱乐部做个局,让更多的作家,都到我们这里来!”

    陈凡笑道,“多争取新会员是没错,不过,也别忘了注意质量,那种基础薄弱、昙花一现的,就别往里面拉了。”

    姜甜甜点点头笑道,“放心吧,我心里明白的。”

    ……

    分享会结束这天,正好是元宵节,第二天又是周日,陈凡便在周日这天,从上海飞回江南省城。

    此时,已经是3月2日。

    陈凡忽然发现,住在单位宿舍区也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和领导做邻居。

    因为只要一回来,领导就找上门来了。

    陈凡这边才开车进了院子,那边何青生便一手端着大茶缸子、一手夹着烟,宛如王勋华附体,轻而易举地便跃过栅栏,跳进陈凡的院子里。

    呃,虽然去年全运会的110米栏的冠军是赖伟文,不过在前年参加泰国曼谷亚运会,一举夺得110米栏冠军的王勋华,才是这一领域的英雄。

    谁让人家能在国外为国争光呢!

    当然,赖伟文也不赖就是了,而且速度比王勋华还快了些。

    陈凡见何青生身手矫健地跳过来,不由得叹道,“看您这架势,没有被王勋华拉去练跨栏,真是可惜了。”

    何青生昂着头,跟听不懂他话里话外的意思似的,咧着嘴笑道,“你这话没错,我要是能年轻个三、不,二十年,我也去练跨栏,为国争光拿金牌。”

    陈凡忍不住抖了两下,咂着嘴拿出钥匙开门进屋。

    推门进去,里面毫不意外积了一层灰尘。

    他将行李箱往墙角一丢,走进书房,从抽屉里找出抹布,便要去后面接水打扫。

    何青生左右看了看,“你这儿也没法儿待啊,要不先去我那边坐坐,叫物业的清洁员给你打扫完再过来?”

    陈凡动作利索,直接从卧室卫生间里接了一盆水端出来,说道,“刚才进小区的时候,门卫室已经帮我打了电话,他们很快就会来。”

    随即把书桌和椅子擦了擦,“我就擦这点东西,先坐着聊,等她们收拾干净。”

    同时抬起头,看着何青生笑道,“您家我可不去,刚才我可听见了,您大孙子在的吧?我这一过去,不得封个大红包?!”

    见他先用湿抹布擦干净,再用干抹布又擦了一遍,何青生这才把茶缸子放到桌上,拉开椅子坐下,说道,“你就是抠。我可听说了,这次回家过年,办婚礼了吧?”

    说着从兜里掏出一个大红包,pia地一下拍在桌子上,“拿着,我的份子钱。”

    他还撇了撇嘴,“我可不像某些人,小气吧啦的。”

    陈凡也不客气,拿起红包就拆开,下一秒,脸上便堆满笑容,“何主席大气!”

    喜滋滋地将红包揣进兜里,刚准备拍了拍,他脸色忽然一僵,转头看着何青生,问道,“难道你也听说了?”

    何青生拉过紫檀木的烟灰缸,正要掸烟灰,闻言不禁一愣,“听说什么了?”

    随即眉头微皱,“难道又有什么重要政策要发布?”

    陈凡眉头轻挑,轻轻拍了拍裤兜,“这么说,这个600块的红包就是单纯的随礼,没别的意思?”

    何青生眼睛一瞪,“不要给我还回来。”

    说着将烟头一丢,便要上手去抢。

    陈凡赶紧一手捂着裤兜,另一手从抽屉里拿出一包中华烟,嬉皮笑脸地塞过去,“何主席息怒、息怒,来来来,抽支烟降降火。”

    何青生这才坐下,拿起烟拆封,没好气地说道,“真是不知好人心,早知道我给你封两毛钱,跟农村一个价。”

    抽出一支烟叼在嘴里,又掏出打火机点燃,何青生这才看着陈凡,正色问道,“你刚说的,是什么事儿?”

    能让他怀疑自己用一个大红包堵嘴,这事儿一定小不了。

    陈凡正要说话,忽然看了看窗外,立刻站起来,“清洁员来了,我去安排一下。”

    随后走出去,把几位过来打扫房子的清洁员迎进来,一看都是来过的熟人,便什么话也没交代,送了一盒上海买的点心给她们去分,随后就回到书房。

    先点燃一支烟,他才对着何青生说道,“我收到消息,最多再过一两个月,上级就会正式发布外汇券。”

    “外汇券?”

    何青生眉头紧皱,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是跟外汇有关的政策?”

    陈凡点点头,说道,“外汇券都已经印好了,只等文件发出去,就正式开始实施。从今往后,无论是华侨还是外国人,在国内都不能直接使用外汇消费,必须要先兑换成外汇券,才能使用。”

    何青生恍然“哦”了一声,随即发了好几秒的呆,才看向陈凡,“外汇、外汇券?我又没外汇,单位也不在国内使用外汇,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本章完)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16/16820/1111027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