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玄幻,我乃长生伏妖大帝免费 > 第332章 王府安置,慕容朵兰的恐惧与挣扎

第332章 王府安置,慕容朵兰的恐惧与挣扎


静心院位于镇北王府的西侧,是一座雅致的小院。院内种着几株桂花树,虽然已是深秋,却依旧散发着淡淡的香气。院子中央有一个小池塘,池塘边摆放着石桌石凳,四周的房间布置得精致而舒适,与慕容朵兰在北狄的行宫相比,毫不逊色。

可即便如此,慕容朵兰也没有丝毫心情欣赏。她被侍女领进房间后,便一直坐在床边,双手紧紧攥着衣角,眼神空洞地看着窗外。她想起了父王温暖的怀抱,想起了侍女贴心的照顾,想起了北狄草原上的蓝天白云,眼泪就忍不住往下掉。

“公主,您吃点东西吧。”侍女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粥走进来,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这是王府的厨子特意为您做的小米粥,还加了您喜欢的红枣,您多少吃一点,不然身体会受不了的。”

慕容朵兰没有动,只是低声说道:“我不吃,你们放我回去,我要回北狄,我要找我父王。”

侍女叹了口气,说道:“公主,王爷已经说了,只要北狄王答应条件,就会放您回去。您现在不吃东西,把身体饿坏了,反而会让北狄王担心。您就当是为了北狄王,也得好好照顾自己啊。”

慕容朵兰沉默了。她知道侍女说得有道理,可她实在没有胃口。她一想到自己是被柳林掳来的,是用来要挟父王的筹码,心中就充满了委屈和愤怒。

就在这时,院子里传来一阵脚步声。慕容朵兰抬起头,看到柳林走了进来。他依旧穿着那身青色长袍,手中拿着一本书,神色平静。

“你怎么来了?”慕容朵兰的声音带着一丝警惕和敌意。

柳林走到桌边,看了看桌上几乎未动的粥,说道:“我来看看你有没有好好吃饭。你若是一直不吃东西,身体垮了,我没法向北狄王交代。”

“你还会在乎我父王的感受?”慕容朵兰冷笑一声,“你掳走我,不就是为了要挟他吗?你根本就是个卑鄙小人!”

柳林没有生气,只是坐在石凳上,翻开手中的书,缓缓说道:“我承认,掳走你确实不是光明正大的做法。可在这乱世之中,光明正大往往换不来和平。北狄在关外虎视眈眈,朝廷又对北境漠不关心,若是我不做点什么,凉州的百姓就会因为大荒而饿死,北境的士兵也会因为粮草短缺而失去战斗力。我这么做,只是为了让朝廷重视北境,调拨粮草,拯救更多的人。”

“你胡说!”慕容朵兰反驳道,“我父王根本没有要打仗的意思,北狄的士兵也只是在关外操练,你们为什么就是不信?你为了自己的目的,不惜掳走我这个无辜的人,你根本就是在找借口!”

柳林合上书,看向慕容朵兰,眼神复杂:“我知道你不信,也不怪你。你从小在北狄王的庇护下长大,从未经历过人间疾苦。你不知道,一场饥荒能夺走多少人的性命,一场战争能毁掉多少家庭。我承认,我有自己的私心,我想让凉州的百姓依赖我,想让北境的权力掌握在我的手中。可我也有我的底线——我不会滥杀无辜,不会让北境陷入真正的战乱。只要朝廷肯调拨粮草,只要北狄王承诺不再骚扰边境,我立刻就会放你回去,并且保证今后不再与北狄为敌。”

慕容朵兰看着柳林的眼睛,不知道为什么,她竟然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丝真诚。可她还是不敢相信:“你说的是真的?你真的会放我回去?”

柳林点了点头,说道:“我柳林虽然算不上什么君子,但也绝不会欺骗一个小姑娘。你安心待在这里,我不会伤害你。若是你闷得慌,可以让侍女带你在院子里走走,或者看看书。王府里有很多中原的典籍,或许你会感兴趣。”

说完,柳林便站起身,转身离开了。他没有再逼迫慕容朵兰,他知道,想要让这个从小娇生惯养的北狄公主相信自己,需要时间。

柳林走后,慕容朵兰坐在床边,陷入了沉思。她想起柳林刚才说的话,想起自己在北狄时偶尔听到的关于凉州大荒的消息,心中不禁有些动摇。她虽然不了解柳林,但也能感觉到,他并非是那种无恶不作的坏人。

“公主,您还是吃点粥吧,粥快凉了。”侍女再次劝道。

这一次,慕容朵兰没有拒绝。她拿起勺子,小口小口地喝着粥。粥很香甜,红枣的味道很浓郁,让她原本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

