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我的故事里有你完整版 > 第654章暖光裂隙

第654章暖光裂隙


李秀芹又一次在转账成功的提示音中松了口气。五千块,这个月给儿子家的补贴又准时到账了。她想象着儿媳小雅收到钱时的笑脸,心里泛起一丝暖意。

“又打钱了?”老伴老张从报纸后抬起头,“上个月不是刚帮他们还了车贷?”

“孩子们不容易。”李秀芹笑着收起手机,“小两口刚有孩子,压力大。咱们能帮一点是一点。”

这是他们三年来养成的习惯。自从儿子结婚,老两口就开始了全方位的“托举”。买房首付他们出了大半,每月补贴家用,孩子出生后更是每周三天跨越半座城去帮忙带孙子。

今天又是照例去儿子家的日子。李秀芹清晨五点就起床,熬了儿子最爱喝的排骨汤,做了小雅家乡风味的葱油饼,大包小包地挤上早班公交。

开门的是小雅,睡眼惺忪:“妈,这么早?”语气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耐烦。

“想着给你们做早饭。”李秀芹趿拉着湿透的布鞋挤进门,不忘递上保温盒,“刚烙的饼,趁热吃。”

餐桌上,儿子一边刷手机一边啃饼,含糊地说:“妈,下周宝宝要交早教费了,八千六。”

李秀芹的手顿了顿,继续盛汤:“知道了,晚上让你爸转过去。”

小雅瞥了一眼,没说话。这样的对话在这个家里太过寻常。

饭后,李秀芹抢着洗碗,收拾厨房,给小孙子换尿布。阳台上积了一周的衣服,她分门别类地洗晒。忙到中午,又张罗了一桌饭菜。

下午两点,老张也来了,带着修理工——儿子家浴室的水龙头漏水半个月了。

“爸,您坐。”小雅递来一杯水,眼睛却看着手机。

老张笑呵呵地拿出玩具给孙子,转身就去帮忙修水管。六十岁的人蹲在狭小的浴室里,背影佝偻。

回去的公交上,老两口累得说不出话。李秀芹靠着车窗,突然说:“小雅今天好像不太高兴。”

“你想多了。”老张闭目养神。

李秀芹不再说话。她想起上周无意间看到小雅的微博:“公婆又来了,窒息的一天。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空间?”

那条微博像根刺,扎在心里隐隐作痛。

转折发生在一个雨天。老张修水管时闪了腰,医生说要卧床休息。李秀芹只好一个人去儿子家。

那天孩子发烧哭闹不止,小雅脸色很差。李秀芹忙前忙后,不小心打碎了奶瓶。

“妈,您能小心点吗?”小雅突然爆发,“我知道您辛苦,但每次来不是打碎这个就是弄坏那个,我真的...”

话没说完,但意思明明白白。李秀芹愣在原地,看着儿媳摔门而出的背影。

那天她第一次提前离开儿子家,没有做完晚饭,没有拖地洗衣。雨很大,她站在公交站,浑身湿透,却感觉不到冷。

晚上,老张看她神色不对,再三追问。李秀芹终于忍不住哭了:“我们付出这么多,为什么换不来一句好?”

老张沉默良久,突然说:“或许问题就在于我们付出太多了。”

次日,老张做了一个决定:停止每月补贴。李秀芹大惊:“那孩子们怎么办?”

“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老张异常坚决,“我们退休金就这些,得留点看病钱。”

第一个月,儿子打电话来委婉提醒:“妈,这个月还没转账...”

李秀芹按照老张教的回答:“家里钱紧,以后要靠你们自己了。”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匆匆挂断。

此后一个月,儿子家没人主动联系他们。李秀芹天天盯着手机,寝食难安。

转机出现在老张生日那天。往年儿子一家都会来吃饭,今年直到天黑都没消息。李秀芹对着冷清的一桌菜,眼泪在打转。

敲门声突然响起。门外站着儿子一家,小雅手里捧着蛋糕:“爸,生日快乐。最近...我们手头紧,只能买个小蛋糕。”

那顿晚饭吃得有些尴尬。临走时,小雅突然塞给李秀芹一个信封:“妈,这是...之前欠您的。以后我们会慢慢还。”

信封里是两千块钱,显然攒了很久。

李秀芹眼眶发热,把钱塞回小雅手里:“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小雅突然哭了:“对不起,妈。之前总觉得你们在施舍,现在才知道...”

那一刻,李秀芹突然明白了老张的话。当他们停止无限度地给予,付出才终于被看见。

如今老两口依然会去儿子家,但不再大包大揽。他们学会了敲门,学会了提前问“需要帮忙吗”,学会了说“不”。

有趣的是,关系反而改善了。小雅开始主动打电话,周末偶尔会带着孩子来看他们。虽然不再有巨额补贴,但多了真诚的关心。

有一天,小雅突然说:“妈,教我做葱油饼吧,您做的味道特别好。”

李秀芹揉着面,看着儿媳认真的侧脸,突然感慨万千。那条横亘在婆媳之间的缝隙依然存在,但终于有光照了进来。

她明白了,最好的关系不是单方面的倾其所有,而是彼此尊重,留有余地。先温暖自己,才能照亮他人。

窗外的阳光照在面团上,泛着温暖的光泽。婆媳俩相视一笑,面香弥漫整个厨房。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3604/3604109/1111051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