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祖辈们:隔着时空看后世山河 > 第412 章 提问2

第412 章 提问2


结束了和西施的沟通后,2233继续连线下一位观众。

第二位抽中的是一个画师,还很出名,他就是东晋时期的杰出画家顾恺之。

司马炎是又欣慰又失落,欣慰的是这是他们晋朝的人,失落的点在于不是他抽中的。

谢安原本还在忧心侄女的未来,但此刻看到好友抽中,他是由衷的开心。

“长康博学多才,善于绘画,也不知道他会有什么问题和系统交流,希望不是也想去后世吧?”

谢道韫也是知道这位的,他的画技非常厉害,叔父还时常在家中提到过,嘴里都是连连称赞。

而两晋后面的这些朝代,百姓们虽然不怎么知道此人,但文人墨客多是了解的。

尤其是画师们,不管是出不出名的,此刻都来了精神。

阎立本都不犯困了,目光如炬的盯着光幕瞧。

吴道子还颇为激动的说道:“顾大师啊,能有机会看到他一眼,也是无憾了。”

张择端还特意整理了下自己的仪容仪表,虽然前辈看不到他,但这是自己对前辈的尊重。

赵佶心里还暗暗揣测着,他关心的是顾恺之的问题会不会和绘画作品相关。

被那么多人惦记的顾恺之,终于把自己的激动情绪收敛好了,随即不再犹豫,开始和系统连线。

随着顾恺之的影像出现在光幕上,各朝人士也看清了他的长相,容貌如何先放一边,大家在意的还是这位大画家的画技。

先辈们也免不了兴奋,这些历史书上的人物,有机会看到活的,怎么会不神奇呢?

顾恺之恭敬的给系统行了礼,“系统好,晚辈是顾少康,我对后世的绘画种类感兴趣,想了解一番可以吗?”

其实顾恺之对于西施想去后世,他自己也不是不心动。

只是他的亲友们都还在这里,去后世生活固然好,还能学到他感兴趣的各种画技,但真的抛下一切离开,他还做不到。

顾恺之的话让各时空很多人都感到惊讶,原本就有不少百姓猜测,会不会这个人也想去后世,但哪知道他竟然不是问这个。

大嗓门的婶子大喇喇的喊出声来,“哎呦,这要是我啊,有这个机会摆在面前,指定带着全家老小去后世了。”

抱着娃的小媳妇,眼神中同样充斥着不理解,“可不是嘛,去后世多好啊,每天吃大米饭大馒头,肉也不缺,孩子还能念书,比起现在就是享福日子。”

大叔很是无语的开口,“你们也不看看这人的穿着打扮,一看就是衣食无忧那种,自然跟我们的想法不同。”

......

谢安在看到好友的问题后瞬间笑了,也没感觉有多意外,“少康不愧是我认识的少康,果然还是对绘画感兴趣。”

各时空的画师们都着急忙慌的拿出自己的笔记本了,原因嘛,自然是想要把相关知识统统记下来。

就连赵佶也不例外,后世的绘画肯定要比他们时代的会有很多变化,多了解一些,对他也会有新的启发。

2233在知道顾恺之的问题后,也在斟酌着回答了,“后世的绘画类别还是很多的,东方绘画想来你们都是比较熟悉的,这里就主要介绍一下西方绘画。

西方绘画中分有色画和无色画,有色画又包括了水粉、水彩、油画等在内;无色画则是包括素描、速写等在内。

此外还有儿童画、刻板画、插画等,还能分为抽象画、具象画...”

光幕下

对绘画不感兴趣的人,听到系统说的就跟催眠曲一样,脑袋都要晕乎了。

很多百姓们整个人都还是懵的,他们哪知道绘画竟然还区分了那么多种,简直是人都看麻了。

至于对画画感兴趣的人就听得津津有味,画师们都端正的边听边记,恨不得现在就试试西方的画作。

清朝的皇帝们对西洋画不陌生,简直不要太熟悉。

就连朱翊钧都知道西画,只是明清的文人和画师们还是比较排斥,但沿海一带的老百姓们接受度就比较高。

2233简单的做了一番介绍后,干脆找了相关视频和资料传到小光幕,“鉴于绘画的知识体系太过庞大复杂,一时半会儿说不完,我还是把相关资料传到小光幕上,你们感兴趣都可以去了解。”