接下来的几天,慕容朵兰渐渐适应了在王府的生活。侍女对她很照顾,不仅为她准备可口的饭菜,还陪她聊天解闷。她偶尔会在院子里散步,看着院子里的桂花树,听着远处传来的鸟鸣声,心中的恐惧和不安渐渐减少了一些。

她也偶尔会遇到柳林。有时是在清晨,柳林在院子里练剑,剑光凌厉,却又带着一丝柔和;有时是在傍晚,柳林坐在池塘边看书,夕阳洒在他的身上,显得格外平静。他们很少说话,却也没有之前的敌意。

慕容朵兰开始好奇,这个掳走自己的镇北王,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她听说过他的很多传说,有的说他冷酷无情,杀人如麻;有的说他爱民如子,为了北境的百姓不惜与朝廷对抗。她不知道哪个才是真实的柳林,可她能感觉到,柳林的心中,似乎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而此时的柳林,正在暗中关注着慕容朵兰的动向。他知道,慕容朵兰虽然表面上平静下来,心中却依旧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他也知道,北狄王那边,恐怕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他必须尽快让朝廷的使臣看到“战事”,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王爷,朝廷的使臣还有一日就要到了。”周谋士走进柳林的书房,躬身禀报,“北狄王那边已经有了动静,他派了五千骑兵,正在朝着王府的方向赶来,看架势,是想强行夺回公主。”

柳林点了点头,说道:“很好,一切都在我的预料之中。你立刻去安排,让李谋士准备好战场,务必让使臣看到一场‘激烈’的战斗。另外,告诉暗卫统领,让他带着鬼族士兵暗中协助,确保北狄的骑兵不会真的冲进王府,也不能让使臣发现鬼族的存在。”

“是!属下遵命!”周谋士躬身应道,转身离去。

柳林走到窗边,看向北方。他知道,明天,将会是一场关键的“戏”。他不仅要骗过朝廷的使臣,还要让北狄王知道,他柳林,不是那么好惹的。而慕容朵兰,将会是这场“戏”中,最关键的一环。

第四段:使臣观“战”,北境棋局的关键一步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镇北王府外就传来了一阵马蹄声。朝廷的使臣张御史,带着一行随从,如期抵达了北境。柳林亲自率领麾下将领,在王府外迎接。

张御史年约五十,身材消瘦,却精神矍铄。他穿着一身官服,眼神锐利,似乎能看透人心。他与柳林寒暄了几句,便开门见山地说道:“柳王爷,本御史此次前来,是奉朝廷之命,探查北狄的动向。不知北狄如今的情况如何?是否真如王爷所言,有南下之意?”

柳林微微一笑,说道:“张御史一路辛苦,不如先到王府歇息片刻,待吃过早饭,本王再带您去前线看看。到时候,您自然会明白北狄的野心。”

张御史点了点头,说道:“也好,那本御史就叨扰王爷了。”

一行人走进王府,柳林为张御史准备了丰盛的早饭。饭桌上,柳林故意让士兵们表现出紧张的神色,还时不时地有将领进来禀报“北狄骑兵异动”的消息,营造出一种“战事一触即发”的氛围。

张御史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这一切,心中却充满了怀疑。他在边关任职多年,深知北狄的习性。若是北狄真的有南下之意,镇北王府内绝不会如此“平静”,至少也该有士兵整装待发,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是口头上传报消息。

吃过早饭,柳林便带着张御史,乘坐马车前往前线。马车行驶了约半个时辰,便听到远处传来一阵喊杀声。张御史心中一紧,连忙掀开马车的帘子,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只见不远处的一片平原上,两支军队正在厮杀。一方是北狄的骑兵,他们穿着黑色的铠甲,手持弯刀,气势汹汹;另一方是柳林麾下的士兵,他们穿着红色的铠甲,手持长枪,奋力抵抗。战场上,旗帜飘扬,尘土飞扬,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不绝于耳,还有士兵不断倒下,鲜血染红了地面。

“张御史,您看,这就是北狄的野心!”柳林指着战场,语气沉重地说道,“他们不顾两族的和平,贸然派兵前来,想要夺取北境的城池。若不是本王早有准备,恐怕北境早已陷入战乱之中。”

张御史皱了皱眉,仔细观察着战场。他发现,虽然战场上看似激烈,却没有大规模的伤亡,而且北狄的骑兵似乎只是在做做样子,并没有真的想要突破柳林军队的防线。他心中的怀疑更甚,却没有当场点破。

就在这时,北狄的骑兵突然朝着柳林和张御史的方向冲来。柳林麾下的将领连忙说道:“王爷,危险!我们快撤!”

