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在1977 > 第875章 给了个惊喜

第875章 给了个惊喜


哪怕周亚丽再不愿意离开,在上海停留了两个小时后,还是心不甘情不愿地被父母带走。原计划待到三月份的心愿霎时破灭,撅起的嘴巴上足以挂十斤猪油。

    最过分的是,她想带走两只小猴子,也被某人严词拒绝,气得她登上舷梯的时候直跺脚,把人家机场的工作人员吓得够呛。

    陈凡就不一样了,没了这颗大电灯泡,他可谓是心情愉悦、放飞自我。

    回家以后,先在小洋房里胡天海地了大半个下午,吃饱喝足,然后洗得香喷喷的,随意穿了件棉袄,美美地躺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喝着茶,终于感受到久违的满足。

    姜甜甜穿好衣服下来,看见他这样子,不禁笑道,“怎么感觉亚丽在的时候,你就像受到压迫似的。她一走,你就像挣脱了五指山的孙猴子,整个人都变了。”

    旁边乖乖坐在一旁的两只小猴子互相看了看,再看看女主人,刚才是不是在叫我?

    陈凡哼哼两声,对着她招了招手。

    等姜甜甜走过来,立刻将她拉在怀里抱着,正色说道,“不是受压迫,是不自在。本来嘛,咱们关起门来过得好好的,她一过来,是哪哪儿都不方便。走了正好,这才叫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姜甜甜抿抿嘴,无奈地将他的手捉住拖出来,没好气地说道,“那是管他冬夏与春秋。连鲁迅的诗都背错,要是在外面,小心让人笑话。”

    陈凡眨眨眼,“不是春夏与秋冬吗?”

    我背了几十年,好像一直都是这么背的啊?

    随即咂咂嘴,“老鲁不行啊,明明是春夏秋冬,怎么能把顺序弄错呢?”

    顿了一下,又咧着嘴说道,“你信不信,我要是在公开场合这么说,一定有很多人怀疑自己背错了,回去后就查资料。”

    姜甜甜无奈地笑了笑,捧着他亲了一口,随即站起身,说道,“我出去买菜,顺便通知一下杂志社的老同志们,明天可以上班了。”

    陈凡扭头看着她,“啊?现在出去?不用这么忙吧?”

    姜甜甜两手一摊,“今天都初十啦,再不开工,我担心那些老同志会不会怀疑杂志社办不下去了。”

    说着指了指楼上,“丽丽也在整理学习资料,你可别上去打扰她,要不然过两天开学,她一点准备都没有,肯定会被老师批评的。”

    陈凡默默举起双手,“在你回来前,保证不打扰。”

    姜甜甜笑着摇摇头,拿起车钥匙出了门。

    一个出去办事,一个在楼上有事,好嘛,自己没人理了。

    陈凡转头看看旁边的两只小猴子,一个姿势保持了两分钟,看得小猴子心里有点发毛,也一动不动地看着他。

    过了好一会儿,陈凡忽然咧嘴笑道,“带你们出去玩,去不去?”

    两只小猴子眨眨眼,立刻一左一右,顺着胳膊就爬到肩膀上蹲着。

    陈凡,“……先下去行不行,让我换件衣服先。”

    两只小猴子,“……,不早说。”

    上楼换了套衣服,顺便看看姜丽丽,果然坐在书桌前,抱着课本苦读。

    他也没打扰,默默下了楼,让小猴子到书包里待着,挎上书包就出了门。

    汽车让姜甜甜开出去了,他便骑上自行车出门。

    话说家里的两辆自行车,还是当年刚来上海的时候,从“淮国旧”买来的,不过不是旧车,而是上海自行车厂出口转内销的“瑕疵品”,不需要自行车票,还比百货商场里的自行车便宜。

    不过现在没这样的好事儿了,这类工厂“瑕疵品”,几乎都被安全领导的“上海大学生勤工俭学联盟”给全部包圆,里面的油水真的是……,陈凡看了都有点流口水。

    哪怕这些油水会由许多人分润,可安全在里面只需要稍微搅和两下,每个月的收入都不得了。

    骑着自行车,想着今非昔比的安全,陈凡忽然想到,自己结婚了,还没去找他收贺礼呢。

    然后将车把一转,便到了上海作协。

    在明确恢复春节假期之后,同样明确的,还有节后单位正式复工的日期。

    所以虽然春节的脚步还没离开,作协大院里已然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在门口给了守门的老大爷一包烟,陈凡踩着自行车悠哉悠哉地骑进大院里,很快便看到一群人正在作协办公楼前集合排队。

    将车遛进车棚,咔嚓一声锁好,正好旁边有个人,他便问道,“他们这是干什么呢?”

