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 章 绽放
送走苏轼父子,刘晓希又在开封待了两天。
睡了一天,逛了一天,还买了不少东西寄回家。
接着,从开封坐高铁前往西安。
国庆假期已经结束,票还是很容易买到的。
她听系统说,有几个孩子会从民国来。
她想着就安排在西安吧,到时候带着几个孩子好好玩玩。
从开封坐高铁到西安,差不多六七个小时。
太过无聊的她,干脆拿出手机,刷视频。
视频里,
只见一个貌美如花的姑娘出现在镜头里。
这个漂亮的哟,看得各朝人士都忍不住多瞅几眼。
姑娘身穿一身战国袍,香肩半隐半露。
那一头黑亮的长发,随意披散着。
娇艳的红唇、明亮的双眼、弯弯的柳眉,眼睛看着镜头,好像会说话一样。
微微一笑妩媚极了。
老祖宗们心想,这女娃娃长得真好啊。
刚过门的小媳妇,扭扭捏捏的说,“要是以后我也有那么漂亮的闺女就好了,瞧瞧,多美啊。”
大娘打量了好一会儿,一拍巴掌赞叹道:“这闺女长得真俊,也不知道这么漂亮的小姑娘会便宜谁家小子。”
汉子大大咧咧的说,“要是俺婆娘也能生这么好看的女娃娃就好了。”
......
哪怕是见过不少美女的君王们,也不得不夸一句漂亮,甚至比不少帝王的后宫还美。
对此,清朝皇帝们很有发言权。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老祖宗们都沉浸在视频美女的美貌里。
不过大概是平时就看习惯了后世的俊男美女,虽然觉得这姑娘长得好,但还真不会太稀奇。
可是当看到评论区时,却有些傻了。
等等,评论区说这竟然是个男人!!
不敢置信的祖辈们,又把视频里的‘美女’从头打量了一番。
依旧是那么漂亮,眼睛依旧勾人,只是‘她’是男的。
祖宗们齐齐沉默了。
在夸美人儿的公子哥儿们、读书人们,差点被口水淹死。
“她是男的?”纨绔子弟傻眼了。
咬文嚼字的书生喃喃着,“男、男的?”
姑娘摸了摸自己的脸,很羡慕,“为什么一个男的,皮肤还能这么好啊?”
刘彻“呀”了一声,他对是男是女倒是不在意,长得漂亮就得了呗。
再一看评论区:
【两情若是久长时,岂在乎是男是女?】
祖辈们:??
你小子要不要看看你在说啥?
大多数人纷纷摇摇头,表示拒绝。
还有一小撮好龙阳之好的人,还觉得说得对极了。
等看到评论区还有不少人提到成都这座城市,嗯,不了解的祖辈们仔仔细细吃完瓜后,满脑子都是我是谁?我在哪儿?
历代川蜀百姓都语塞了,心里一匹匹野马奔腾而过。
诸葛亮默了默,他表示尊重。
民国的川军战士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战士张了张嘴,却卡壳了,不知该说点啥表达此刻的心境。
还在接受新思想的人们,突然觉得后世比他们开放多了。
【终于知道古代为什么要把长的好看的叫做美人,而不是美女】
看到这条评论,老祖宗们精神了。
原本安静的各时空,人们也重新展开了话题。
“这是当然的了,美人包括了美男和美女。”
“美女是专指女性,我觉得美人更好听。”
......
【妈耶,没想到这辈子被一个男的整迷糊了】
看到这条评论,祖辈们还算理解,长得好看、比一个女人还像女人,可不得迷糊嘛。
接下来又看到不少回复,原来被迷住的人竟然不少
祖辈们笑了笑,反而淡定了。
接下来,他们又看到这个男扮女装的男娃子和其他男娃子连线的视频,原来真没有一个人看出来。
看到这里,老祖宗们心情还很好,这说明不是他们眼力不行,而是这扮相实在太厉害了。
现代时空,刘晓希在评论区看了会儿热闹,就点开了新视频。
只见镜头前出现了一个古老的陶罐,它出土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
陶罐已经破了一半,露出罐子里满满当当的铜钱。
这有可能是两千年前某个人的存钱罐。
可惜人没了,钱没花完。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各朝人士看得嘴角一抽,虽然是有那么点惨,可是,他们怎么那么想笑呢。
越来越多的人没忍住笑,笑声也越来越大。
刘邦乐得眼泪都出来了,“哎呀,这是我大汉朝的哪个倒霉蛋啊,瞧瞧这满满的一罐钱,只怕都还没开始花。”
刘恒一脸可惜的转头朝窦皇后说,“这,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主人,希望这一次早点花了吧。”
“太倒霉了,存那么些钱可不容易...”刘彻感觉要是自己,该心疼死了。
......
