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娘娘召见
想当初蒙古与鞑靼等三族结盟时,军中不少将士还在说笑。
打趣着“再凑凑,说不得五胡都能齐了”。
那时候谁也没料到,建州女真部竟真的会摒弃旧怨,与蛮夷联手从北攻打天朝。
如今一语成谶,五胡倒是真凑齐了。
可如今的天朝不是西晋末年。
没有八王之乱,也没有“何不食肉糜”的荒唐,五胡乱华绝不会再中原的土地上重演。
中华儿女把苦难刻进记忆里,成了往前走的底气。
同样的错误,在历史长河中永远不会再犯。
自王江和王大牛出征前往九边后,镇国大将军府的夫人和老夫人便日日悬着心。
用将军夫人的话说,她家那口子在外征战,就是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谁也说不清前路如何。
她在京中除了日日烧香拜佛,竟无一事可做。
夜夜难眠,总怕听到不好的消息。
可为国、为家、为民,她既不能拦,也不会拦。
他的夫君心中装着天下,她永远不会成为他的阻碍。
可是作为亲人,总是不放心的。
是以门房来禀告皇后娘娘召她进宫时,将军夫人只觉眼前一黑,险些站不住。
心里当下就有了不好的预感,却还是强撑着换了诰命服,挤出一抹笑,跟着内侍进了宫。
走时还特意嘱咐家里的奴才。
若是老夫人问起,便说她忧心边关战事,前几日递了牌子想进宫打听,许是皇后娘娘得了消息召她问话,没什么大碍。
自王大牛从军后,他的父母便由将军夫人奉养,后来老太爷去了,婆媳俩相依为命这么些年,早就和亲母女一般。
如今老夫人年事已高,若是真得了坏消息,怕是真撑不住。
坐在马车上,将军夫人反复安慰自己。
说不定是又立了功呢?
她白担心有什么用?
前几个月江儿攻下木夷城,皇后娘娘不也召她进宫说过这个好消息么?
或许这次也是她家那口子和江儿又立了功,叫她进宫领赏呢。
可无论怎么劝自己,心里总觉得发着慌。
进了宫,见苏皇后端坐凤榻之上,往日温和带笑的眉眼,此刻添了几分难掩的倦意与忧心。
她悬着的心反更沉了。
皇后见她进来,虽像往常般笑着唤了声“镇国将军夫人来了”。
神色却全然不像有喜事的样子。
将军夫人咬了咬牙要行礼,被内侍眼疾手快扶住了。
殿内静得很,只有熏炉里的银丝炭偶尔爆出细微声响。
她刚坐下,臀尖还没挨实锦凳,就听苏皇后轻轻叹了口气。
那口气像带着寒霜,落在她手背上。她这才发觉自己的手不知何时已冰凉。
声音带着微颤,小心翼翼开口,仿佛一说话,心底的害怕就要从齿缝钻出来。
“娘娘,我家那口子常说,战场之上刀剑无眼。我虽是妇人,也知国在前、家在后。您且说吧,我撑得住。”
苏皇后抬眸看她。
往日鲜活泼辣的人,如今竟在微微颤抖,眼底的怜惜几乎要漫出来。她指尖在膝头锦缎上轻轻摩挲,半晌才缓声道?
“夫人这话,倒让我更难开口了。”
顿了顿,示意外边伺候的宫女内侍退到殿外,才压低声音。
“四五日前,九边八百里加急递了军报给陛下。忽尔槐城外,镇国军和李彦卿手下的十几万大军,对上了蛮夷三十万联军。赢了,蛮夷联军十不存一。”
明明是好消息,将军夫人紧绷的肩丝毫没松,只目光灼灼地看着苏皇后。
听着苏皇后后边的话。
“王小将军武艺超凡,没受伤。只是镇国将军……陛下传了信来,他年年征战本就耗损心血,这次又在埋伏中受了重伤伤,如今昏迷不醒,已在回京的路上了。”
“扑通”一声,将军夫人终究没坐稳,差点从锦凳上滑下去,幸好她的贴身丫鬟一直留意着,眼疾手快扶住了她。
她脸上血色褪得一干二净,嘴唇哆嗦着却没哭出声,只把苏皇后递来的帕子攥得更紧,指节白得泛青。
反应竟与江初得消息时一般无二。
“没事的。”
她喃喃道。
“我家那口子向来皮糙肉厚,不过受些伤,肯定没事的。”
又像在说服自己。
“年轻时上战场也这般,那回我们都备下后事了,他不也撑过来了?这次一定也是这样。”
可是手就是止不住的抖。
她与老将军做了几十年枕边人,怎会不知他的性子?
若是他还能睁眼说话,依那“蛮牛”的脾气,说什么也不会回京的。
苏皇后见她这副模样,鼻尖也跟着发酸,起身走到她身边,伸手轻轻拍着她的背。
手温温的,带着殿中的暖意,却暖不透她冰凉的身子。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16/16963/2303436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