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7章 记忆锚点


日头正烈,将整片滩涂都晒得火辣辣的。

潺潺流水从众人身旁而过,比头顶的日头更火辣的,是数个烤架上的羊羔。

油脂金黄,顺着羊骨往下滴,落在炭火里“滋啦”作响,焦香混着肉香,飘得满场都是,连风都变得勾人起来。

“咕噜——”

县兵中,有人狠狠咽了一口口水,“好香啊......我不是没吃过烤羊,但今儿个这羊,好像格外的香。”

闻言,不管吃没吃过烤羊之人,都在点头附和。

“我感觉是佐料的原因,咱洒佐料之前,这羊都没这么香......”

众人看向桌上油纸包。

那一大包佐料,是沈府管事先前给他们的,说是大人亲自调配的佐料,其中不仅有花椒、干姜等常见佐料,更有茱萸、紫苏、薄荷在其中。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见这种烤羊佐料。

不得不说。

真香!

苏焱正咽着口水,便见古嬷嬷又端着托盘来了。

只见托盘上赫然放着三个罐子、两个碟子、一个小刷子。

古嬷嬷递出托盘,温声道:“苏总领,罐中是米酒、蜂蜜和胡麻油,大人说,每隔半刻,便用刷子蘸取这些佐料,给烤羊面上刷上一次;碟中的胡麻、花椒面、盐巴和葱花,待羊快烤熟之时再洒上。”

“胡、胡麻油?”苏焱小心翼翼接过托盘,生怕手抖,“这、这也太......靡费了,古管家,我们可以不用这个。”

胡麻,是近两年才在大周兴起的佐料。

在民间,更是有一句话广为流传——一勺胡麻油,一石大白米。

由此可见,胡麻油是多么珍贵之物。

而今日,每个烤架旁,竟都配了一罐胡麻油......

“大人说,诸位将士吃得开心便好。”古嬷嬷拿起刷子,蘸上胡麻油,往烤羊表面涂抹道:“苏总领,像这般涂抹便可,您来试试?”

苏焱顿了顿,用左手抓住右手腕,又用右手接过了软毛刷。

他动作极其缓慢,小心翼翼地,用刷头在油罐中轻点了一下。

古嬷嬷失笑:“苏总领,大人说了,今日真的不必替她省银子。”

胡麻油虽不便宜,但对如今的大人来说......

九牛一毛罢了。

想着,古嬷嬷抬起手,指向不远处的方子彦几人:“您看那边,府上的公子小姐们是如何刷的......”

苏焱转头,循着她手指看去——

“多刷点!得刷匀称了!”方子彦一边流哈喇子,一边对裴召祺说道:“召祺,我还是第一次吃胡麻油烤羊,得多刷点,烤入味儿,不然就白吃了!”

裴召祺浅浅一笑,又蘸了次油,将羊羔表面来回刷了一遍。

原本就金黄的烤羊,经油一裹,竟透出了几分透亮的琥珀色。

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在古嬷嬷鼓励的目光下,苏焱终于大方了一回。

炭火噼啪声,油水滋啦声,潺潺流水声,风吹垂柳声,嬉笑声,打闹声......

“可以吃了!快!切下来的第一块肉,要给大人!”

“沈姐姐,呼呼哈哈——好烫!但是好香!您快尝尝!”

“老师,吃块桃肉,解腻。”

“胡麻油烤羊真香!”

“我决定了,回同安县之后,我不养蛙了,我要开烤羊店!”

“今天!开心!”

如果有一天,你想记住一个特定的场景,可以将场景中的某个人选做记忆锚点。

只要你记住了她,便记住了当下,记住了今天,甚至今天的风往哪边吹,你也能一并记住。

县兵们吃着烤羊,喝着米酒,聊着闲天,看着坐在垂柳下的沈筝,选中了属于他们的记忆锚点。

......

日落时分,沈筝一行人踏上了回城的马车。

车轱辘碾过碎石路,夕阳将稻穗衬得微黄,闻着清新稻香,沈筝的酒也醒了好些。

余南姝已经睡着了,斜斜靠在她怀中,双手抓着她衣襟,口中喃喃:“米酒......好喝,还喝......”

沈筝闻言失笑,揉了揉她脑袋,“馋得哟......”

“沈姐姐。”余南姝又闭着眼唤了她一句,口齿略不清:“不、不分开......”

沈筝听得心头发软,手上动作愈发轻柔,“好,不分开,上哪儿都把南姝带着。”

崔衿音在旁假寐,闻言牙都要咬碎了。

闭眼思忖片刻后,她刻意加重了呼吸,身形僵硬地朝沈筝靠去。

沈筝肩上蓦然一沉。

再转头,嘴巴被崔衿音头上的钗子戳个正着。

看着崔衿音颤个不停的眼皮,沈筝帮她取下钗子,又笑着将她揽了过来,低声道:“原来这个也醉了,好好睡一觉吧。”

崔衿音原本不想睡的。

可这个怀抱太柔软,太温暖了。

马车颠着颠着,她竟真的睡着了。

......

戌时,沈府马车将梁复送到了东西坊。

马车离去后,梁复还没迈入坊中,便被一人拦住了去路。

“梁大人哟,老奴可算等到您了......”

借着灯光看清来人面容后,梁复一愣:“洪公公,你怎么......”

陛下跟前的人,跑到东西坊来作甚?

莫不是之前那副眼镜摔碎了,来换新的?

洪公公朝他一笑,做了个“请”的手势,“老奴来请大人入宫。”

“入宫?”梁复心中疑虑更甚,一边朝马车走去,一边问道:“洪公公,可是陛下有何吩咐?”

洪公公看着他上了车,才道:“一件小事罢了,大人到了自会知晓。”

见从洪公公口中探不出什么,梁复收起了打探的心思。

但一路上他都在想,到底有何事......值得天子亲自召见他?

思来想去后,直觉告诉他,此事或许与沈筝有关。

......

今夜的沈府灯火通明。

子时,古嬷嬷端着温好的枣茶走进了书房。

“大人,所有行李都已清点妥当,可要此时送往码头?”

沈筝停笔,抬头道:“若船都停好了,便将东西都送过去吧。”

此次返程同安县,沈筝和府上众人依旧乘坐楼船,而数百同安县兵,则乘坐第五家的大型福船。

福船吃水深、船体重,大多时候,行进速度都比不上楼船,故此次返程,沈筝约莫要比县兵们先七八日到。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3708/3708100/4415235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