“多谢系统。”顾恺之哪能不愿意,连忙谢过系统的好意。

私下去学习,他还能慢慢构思、逐步消化这些知识内容,理解也会更深刻。

像吴道子、赵佶他们,心急的已经点开小光幕学习去了。

对绘画不感兴趣的人们是纷纷松了口气,学这个实在是难为他们,没这个艺术细胞啊。



结束了和顾恺之的沟通,也来到了最后一个幸运观众。

第三个抽中的是赵匡胤,没错,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和这次的确是有点运道在身上,终于是给他抽中了。

一番准备后,赵匡胤也开始和系统连线。

各时空也算是看到了这宋太祖的形象,脸比较圆,五官扁平、但身材魁梧,穿着黄色的圆领宽衫,腰间系着一条红色玉带,显得十分威严。

各朝帝王在看完赵匡胤的长相后,等着看这家伙接下来的问题。

柴荣的心情就比较复杂了,面对这个夺去后周江山的人,这心情的确是好不起来。

当然心情更不好的还是赵光义,他哪知道赵匡胤竟然好运气抽到了,他不妒忌才怪。

两宋皇帝的心情,尤其是赵光义这一脉的,多少有些忐忑。

最担心的是赵佶赵构父子。

赵佶整个人都奄了,紧张的心都要跳出来,嘭嘭嘭的,更怕太祖皇帝来给他收拾一顿。

赵构也跟他老爹差不多,但他也不忘记安慰自己,这西施都能去后世了,万一太祖也想去呢,是吧?

至于赵匡胤自家这一脉的,就显得十分激动。

赵眘对能见到太祖他老人家自然高兴,但偏偏自己做的不够好,一时间也感觉到有些无颜面对祖宗。

最难受的还是南宋末年的君臣百姓。

赵昺带着大臣们纷纷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陆秀夫、文天祥他们的脸上都愧疚得不行。

至于元朝,忽必烈看着光幕上赵匡胤的影像,还感慨了句,“没想到这宋太祖长这样啊,看来画像上的确是没画错。”

忽必烈是一点不担心赵匡胤来找大元的麻烦,即便他真的敢,他也不怕,蒙古大军也不是吃干饭的,更何况赵匡胤自己都还没把十六州收回来。

当然也就是赵匡胤不知道这话,不然真的扎心了,绝对要和忽必烈掰头掰头。

宋朝各时空的百姓们,心情还怪神奇的,没想到把他们大宋的开国皇帝都见到了,当然还趁这机会多瞅几眼。

赵匡胤虽然不清楚现在天下人、乃至各朝代对他的看法,但他也管不着,现在就想赶紧和系统先交流。

“系统好,我是赵匡胤,唉,说来让您见笑了,大宋在军事上属实是比较弱,此番我也是希望可以学习到后世的强兵之法,为大宋打造一支虎狼之师。”

虽然后面赵匡胤没有再说,但不管是2233,还是各朝人士,都知道打造一支精兵,从而让宋朝再也不是以怂闻名。

两宋的百姓们边期待的同时,也是免不了尴尬,好在这次他们的开国皇帝终于知道重视这个问题了,南宋的一些百姓甚至激动的落泪。

宋朝的皇帝们提着的心算是落下了点。

范仲淹、包拯、王安石、苏轼这些大臣,也是非常赞同强兵的。

尤其是岳飞、辛弃疾他们,靖康之变他们还历历在目,没有人比他们更希望大宋的军队更上一层楼。

岳飞甚至哽咽着朝儿子说道:“还是太祖皇帝有远见。”

岳云:...他爹大概是忘了,杯酒释兵权的就是太祖。

看他爹这么激动,岳云想了想还是憋着吧。

韩世忠也在和夫人聊着,“这次太祖爷怕是也被后代气狠了,这才下定了决心。”

已经年迈的李清照含着眼泪,大宋啊,再也不要遭遇这样的屈辱了。

辛弃疾嘴里也在夸着太祖皇帝英明。

......

各朝吃瓜的帝王们,在知道赵匡胤的问题后也不淡定了,强兵之法啊,哪个雄主不想知道?

甚至忽必烈都咧开了嘴。



2233对赵匡胤的问题,也在思考了一番后作答。

“想要打造精兵的话,需要从很多方面着手,而且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后世的军队训练的相关资料我会传到小光幕上,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学习。”

“多谢系统。”赵匡胤感激的点点头,他当然知道打造一支精锐队伍不容易,接下来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啊。

各朝君王同样乐得眉开眼笑,等系统性的学完这些内容,帝国的军队更上一层楼也不再是梦。

柴荣这下都看赵匡胤顺眼些了。

老百姓们除了八卦一番,这强军之法对他们是没什么用的,也就是乱世之中有野心有能力拉起队伍的人,对他们也是个好东西。

赵匡胤犹豫了下,不好意思的朝系统说道:“系统,我还想借此机会给后人们传个话,您看方便吗?”

