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九百四十一章 安春佳有女朋友了
现在这个中心设备还没有完全到位,但是仅一期工程部署就耗资七亿多元。
在整个建设和部署期间,沪市的用电量增加了百分之二,其中一半的增长量都是这个中心造成的。
地下二层,全部是涂着黑色图层,闪烁着灯光的光纤机柜,机柜里是数据存储单元。
因为这里的数据存储采用的是图数据存储的方式,所以整个数据架构和普通的存储方式不一样,数据的交换和集中方式也不一样,对通讯设备配置要求更高。
这也是这样的存储方式现在还没有成为主流的原因所在,因为这样的结构就注定了成本很高。
存储机柜里全是板卡槽,槽里插着存储卡,每一个机柜还有一个光电转换单元,将卡里的数据转换成光信号,再通过机柜顶部的光纤传输到九个机柜合用的一台光纤交换机,再通过交换机进入光纤网络,实现整个地下二层所有存储单元之间,以及与楼上算力中心之间的数据交换。
由于电子元器件的特殊散热要求,与中心配套的还有一个“供冷中心”,这中心有些类似每个城市肉联厂配套的“冻库”,通过低温液氨的流动带走热量,送来冷气,达到让设备安全运转的目的。
二楼的计算中心同样如此,无数的算力单元也是靠光纤网络进行着联接,楼上楼下联合构成了这个非线性超算中心。
这里的运算能力相当于部署了十台曙光,投入和维护运行的费用也十分庞大,因此只能靠最能赚钱的任务来“养”着这里。
也幸好现在这样的任务的确存在,要不然周至也拿不出这般大的手笔来建设这个地方。
设备国产化的好处,就是物美价廉,哪怕基地在所谓“寸土寸金”的沪上,相比起小智操控的高频量化交易从全世界各个金融市场上攫夺的财富来,这几个亿的投入简直千值万值。
现在天星地网项目的卫星还没有上天,因此楼顶上的锅盖驳接的是通用卫星线路,线路有多种功能,一是可以通过它收集安盛基金从世界各地发来的市场信息。
但是交易操纵却不在这里,而是通过国内专线送往蜀中,港岛,再通过两地的卫星地面终端发给卫星,实现操作。
虽然这样绕一圈会多出10毫秒的延迟,但是在如今只有自己吃独食,没有任何人抢资源的情况下,这十毫秒是完全可以容忍的。
而之所以要这样绕一圈,是因为国内的地面信号国际是监测不了的,就算最后有有心人将这些交易定位在港岛,也查不到蜀中,更查不到沪上的服务器集群里来。
港岛那边只是一个烟雾弹,发送的其实都是正常交易,目的只是给李老三刷声望用,坐实他精准操作的“证券之王”的名声而已。
等到天星地网铺开以后,这些高频量化交易就更加难以追溯了。
李老三虽然觉得此举有点多余,但经验也告诉他肘子这么搞肯定有他的原因,在自己还看不明白的时候,跟就对了。
“耗能是一个大问题。”安春佳作为一个大中心的总负责人,现在也多了一种从容的气质,与刚到首都配合老师兄和清华大学,郑州大学主理甲骨文契合项目事后的战战兢兢大不相同了。
可以说四叶草三小只在跟随集团项目与各路大佬打交道的过程当中,对于个人的进步和收获是巨大的,是在其他地方难以得到的。
甲骨缀合项目是四叶草集团最早的非线性软件的尝试,对于图数据库和相关应用软件的构建非常重要,作为从头到尾跟进项目的安春佳来说,现在已经成了集团在非线性编辑方面的第二大佬,能够彻底贯彻麦小苗意图的人,两人之间的默契,有时候都让周至感到妒忌。
“再忍忍吧。”周至拍了拍安春佳的肩膀:“等我们卫星上天,你就可以去冬暖夏凉,气候宜人,电力用不完的地方了。”
“还有这样的地方?”安春佳眼里开始冒星星:“你有这么好?”
“当然。”周至继续厚颜无耻:“不光四季如春,还风景宜人,空气质量更是堪比南美热带雨林。”
“你说好了的,到时候有一条不符,你可别怪我在群里骂人。”
“骂人就好好骂,不要每次都用‘某人’来代替,我们也可以红红脸出出汗嘛!”
“你红脸出汗的聊天表情倒是发得快!”
现在四叶草集团里能够和周至开玩笑的人也不多了,就连胡天宇和胡立冬都已经收敛,曾经的三小只现在变成了三巨头,也就只有安春佳长期滞留在学术氛围里,没有受到外界的“污染”。
还有就是杨和和冯雪珊两人比较特殊,不过杨和是一贯地不爱开玩笑,剩下就只有冯雪珊敢不给周至面子了。
沪上非线性超算中心是周至放手给麦小苗弄的项目,然后由已经在沪上扎根的李光南和胡长风进行配合。
李光南是四叶草集团沪上研发中心的主要负责人,胡长风的华虹集团也有四叶草百分之四十的股份,这两人做事风格和在沪上,在各界的人脉,让周至放心得很。
周至唯一没有想到的是两人对麦小苗宠到没边了,给在张江运作了这么大的一块地,还调集各种资源,让中心在短短一年里竣工,并且在三个月前完成了一期规划,进入了边运作,边扩充的阶段。
本来按照周至的想法,四叶草集团的超算中心以后会是一个分布式的,甚至是散落在世界互联网中的运算和存储系统,而现在沪上这种大集中方式,只是一个临时性的过渡方案。
不过也怪自己没有交代清楚,加上不差钱,结果一搞就搞了这么大。
“能源的确是关键问题。目前来说,沪上是电力保障做得最好的地区,”周至说道:“短时期内很难替代。”
“趁现在政策允许,多建福利房吧,地点就选在张江两个中心附近。”周至说道:“我去跟老胡说说,以后这些房子的产权归集团,员工可以低价租住,租金用来负责维护宿舍。”
安春佳大喜:“的确是有这个问题,现在中心的人员不少了,通勤车都有些安排不过来,要是有这样的政策,我们中心对人才的吸引力就更大了。”
“这方面胡总的经验比我们丰富得多,你多跟他老人家学习。他孙女的名字是叫胡雨?”
“本来也该见见的,不过她现在在科大超算中心,忙不过来。”安春佳难得地红了一下脸:“只能下次了。”(本章完)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2/2000/86637678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