大汉朝的百姓们胆战心惊的,存钱的人家也不少,都以为是自己的呢,那怎么行!!
虽然到了后世当文物保护起来也确实光荣,但这是钱啊。
一时间,不少人纷纷找到自家的存钱罐,再和视频里的进行对比...
评论区还有不少看热闹的网友留言。
【这人是没有后代吗?都没告诉自家孩子?(捂脸)】
不少百姓们也想知道啊,所以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埋进土里,当了文物呢?
很多小辈还专门叮嘱长辈。
“爹、娘,你们要是存私房钱,得给我们说说,不然别真像视频里这样。”
长辈们闻言可不答应,理由也很简单,“俺们家哪来的钱存?”
当然即便有,他们也不可能真的告诉孩子,存款一旦被其他人知道了,别人也就惦记上了。
哪怕再亲的人,你也不能告诉别人自己的存款。
【该不会是家里的钱多到花不完吧?】
祖辈们却觉得这种可能不大,真的多到花不完,那还不如陪葬金子呢。
二流子说,“要是有那么多钱,给我们使使也好啊。”
【人死,钱没花完就算了,千年后还被后人蛐蛐(捂脸)】
老祖宗们:...
可怜的哟。
明明是件伤心事,就是那么想笑呢?
这下,祖宗们长记性了,可不能学这人,死之前也得把钱花完。
【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了,子孙都没发现,被考古的发现了】
祖辈们简直没眼看,这话跟刀子似的,要他们是钱罐主人,只怕都被扎很多刀了。
此刻呢,还有不少大汉百姓欲哭无泪,都怀疑是不是自家的。
—
刘晓希笑累了,放在手机上的大拇指一滑,一个新视频就又出现了。
这是一个偏神秘、未知物种的视频。
光是看到视频开头那巨大的蛇,跟水缸那么粗,就够吓人的。
差点给胆小的人吓得一激灵,孩子们差点就哭了。
好在镜头一转,IA制作的大蛇不见,博主出现在镜头里,开始讲故事。
他的声音不紧不慢,“据说在西南边陲的滇省,有一种巨蛇,当然这是传说故事。
不过西南一带,自古以来都是群山环绕,原始森林也多,颇具神秘气息。
在清朝的文献和地方志记载,滇省有很多巨蛇的传闻。
有些传说故事里的巨蛇长达数十丈,当地也有组织人围剿过巨蛇,但巨蛇很快消失在溶洞之下...”
光幕下
老祖宗们还是相信有巨蛇的。
特别是西南这片区域,在古代本就和中原距离遥远,很多人甚至从未来过边陲。
也就是在后世的西南地区,看着现代化极高,但在古代真是瘴气又多、原始森林还连成片。
“...这大森林里,豺狼虎豹少不了,食物也充足,还人迹罕至,有大蛇不奇怪。”
“就是就是,只要没有因为某些原因死亡,还是很容易长成大蛇的。”
......
明清,镇守在滇省的将士们,其实也听过巨蛇的故事,不过基本上大家也没见过。
沐英挠挠头,说实话,真遇上他也不怕,带着人就把蛇抓了。
民国的滇省父老乡亲们,很多人也在神神秘秘的聊着。
大蛇传说,他们可知道太多了。
评论区,有不少IP来自滇省的网友,也纷纷现身说法。
【从小就听家里老人说有鸡冠蛇,特别粗】
各朝代,还有很多人好奇鸡冠蛇长什么样?
因为真没有多少人见过。
也就是大山附近的百姓们,倒是可能遇见的机会多一些。
【听说在抗战时期,修滇缅公路时挖出来一条,鳞片跟穿山甲似的】
这事老祖宗们还真不知道了,都不知道是真的假的。
民国也就是滇省的百姓们知道真相如何,但多数人也不了解。
【我家有老人见过,说那蛇特别大,脖子都长毛了,爬行的时候,草往两边倒,回来后,人还大病了一场】
祖辈们很惊讶,这到底是要多大的蛇,才能脖子长毛啊?