见系统点头后,赵匡胤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开始给后代们传达思想精神。

“我赵家子孙后人,强兵策略朕希望你们能用起来,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宁,你们也要把重点放在军队的建设上...”

两宋帝王们恭恭敬敬的听着教诲,不敢有半点异样的表情,不然要是被记载在史书上,可就不好了。

赵构想的很好,只要不是揍他就行。

赵昺和臣子们认认真真的听,虽然他们离开了九州大地,但等拥有了实力,一定会再回来的。

宋朝的百姓们边听还边点头,不错不错。

其他朝代的人们,虽然困意来袭,但大家也不想错过赵宋皇室的瓜,尤其是开国之君们,还饶有兴趣的看着赵大训后人。

刘邦都有些羡慕了,“啥时候让朕也抽中一次,也体会体会训后代的机会。”

赵匡胤这边,也说完了正事,现在接着教训后代。

“你们当中做得好的,朕也就不说了,至于做得不好的那几个”,

赵佶、赵构父子瞬间苦瓜脸,这是躲不掉了啊。

果然不出这父子俩的所料,赵匡胤先是点名了赵佶,“赵佶,这就不是个当皇帝的料,让他当皇帝和让猪学习有什么区别。

至于赵煦就多保重保重自己的身体吧,若是皇位再交到赵佶手上,朕看大宋还是要重蹈历史覆辙…”

赵煦没想到太祖会关心他的身体,一时间还很感动,“赵煦谨遵太祖旨意,也不会让赵佶当皇帝的。”

赵佶跪在地上,愧疚的低下头。

赵顼对自己这两个儿子啊,唉,以后还是要多注意他们的教育和健康问题。

赵构的头也快低到地上了,他有预感,说完他爹,接下来该说到他了。

赵匡胤的确开始点赵构的名字,“赵构,你不是个愚钝的人我知道,你被你爹和你兄长的事吓破了胆,我也有猜测。

可能这些都是你怂的原因,但朕现在要你以后全力支持北伐,不可再干出杀害忠良无辜的事情,否则,朕饶不了你。”

“赵构谨遵太祖旨意。”赵构苦着脸,即便太祖爷不提,他现在同样是想摆烂也不敢了啊。

岳飞听到太祖皇帝还惦记他,感动的拉着儿子跪了下来。

岳云还能怎么办,当然是听他爹的。

赵匡胤继续点名,“...至于末帝赵昺,唉,你这孩子也不要因为亡国而悲伤,一切都不是你造成的,这一次抵抗不住,你们去往其他地方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全球那么多的土地,先去别的地方发展…”

说到这里,赵匡胤心里也难受得很,但他能怎么办,总不能让孩子再死一次吧。

宋朝的百姓们纷纷泪目。

南宋末年的君臣们原本还不安定的心,此刻也算是安定下来,只是离开故土前往别处,到底是难受的,但谁让他们干不过元军呢。

元朝忽必烈抱着双臂,饶有兴致的看着赵匡胤给后代的谆谆教导,他倒是没什么太大的感觉,想到元朝灭亡,他也理解这赵匡胤的心情。

赵匡胤还在絮絮叨叨,“...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还有一众朕未说到的爱卿,你们都是大宋的功臣。

以及岳飞、辛弃疾这些忠君爱国的臣子,终究是大宋对不住你们,还有那个王安石变法,赵顼就支持他吧。”

赵顼恭敬的点头,虽然知道太祖看不到,但他这次肯定会支持王安石大干一场,等以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他也有脸面见列祖列宗了。

王安石的心妥妥的稳了,连太祖都支持,别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岳飞憨厚的笑了笑,“看,太祖都记得我了。”

岳云都没眼看了,他爹是真不知道自己现在的表情有多傻吗?

辛弃疾擦干了激动的泪水,跪在地上连磕了三个响头,“太祖,这都是臣应该做的。”

陆秀夫、文天祥他们都在默默哭泣,心里更加惭愧不已。

半小时后,赵匡胤终于是基本上把想说的说完了,恭敬的答谢了系统才结束连线。

三个问题后结束,2233也准备下播了,下播前,祂还给了各朝人士一个惊喜,“我选了几部后世的剧传到小光幕上,有新白、宝莲灯、射雕、东游记、仙剑、霍元甲都是后世比较经典的,你们可以打发时间。”

突如其来的惊喜的确是让各时空的人们眉开眼笑,甚至已经有人准备要通宵追剧了。

2233也不管大家,而是交代完就下播了,祂要继续咸鱼去。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2/2085/2711271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