柳林却摆了摆手,说道:“不必惊慌,本王早已安排好了。”

话音刚落,只见从战场两侧的山林中,冲出了一队精锐的士兵。他们个个身手矫健,很快就将北狄的骑兵包围起来。北狄的骑兵见状,不敢恋战,连忙撤军。

“张御史,您看到了吧?”柳林看着北狄骑兵撤退的方向,说道,“北狄虽然勇猛,却也畏惧本王的实力。只是他们贼心不死,恐怕还会再来。若是朝廷不尽快调拨粮草,支援北境,恐怕我们很难长期抵抗北狄的进攻。”

张御史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他知道,柳林这是在向他施压,想要让朝廷尽快调拨粮草。他虽然怀疑这场“战事”的真实性,却也不敢赌——若是北狄真的有南下之意,而朝廷没有及时支援,导致北境失守,他难辞其咎。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跑来,躬身禀报:“王爷,北狄王派人送来一封信,说愿意与王爷和谈,条件是让王爷放回慕容朵兰公主。”

柳林心中一喜,知道自己的计划成功了。他接过信,看了一眼,递给张御史,说道:“张御史,您看,北狄王虽然野心勃勃,却也顾念父女之情。本王若是放回慕容朵兰,北狄或许会暂时罢兵。只是,若是没有朝廷的粮草支援,本王很难保证北狄不会再次南下。”

张御史接过信,仔细看了一遍。信中,北狄王语气恳切,希望柳林能放回慕容朵兰,并承诺只要柳林放回公主,北狄愿意与镇北王府签订和平协议,不再骚扰边境。张御史心中明白,这正是柳林想要的结果——既展现了自己的“实力”,又让朝廷看到了北境的“危机”,还为自己争取到了与北狄和谈的机会。

“柳王爷,”张御史放下信,说道,“本御史会将北境的情况如实禀报朝廷。关于粮草支援的事情,本御史也会尽力向朝廷进言。只是,还望王爷以大局为重,尽快与北狄和谈,避免战火蔓延,让北境的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柳林点了点头,说道:“张御史放心,本王定会以百姓为重。只要朝廷肯调拨粮草,本王立刻就会放回慕容朵兰,与北狄签订和平协议。”

随后,柳林带着张御史返回王府。回到王府后,柳林便让人将慕容朵兰带到前厅。慕容朵兰一走进前厅,就看到了张御史,心中不禁有些疑惑。

“公主,”柳林看着慕容朵兰,说道,“你的父王已经派人来和谈了,只要朝廷调拨粮草,本王就会放你回去。”

慕容朵兰心中一喜,连忙说道:“真的吗?我真的可以回去了?”

柳林点了点头,说道:“当然。不过,你需要再等几日。等朝廷的粮草到了,本王就会派人送你回北狄。”

慕容朵兰看着柳林,眼中充满了感激。她知道,柳林虽然掳走了自己,却也没有伤害自己,还为自己争取到了回家的机会。她突然觉得,柳林或许并不是一个卑鄙小人,他的心中,或许真的藏着北境的百姓。

而张御史看着这一幕,心中对柳林的印象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他原本以为柳林是一个拥兵自重、野心勃勃的人,可现在看来,柳林的心中,似乎也有百姓。他决定,回到朝廷后,一定要如实禀报北境的情况,为北境的百姓争取更多的粮草支援。

几日后,朝廷的粮草如期抵达了北境。柳林按照约定,派人将慕容朵兰送回了北狄。北狄王见到慕容朵兰平安归来,心中大喜,立刻与柳林签订了和平协议,承诺不再骚扰边境。

而张御史回到朝廷后,向皇帝禀报了北境的情况。皇帝听后,对柳林的做法十分满意,不仅调拨了更多的粮草支援北境,还加封柳林为“北境大都督”,让他全权负责北境的军政事务。

柳林站在王府的书房内,看着手中的圣旨,嘴角勾起一抹浅笑。他知道,自己的计划成功了。他不仅得到了朝廷的信任和支持,还让凉州的百姓彻底依赖自己,北境的权力,也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可他也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北境的危机并没有完全解除,朝廷的信任也并非一成不变。他必须继续努力,才能守护好北境的百姓,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窗外的阳光洒进书房,照亮了柳林的脸庞。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自信。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挑战在等待着他。但他相信,只要自己心中有百姓,有北境,就一定能走下去,一定能为北境的百姓,创造一个和平、安宁的未来。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3405/3405303/1110949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