很多人表示摇头,因为没见过。
现代时空
高铁上,刘晓得也带着耳机,小声的说,“我相信我们西南地区是有大蛇的,因为距离东南亚近。
缅甸蟒可以长很大,目前发现的最大记录,大概有十米。”
祖辈们了然的点点头,也就是说野外没被发现的,也许还有可能长更大的蛇。
对蛇感到恐惧的人们,赶紧搓了搓手臂上的鸡皮疙瘩,简直是吓死人了。
刘晓希看了看周围乘客,没受影响,继续说。
“我上小学的时候,记得有一天放学回家,在家门口看到我爸和一个村里叔叔聊天,听他们说有施工队挖到一条龙,有水缸那么粗,真假我不知道,说是被运走了。
当时的农村,家家户户也没有普及手机,没有拍下照片。
我觉得是挖到了大蟒蛇,不是龙,也不可能有水缸粗,可能是一传十十传百就夸大了。”
光幕下
各朝人士还是第一次听刘晓希聊起这个经历。
好奇的老百姓们议论纷纷。
不过,祖辈们也觉得夸大的可能性比较大,要是挖到了龙,那龙还会乖乖让人运走?
“应该是大蛇吧,西南一带山多,植被茂盛,没破坏,长得很大是有可能的。”
“不对啊,蛇长大了,不得变成蛟,蛟龙也是龙吧?”
......
在祖辈们还在好奇大蛇的时候,刘晓希分享完故事,已经点开了下一个视频。
这是一个音乐MV。
这首歌叫《绽放》。
旋律比较轻缓,歌词也带着淡淡的忧伤。
视频的背景,是赤兔军。
他们背上行囊,离开亲人、爱人赴前线参战。
从离家时的依依不舍、到战场上的英勇无畏,再到逐渐有伤员被抬下战场...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们满身的血迹,却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随着镜头一转,
画面已经来到了他们用生命换来的盛世。
这片天地没有硝烟和战火,只有高楼林立、万家灯火、国富民安。
轰炸机直入云霄,卫星冲出天际,孩子们肆意在奔跑。
光幕下
原本就打算听个歌儿的祖辈们已经泪目了。
不光是姑娘们,一个个大老爷们儿也抹着泪。
已经来过后世的战士们最有发言权了,后世是真好。
是他们期盼中的那般好。
孩子们也都是好孩子。
刘晓希还点开评论区给祖辈们看一看。
这些评论,希望能让先辈们开心点。
帝王们心里感慨。
但现在最重要的是,是不是也要学学后世,牢牢铭记这些当初一起打天下的士兵?
嬴政思索了两秒,就立刻决定了。
大秦将士们的牺牲不能白费。
刘邦揣着手,打算征求一下大臣们的意见。
“要是不去做点什么,心里总感觉闷得慌。”
朱元璋他们也是这样想的。
“后世有那么多方式纪念保家卫国的战士,咱大明开国之际,那些牺牲的将士们也该被记住才行。”
也确实如此,很多朝代跟着打天下的士兵们,怎么可能不羡慕后世,他们也想有这样的待遇啊,能被后人铭记,能成为后人崇拜的存在。
武将们也比较了解士兵们的想法。
李靖想了想,提笔打算给陛下上书,提提建议。
岳飞看着跟着自己的这帮兄弟们,也要给官家提个意见。
岳云挠挠头,“爹,你干什么去?”
岳飞头也不回的进入大帐,“上折子。”
英雄的血泪不能白流,理应被世人记住。
......
听完歌,刘晓希就找到了《志愿军》的电影放给祖辈们看。
抵达西安还有好几个小时,看电影完全来得及。
在看之前,她也简单介绍了下历史背景,确保祖辈们等会儿能看得懂。
其实都不需要过多介绍,祖辈们对这段历史已经相当熟悉了。
各朝人士已经备上手帕,免得一会儿哭得太凶,没东西擦眼泪。
两个多小时的观影时间还是过的很快的。
刘晓希又补充了些电影里面没有交代的细节,毕竟电影里没办法再现当年的残酷。
“...189师的师长,在无兵可用的时候,亲自率领机关、警卫人员冲向一线,受伤被埋;
189师被188师替换下来的时候,只剩下一个团的兵力了;
另外,188师基本上是拼完了,比如563团从2600人打到最后只剩下200人。”
她顿了顿,哽咽着继续说,“563团1营1连2排的最后8个战士,因为弹尽粮绝不得不集体跳崖,只有三个人因为有树枝阻拦幸存了下来...”
老祖宗们听不下去了,都还不知道有哪家的后人。
一直都知道这场战争很惨,但每每多了解些里面的细节,就会又一次心痛不已。
先辈们也没忍住落泪,这里面也许有他们自己,也许还有小一辈的人。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2/2085/4384767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