    那人回过头来,先是一惊,“哟,原来是陈副主席,您今天怎么没开车,反而骑上自行车了?”

    随后看向陈凡手指的方向,“哦,那是小说创作座谈会的,作协领导和《上海文学》编辑部的同志,与青年作家一起合影。”

    (80年上海作协领导和青年作家合影)

    陈凡顿时有些不明白了,“青年作家?为什么姜甜甜没有收到通知?”

    那人一听,顿时有些忍俊不禁,“陈副主席,您没在开玩笑吧?以姜甜甜同志取得的成绩,谁真把她当青年作家啊?”

    顿了一下,又说道,“如果姜甜甜同志也算是青年作家,那你是不是也得算?所谓的青年作家,其实在业内指的是年纪不大、成绩不高,但是颇有潜力的新人作家。

    你也好,姜甜甜也好,在文学圈里面可都是大名鼎鼎,如果你们要参加这个座谈会,那一定是上台讲课的老师,而不是坐在下面听课的学生。”

    说完之后,他忽然指了指正在拍照的人,小声说道,“陈副主席,你可是这些青年作家敬仰的偶像,要不要跟他们一起合个影?”

    陈凡眨眨眼,忽然说道,“我好像也已经成了偶像了?”

    那人先是愣了愣,随即哈哈笑道,“这句我知道,是鲁迅写给许广平的两地书里面的一句。”

    陈凡打了个哈哈,“还好没记错,不然就要被嘲笑了。”

    随即将车锁锁上,同时笑道,“合影就算了,我来找巴老的,他在办公室的吧?”

    那人也不多说,立刻点点头,“这个时间点,应该是在的。”

    陈凡挥了挥手,“那我上去了啊,回见。”

    道别之后,便蹬蹬蹬地冲进作协办公楼,一溜烟地跑到巴老办公室门口,由于速度太快,吓得两只小猴子一边一个紧紧抓住书包的带子,睁大眼睛不敢吱声。

    直到陈凡进了办公室,将书包取下来放到沙发上,小猴子才赶紧从包里跳出来,到沙发角落里窝着。

    巴老刚摘下眼镜,准备说话,忽然看见两只小猴子,不禁两眼发直,重新把眼镜戴上,慢腾腾地走过去,看了好一会儿,再转头看向自己倒茶端过来的陈凡,“嘿,这是你给我送的新年礼物?”

    说着就要上手,“这个我挺喜欢,你总算给了我一个惊喜。”

    陈凡端着茶缸子坐下,掏出烟叼了一支在嘴里点上,吐出一口烟雾,这才慢吞吞地说道,“别说,它们跟您也是老乡,都是从四川来的。”

    巴老抱着小猴子坐下,咧着嘴笑道,“看出来了,这个大朝天鼻,就是正儿八经的川金丝猴,别的地方的金丝猴可没有这么大的鼻孔。”

    陈凡嘿嘿笑道,“您倒是门清,不过它们可不是礼物。周亚丽今天回美国,哭着喊着要把它们带走,我都没同意。”

    一听这话,巴老脸色一变,“不就两只猴儿吗,这也舍不得,小气。”

    陈凡,“这可不是我小气,关键是它们可是丽丽的心头宝,连卢家湾家里的三只熊猫都比不上,这要是送给您,回去我没法交代。”

    巴老一听,不禁瞪大眼睛,“你家还有熊猫?”

    陈凡笑得眼睛都差点没了,“77年6月份的时候,在云湖碰上个四川来的耍兽戏的,那卖艺的母熊猫正好生了两只小崽崽,就顺便买了回去。”

    巴老听得有些面目全非,“我怎么就没遇上这种好事儿呢?”

