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3章


对于林海的到来,王明杰热情的表示了欢迎。

在互相询问了过年的情况后,林海转入了主题。

“明杰书记,关于今年政府方面的工作,我想向您做个汇报。”

王明杰闻听,不由愣了下,笑着道:“林海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很高嘛!”

“关于政府方面的工作,你把握好方向就可以了。”

“我这边当初就跟你说过,只要没有原则性问题,肯定支持你。”

“不过呢……”王明杰顿了一下,说道:“我们县一级的工作,没有什么宏观性的东西,主要还是落实上级的决策指示。”

“所以,我建议你要不要等一等?”

“等玉明市的两会开完后,按照市级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方向,再来筹划我们自己的工作。”

“这样,就可以紧跟市委市政府的步伐,不至于在大方向上做无用功。”

“你说呢?”

林海闻听,眉头微微一皱。

理论上来讲,王明杰这个建议,确实挑不出什么毛病。

而且,这也是最稳妥的办法。

跟着上边的方向走,至少不会犯错误。

但是,林海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当然不会这么中规中矩,按部就班。

“明杰书记,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

“在今年政府工作的整体规划上,我会以玉明市两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玉明市政府工作报告的方向,来拟定今年的工作计划。”

“但除此之外,有一项大的工作,我希望明杰书记你能支持我。”

林海一脸严肃的看着王明杰,语气真诚的说道。

“哦?是什么事?”王明杰问道。

“明杰书记,咱们海丰县的城西,有一处历史古迹,叫做亭侯府。”

“亭侯府,始建于东汉,于明朝时间重建,后毁于战争年代。”

“亭侯府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数百年的辉煌,一度带动了周边城市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咱们海丰县目前产业单一,主要依靠煤炭经济,但煤炭总有枯竭的一天,海丰县早晚面临转型。”

“所以,我认为应该未雨绸缪,提早规划。”

“而重建亭侯府,在我看来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思路和方向。”

“我的前任刘启发县长,当初也有这个构想,并进行了详细的调研论证。”

“县文物局也出了方案,我认为非常可行。”

“亭侯府一旦重建,再经过有效的宣传,极有可能会再现历史上的辉煌!”

林海一边说着,一边将资料放在了王明杰的面前。

王明杰听完,不由挑起眉毛,有些诧异的看了林海一眼。

他没有看资料,而是惊讶的问道:“林海同志,有这个必要吗?”

“现在,海丰县各项工作都在向好发展,蒸蒸日上。”

“去年钱明同志拉来的十亿投资,目前也已经落地,食品加工厂正在建设当中。”

“等建成之后,必然会成为咱们县的支柱产业,未来完全可以取代煤炭的地位。”

“在这种时候,我认为我们一个县的体量,最好的做法就是不折腾。”

“只要我们集全县之力,把食品加工厂做大做强,打出名气,让我们的产品走出海丰县,走出玉明市,甚至走向全省乃至全国,那就是我们对县里最大的贡献!”

“林海同志,你觉得呢?”

林海闻听,沉默了片刻,说道:“明杰书记,你说得我完全赞同。”

“食品加工厂建成后,必然是全县的支柱产业,县里会集中一切资源进行扶持,力争打出名气,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但我认为,这与重建亭侯府并不冲突啊!”

“未来的社会发展,必定是多元化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对文化精神层面的追求,也会逐渐增长。”

“我们既然有这个资源,为什么不提早规划,在文化旅游产业方面也尽早布局,争取先机呢?”

“一旦成功,海丰县就会再多出一个经济支撑点,两条腿走路必然更稳妥啊!”

王明杰摇了摇头,说道:“话虽然这样说,但你考没考虑过,如果失败了呢?”

“你会承受多大的政治风险?”

“林海同志,重建亭侯府不是一个小工程啊。”

“粗略估算,需要的资金至少要上亿,对于我们这样的小县城来说,那可是将近一年的财政收入啊。”

“把钱都拿出来修建亭侯府,那其他用钱的地方怎么办?”

“民生还管不管了,一些重点项目还上不上马了,干部职工的工资还发不发了?”

“这等于是吸全县的血,去赌一个未知啊!”

“林海同志,我毫不夸张的说,一旦失败,咱们两个都得下课。”

“而且,会成为海丰县历史上的罪人,受尽人民群众的唾骂!”

“所以,我个人建议,还是安安稳稳的吧。”

“咱们拿着钱,去做一些确定性高的事情,既能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工作上又能够出彩。”

“到时候,老百姓受益,咱两个也出成绩,何乐不为呢?”

不得不承认,王明杰的话说的是有道理的。

而且,这也是大部分官员的真实想法。

任期内,做一些既能出成绩又能得民心的工作,安安稳稳干满这一届。

到时候,凭着这些成绩获取上级的认可,官升一级,那是最完美的从政之路。

就算干不出成绩,至少可以求个稳,不会出什么大差错。

在体制内,有时候无过便是功。

很多领导喜欢的,就是这种稳稳当当的守城之将。

不出成绩,但也不出事,维护一方安稳,那就是一个优秀的地方官。

可是,林海却不太能接受。

在林海看来,明知道这件事只要干了,极大概率会造福人民,甚至会让整个县直接腾飞,那为什么不去干?

林海承认,这件事是有风险,也会有很大阻力。

但干事创业,怕风险怎么能行?

一味的保守,只不过是延缓问题出现的时间,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

何况,当下的经济环境,很多地方的国企都开始出现倒闭潮,工人纷纷下岗。

一个巴结领导而兴建的食品加工厂,谁又能保证它会长久兴盛呢?

把全县的经济和人民的未来,都押在一个外来的食品加工厂上,本身就是一种短视。

只有把亭侯府建起来,把文化旅游产业搞起来,这才是属于海丰县自己的定海神针!

“明杰书记,我认为有些事情,不能因为害怕风险就不去做。”

“如果我们明知可为而不为,为了求稳放弃机遇期,那就是在对人民犯罪!”

“等全国其他地区开始发力,我们再想迎头赶上,可就晚了。”

“到那时候,我们才会真正成为海丰县的罪人,受尽唾骂!”

林海的话音一落,本来面色和善的王明杰,脸一下子拉了下来。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2/2398/4372750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