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九百三十九章 曾侯乙盘足
说起这个来周至真是相当的自信,别说拟合加工非线性曲面的工程软件了,就连可以画出非线性曲面的CAD,现在在国外都是空白,而且没有非线编软件和超大的非线性算力支持,就算再过十年,也不一定能有。
“我们是不是可以和国际搞一些合作?”安然表哥问道:“就好像你之前和三星和索尼的合作那样?”
“不是一回事儿。”周至摇头,安然表哥这样问,那是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套东西的价值。
这绝不仅仅是一套五轴联合加工系统,更重要的是它前面的定语,非线性曲面,不,全称应该是非线性曲面CAD线性拟合五轴联合加工中心,前面那几个字的含金量,可比后面的贵多了。
“展示一下吧。”周至看得心痒痒的:“怎么搞一个复杂的东西来玩玩?”
“小苗都准备好了。”安然表哥笑道:“不过这玩意儿是啥?”
“这是……”周至看了下CAD软件上那东西的形状:“这是曾侯乙盘口子上的圆雕蟠龙?”
“我选了一个好玩的图案,加工出来给你当礼物。搁毛笔应该不错。”
周至笑着轻轻刮了一下麦小苗的鼻子:“谢谢你小苗,建这个模型,费了不少劲吧?”
“也没有啦。”麦小苗说道:“现在非线编显示卡的算力显著提升了,我就把甲骨文缀合软件做了个升级,让它可以通过2D图形图片通过分析处理转换成3D数字化模型。”
“利害。”周至对麦小苗竖起了大拇指。
这个功能放到三十年后只能说平平无奇,但放到现在,没有强大的图形非线编能力,是任何系统都做不到的。
“当时觉得这个图样的复杂程度足够,具体是啥我也不清楚,但知道你肯定会喜欢。”
这可是太喜欢了,周至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个小部件,这玩意儿可以说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中最复杂、最精美的一件,曾侯乙盘尊的一部分。
曾侯乙盘尊分作了两部分,下部分是曾侯乙盘,上部是曾侯乙尊,出土的时候是叠放在一起的,纹饰上下呼应,虽然可以分开,但其实是一件完整的礼器。
这件器物其实并不算大,尊通高三十三厘米,口径二十五厘米,重不过九公斤;曾侯乙盘通高二十四厘米,口径五十八厘米,重约二十公斤。也就是说整套器物加在一起,不过三十公斤重。
但是整个器物的结构和装饰却异常复杂,光铜尊就包含三十四个部件,经过五十六处铸接、焊接工艺而连成一体,尊体上装饰着二十八条蟠龙和三十二条蟠螭。
铜盘则装饰了五十六条蟠龙和四十八条盘螭,尊盘通体用陶范浑铸而成,尊足等附件为另行铸造,然后用铅锡合金与尊体焊在一起。
麦小苗弄的这个图样,其实是曾侯乙盘的高足的上半部分,曾侯乙盘的盘足其实是单铸的,皆饰细密的蟠虺纹,下方是四龙形蹄足,上方在四条小蟠虺的基础上加饰四条高浮雕虬龙,四大四小八条龙盘结在一起,层次丰富,主次分明,充满了浪漫奇诡的想象和神秘的气息。
这是浓浓的楚地风格。
满饰蟠螭纹的青铜器往往会带有滞塞、僵硬感,但曾侯乙盘尊属于“过度精美,过度自然”的那一种,虽然是满饰,但是却没有给人一种多余的感觉,反倒容易使人一眼就陷进去,然后眼神和心神都随着盘结的大小虬龙盘螭在器物上游走,有一个词会很好地形容这样的状态——“销魂夺魄”。
“我们这就开始?”见周至有点沉迷,安然表哥提醒道。
“哦,开始开始。”周至这才醒悟过来,急切地搓着手:“好好开开眼。”
曾侯乙盘的盘足上部装饰原件是和足底一起一体成型用失蜡法浇注出来的,本身是先制作出蜡件,再在蜡件外裹上泥膏浆,砂浆,待到干燥后加热浆蜡液倒出,形成一个空腔,再将模子埋入砂箱,加热干燥,再灌入铜液浇注而成,本身是一个加法的过程。
而五轴机床现在要做的,却是一个减法的过程。
做加法和做减法,在于材料的运用,液体浇注的材料缺乏锻压的过程,浇注冷却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材料的变形,导致强度出现问题。
而锻压后的金属质地就要强得多,再在锻压件上做减法,得到的工件强度高不说,还处处表现出一致性,从前者走到后者,技术加工业花了一千五百多年。
如潜艇螺旋桨之类部件,对金属强度是有要求的,通过铸造的方式没法达到要求,只能通过在基础件上做减法,通过车铣的方式得到。
但是如果螺旋桨的曲面要求过于复杂,普通的车铣机床就加工不出来了,这也一直是被人家“卡脖子”的技术。
加工基础件用的是一大块黄铜,五轴机床只能加工立体五面的原因,是因为有一面必须连接底座,这一点倒是和浇注件有一处需要连接浇注孔是一个道理。
基座在不停地调换着角度,配合这横竖两个轨道方向的刀头运动,每个刀头还能发生二百七十度的自由空间反转,全部加起来,就能够实现在立体六面除基座面外,任意一个角度的金属面加工。
按照以往的设计思路,工程人员先要按照精确的工件图纸,在CAD上做出这个工件的3D模型,再将这个模型编程为加工工艺文件,也就是编程以时间为轴,加工平台和两台加工臂分别的动作参数文件,输出给机床进行加工操作。
这个加工中心的牛在可以用两种方式生成3D模型,一种是传统CAD的做法,一种则是通过图片识别技术智能建模,因为系统本身是非线性的,要做到这一步非常容易。
有了这个非线性的3D模型后,再通过拟合软件,就可以将之拟合成线性3D模型,之后的工作流程就和传统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一样了。
虽然只前进了一小步,却是一个天翻地覆的革命性进步。
尤其是像现在这样,复刻存在一定随意性,非线性的手工加工的成品,这个中心实在是太强了。
“这个办法好。”周至看着显示器上一个金黄色的可爱繁复的雕件正在逐渐成型:“可以非常直观地展示出这个中心的卓越性能,连手工件都可以复刻出来,加工出工程文件里的复杂曲面螺旋桨,那就更是小菜一碟了。”
大家在控制室里边看边聊,安然表哥直接将周至这次到来当做汇报前的一次演练,把周至当做前来视察的大领导,认认真真地走了一回过场,也让周至知道了这个加工中心的更多细节。(本章完)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2/2000/86660806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