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娇娘如何变军师 > 第373章 我的荣幸

第373章 我的荣幸


他之前一直在旁侧的大通铺睡着,因着榜上有名,这几日偶尔会有同窗小厮喊他出去参加宴会,若还在通铺睡实在无颜。可因馕中实在羞涩,幸好店家也知道他已经考中功名,再差也能做个县令,刘店主便收取一半的费用让他换个单间,地方虽然寒酸,但总算有个地方待客。

但面前这几人他并不认识,疑惑间,尚荣华拱手先道:“于举人,我家主人住在青府。”

青府,虽未曾去过,但青衫的大名在来赴考的举人中赫赫有名。只听闻她从不参加宴会,甚少有人见过她的模样。

眼光掠过门口四人,一女子乌发如云,只一根碧玉簪在脑后,自带温婉典雅。看向他的目光温婉慈爱,让他忆起背着行装离家的时候,她娘不舍的目光。心里一酸,他想起了家里的老母。

隐下心底的情绪,请几位进屋子。他和同窗没少谈及‘青衫’,佐龙之功,默默无名。越是如此不显,越引得人好奇。她的长相神姿和‘他们’口中相谈之人,相距甚远。

他们口中的她有着蛇蝎心肠,野心勃勃的潜伏在皇上身边,见到不喜的人便会咬上一口要人性命。

几人进来后,于泽拎着桌上的水壶倒了一杯清水,青衫端过:“正好有些口渴,多谢于举人。”在轻柔的话语中,穷困带来的尴尬如风般消失不见。

青衫坐在凳子上,啜了两口清水,陶瓷杯放下直抒来意:“我是青衫,我看过于举人的文章。”

“每立国之初,定一朝之策,应鉴前代得失,能使子孙世代守国图万世之安。余认为学堂应设有三,造就一国人才,国之子民不能自立,则立学以教之,使众皆有良善之德,忠国爱君之心;赋之技能,必给予知识,盖东西南北一国所同;讲农理政法诸门以备使用,使此造就人才,以期富国利民,赈农业宜百姓。”

青衫回忆着于泽写过的文章,今日亲眼见到本人,意气风发的年岁因家贫略显拘束。

青衫微微一笑先展善意,伸手示意:“坐。”

于泽拱手,微微欠身坐在青衫旁边。刚坐稳,忽然意识到不妥,他何德何能能和青衫比邻,又慌然起身。

青衫伸手拉着他的胳膊,掌下少年身子一僵,愕然而视。

“坐这就行,我想听听你对国的看法。”

于泽心里惊讶万分,他对前几日做得文章正在懊悔,幼时爹娘哥嫂举全家之力助他求学,怎能因自己的一时偏激便大放厥词,如何对得起家中亲眷。

少年人红着脸磕磕巴巴的说着论策,见青衫听的认真,时不时点头微笑给与肯定,声音渐渐朗爽流畅,不觉间有了指点江山的气概。

青衫笑着听他说着治国大道,未经世的少年还不懂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所谈简到不值一谈,书倒是读的不错,引经据典,言论皆是正统大义。

一篇策论谈完,已经到了午时,尚荣华在一品阁要了一桌好菜送到丰安巷。经过一上午的交谈,于泽仍是拘谨到羞于下筷。

青衫舀了一碗圆滑的鱼丸,放到于泽面前:“这是鱼肉制成,取鱼脊背上的嫩肉,捣碎后搓成丸状做到清汤里面,口感弹性十足,你尝尝可符合口味。”

于泽学着她的样子,用白瓷汤勺捞了一个鱼丸放进嘴里。他家贫,一年也吃不了几回鱼肉,这鱼脊肉制成的鱼丸更是从来没见过。

“这盘蒜蓉粉丝蒸鲜鲍,鲍鱼是从海里捞出来的新鲜鲍鱼。“

“可是‘琼瑶浸润鲍鱼肥,金盘玉碗敬孤杯’中的鲍鱼?”‌

“正是,尝尝。”

临分别,于泽一路送她至丰安巷口。

青衫看着身边长身玉立的少年:“你还年少,等二十年,三十年后,会发现此时的想法过于简单。你如今正是要磨砺的时候,切记不要忘为官初心。”

“今天能认识一个卓识远见的学子,是我的幸运。但我更喜欢你的另一篇策论。”

于泽睁大双眼等着她开口,青衫缓缓一笑:“国应居中不依,强哉矫义。天下之患在不均,善谋国者,必远见洞察,余望天下大势之所趋,该去豪绅制偏倚,以天下利均分天下人,则不至于民变起事而不可救。”

“言泾水以有谓水清,故见泾水浊。”上车前,青衫留下一句话。

“言泾水以有谓水清,故见泾水浊。”于泽还在思考,马车已经走远。他站在丰安巷口,看着远去的马车。眼光低垂,看到一行脚印,那是……

猛然转头看向巷内,污物秽迹横生,青衫从这走进去,穿着污浊的鞋子陪着他聊了一整个上午,为着自己穷苦的住所难堪困窘。

再次回到简陋的房中,坐到他一直坐在的座位上面,心里有个地方在生根发芽,有什么开始变得不一样。他开始回忆,从他打开房门的那一刻开始分析。再次发现,‘她’上午在此处展示出来的比他初始听到的内容还要多。

一场又一场的狂风在脑中盘旋,小心翼翼的求证,又再次掀覆,她没有向他承诺任何一句话。但仍因“今天能认识一个卓识远见的学子,是我的幸运。”欢欣雀跃。

青衫马不停蹄又去见另一位举人,相同的场景在此后半个月不曾断绝。

李东风好不容易抽出时间寻她,行到半路才知道她不在府内,干脆绕道去客栈门口等人。青衫刚和一名学子见完,两人聊得甚是投机,若不是知道李东风在等,她恐怕还会再谈半个时辰。

李东风赶在日落前出宫城,此时天色将暗,青衫终于出现在客栈门前。张行后退一步,让出马车前室。从马车内适时伸出一只大手,青衫向前两步,握着这只温暖有力的手掌,借力被拉着进了车内。

光线猛然暗下来,青衫坐到李东风身边,顺势倚在他身上。

“吃饭了吗?”“吃饭了吗?”

两人同时问向对方。

李东风握着她的手不曾松开,为两人的默契暗自发笑。

“去一品阁吧。”

李东风揽过她的腰,帮她揉捏放松:“累吗?”

“嗯。”青衫享受这片刻的轻松。

“去一品阁。”李东风向外吩咐张行,又低声劝她:“都不是重要的人,何必一一相见。”青衫靠在他肩上摇摇头。

“明天办个宴会,给中榜的士子下帖,一次性全见了,省的你这挨家挨户找上门去。”

“我这是礼贤下士,读书人看重这些。我和他们谈论志向,治家理国的思想,更能知悉这届人相似和不相似之处。”

“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相同?”

青衫挺直了腰板,开始和他详细说起来:“东泽宋氏,西陵任氏,南江白氏,北都刘氏,这四族子弟为官和贫农之户为官,差距可大了。”

“就像我刚刚见的陈映一心只想当官为民,他讲的建国、居中、驭外这三条,虽说有些纸上谈兵,但条理清晰自有一番道理。”

“品性如何?”李东风突然问道。

青衫恍了一下,没想到他怎么会如此问,依着她了解的情况继续谈:“家中姊妹四人,他娘只生了他一个儿子,自小便被四个姐姐捧在手心养着,以我和他的谈话来看,他对这四位姐姐的付出深以为重,虽然家国无法全顾,可言语中皆是情谊。”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2267/2267413/1111079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