    陈凡咧嘴笑道,“碰上了您也养不活啊。熊猫生崽一般只留一只,我是兽医,才有办法让母熊猫安心接受两只小崽子。

    再说了,这三只熊猫每天都要吃上百斤竹子,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后勤基地,您可养不了。”

    巴老遗憾地咂咂嘴,“那是真没办法了。”

    随后又看了看怀里的小猴子,“哎哟喂,这两只小家伙真可爱。可惜啊,君子不夺人所好,咱爷仨是没缘分咯。”

    陈凡眼角直抽抽,这是打算认两只猴孙子了么?

    逗了一会儿猴子,巴老脸上露出几分疲惫的神色,这才把猴子放到一旁,接过陈凡递来的烟点上,看着他问道,“刚才你说,你舅舅一家都回美国去了?”

    陈凡点点头,“是啊,怎么啦?”

    巴老呼出一口长气,说道,“走了也好。这几天到处传得沸沸扬扬,说你老舅是资本家摆阔,请了好多道士回乡祭祖,是大搞封建迷信。”

    说着摆了摆手,“虽然那些人上不得台面,可这个终究也不是什么好事,暂时避一避也好。”

    陈凡哼哼两声,掸了掸烟灰,嘴角带着一丝不屑,“如果是别的,我可能还会担心,不过是些跳梁小丑,还没资格让我老舅回避。”

    他见巴老面露几分疑惑的神色,便笑着解释道,“上面已经有了明确的定论,首先是宗教信仰自由,我老舅又不是组织成员,邀请道士回乡祭祖,不管是他、还是道长们,都算不上过分。

    其次,不管是哪个派系的上级,都明确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我老舅怎么说也是做过贡献的爱国华人资本家,没有他的投资,内地哪能这么快建起十几个城市的国际程控通信线路?

    再加上亚丽在深圳园区的投资,他们的行为,可以说对国家有百利而无一害。

    只是回乡祭祖,而且还不是公开活动,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点私事。如果连这点私事都要挑剔,何谈开放?

    其他的华人华商们,还敢回来吗?”

    他抓起茶杯喝了一口,哼哼了两声,说道,“连大势都看不清楚,甚至不敢跳出来公开抨击,只敢躲在阴暗处指指点点,他们不是跳梁小丑是什么?

    如果连这些人都要顾忌,那我老舅什么也别干,趁早回家躲着清净算了。”

    等他说完,巴老深吸一口气,缓缓点了点头,又抽了口烟,忽然笑道,“江湖越老,胆子越小。一把年纪了,还没你这个年轻人看得透彻。”

    陈凡摇头笑道,“您不是胆子越小,是被暴风吓到了,有所顾忌也很正常。”

    顿了一下,他脸色一转,正色说道,“其实啊,这也是目前我们作家搞创作面临的一处困境。”

    听到这话,巴老顿时皱起眉头,连烟都不抽了,直接丢到烟灰缸里,满脸严肃地看着他,“怎么说?”

    陈凡也将烟头丢掉,轻声说道,“众所周知,大风天对文艺创作的伤害很大,大到足以留下非常深刻的后遗症。”

    他转头看着巴老,问道,“5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不少反映现实的批判小说,现在还有人敢写吗?”

    巴老眉头紧皱,抿着嘴没有吭声。

    陈凡继续说道,“正因为顾虑多,所以在创作的时候,很多人会不自觉地往批四方向去靠拢,这样间接的促进了伤痕文学的繁荣。

    上次文代会,领导说要解放思想,其实也有这方面的意思。

    我们搞文艺工作的,不能眼皮子太浅,只看到那点伤悲的东西,或者说,只看到过去的那点事。

    不妨把眼界打开,将目光投向未来,以过去为镜,多想想、看看未来的方向和道路。

    这样的话,才能打破目前文艺创作的僵局,让文艺脱离政治的束缚,恢复自主和独立,然后从人民的土壤中汲取营养,从‘本体复归’,到‘异向分流’,开创‘新时期文学’。”

    “‘本体复归’、‘异向分流’、‘新时期文学’?”

    巴老喃喃念了几句,两只眼睛越来越亮,忽然转头看着陈凡,哈哈笑道,“你小子,今天还真给了我一个惊喜啊。”

    (本章完)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16/16820/1111028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