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挖红薯苗
从练兵场离开后,沈筝直接去了嘉禾圃。
她选了约四千定植株,连株带土一起移栽回同安县。
四千定植株听起来很多,实则培育这些定植株,只用了不到四十斤薯种。
红薯这种高产作物便是如此。
此时的薯苗早已褪去了初见时的单薄,紫褐色的茎秆像细筷子,舒张的叶片如婴儿巴掌,一眼繁茂。
“沈大人,您要不......再多带些走吧?”望着眼前延绵的苗田,曲老农师忍痛说了违心话。
“您老若不愿说,便莫说了。”沈筝蹲下身,摸着毛绒绒的薯叶,笑道:“您老也知道,本官回同安县一路舟车,这些小家伙不一定承受得住,就说路上的损耗,您难道不心疼?”
曲老农师心口抽了抽。
心疼。
怎么能不心疼呢。
就说沈大人准备带走的这四千定植株,他想着都心疼。
可......
“尚书大人说了,您只要不将地里的苗子薅完,怎么着都成......”
沈筝抿唇一笑。
季本昌这是还不知道红薯的好呢。
待到收获之日,看他还能不能说出如此豪迈的话。
“就这些,够了。”她道:“本官带这些回去,就是想给百姓看个新鲜,顺带为明年留些优种。”
曲老农师悄悄松了口气,问道:“沈大人,您明日便出发吗?近来田里离不得人,下官......可能无法来相送了。”
“明日还有些事,得后日才能出发。”沈筝往嘉禾圃门口走去,“离京本就不是什么大事,您忙便是,不必相送。待本官下次回京,再来与您探讨农技。”
闻言,曲老农师微愣。
如今的沈大人已是四品协理,却仍愿意与他们这些农师探讨.......
如此胸怀,真是令人喟叹。
他深深行了一礼,道:“如此,便祝沈大人一帆风顺,万事顺遂。”
望着田里繁茂的薯苗,沈筝笑着回礼:“那本官,便祝您老明年育出的苗,比今年更壮,明年种下的种籽,比往年更丰。”
微风袭来,薯叶摇曳,似是告别。
马车驶离嘉禾圃之时,申管事赶着车追了出来。
“沈大人,还请您稍等!”
他跳下车板,指着车上陶瓮,神色略微紧张:“沈大人,这、这些都是今年五月黄的新种,是圃里的一点心意,还望您能收下,莫要嫌弃......”
“五月黄?”看着那些陶瓮,沈筝竟有些恍然。
“正是五月黄!”申管事抱起一个陶瓮,面带感激:“若非是您教了圃里新的除虫法子,今年的五月黄,定留不了这么多豆种。小的想感谢您,也征得了大人们同意,却一直找不到机会。听闻您要回同安县了,这些豆种......还望您能收下。”
五月黄可是好豆子。
可以说,能在户部公田种植的作物,就没有差的。
看着那些陶瓮,沈筝想起了同安百姓的笑脸。
多带点小玩意儿回去,还能逗他们开心,想想也挺不错的。
“如此,便多谢申管事了。”她抬手唤车夫搬陶瓮。
申管事笑容不再忐忑,连忙上前帮忙,“小的来搬!”
打嘉禾圃离开后,沈筝又去了一趟印坊。
刑部书册的印绘,已经到了收尾阶段,但坊内没人敢松懈。
这是一场硬仗,不仅关乎印坊的能力,更涉及到沈筝的声誉,故众人都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
沈筝并未出声打扰,在门口看了一会儿便悄然离去。
离去之前,她还让车夫跑了一趟附近食摊子。
她自掏腰包,请了印坊众人“喝下午茶”——一碗豆腐脑,一个肉炊饼,虽称不上美味,但好赖能填填肚子。
回沈府后,她便收拾起了行李。
落日时分,佩玉几人陆续赶回,向她禀报起近来营生情况。
......
离京前一日,辰时。
沈筝刚踏出房门,便被余南姝和崔衿音“摁”住了。
看着沈筝身上的素色常服,余南姝脸上写满“我就知道”四个字。
她围着沈筝转了一圈,摸着下巴道:“沈姐姐,今日可是咱沈府的大日子,您如此穿可不行。”
“不行?”
沈筝低头看了一眼。
干净,整洁,板正。
“怎么不行?”她顶着晨光问道。
“您穿得太简单啦!”余南姝跟变戏法似的,抱来几套成衣,双眸亮亮地望着她,“沈姐姐,这些是我近来给您做的衣裳,您就赏赏脸,选一套换上可好?”
晨光斜斜扫过廊下,尘埃在光影中跳跃,她怀中衣裳在日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银灰色、月白色、黛青色、烟霞色、墨织银色......
共五套成衣,都是沈筝平素喜欢的颜色。
“这也太多了。”沈筝手指拂过衣料,感受着那柔软触感,她认真道:“谢谢你南姝,我衣橱中的衣裳,几乎全都是你亲手做的。”
余南姝抿嘴偷笑,将那些成衣往她怀中一塞,“我就乐意给您做衣裳!沈姐姐,您快进去吧,选一套换上后,咱就出发!摘果子,吃烤羊......方子彦都念叨好几日了!”
今日的崔衿音也格外有眼力见,转身就帮沈筝推开了房门。
关门之时,还悄悄附上一句:“老师,我觉得墨织银那套好看,像游历江湖的女侠!”
恰好,沈筝也正想尝试这套衣裳。
换好出房门,余南姝的夸赞就跟溯河水似的,滔滔不绝。
一会儿夸沈筝是衣架子,一会儿夸自己心灵手巧,夸得上头之时,甚至连崔衿音都得了两句夸。
辰时四刻,沈筝带着余南姝等人登上马车,往庄子赶去。
天子赏赐的庄子在北郊,因有溪流从庄内穿过,且庄内多柳树,故庄子名为“溪柳庄”。
从沈府乘车过去,约莫需要大半个时辰。
而这次去庄子上游玩,也算得上一次“团建”。
参加此次“团建”的,除了沈府众人,还有在庄上等候出发回县的同安县兵。
余时章忙着和第五纳正交接印坊活计,实在没空前来,沈行简和梁复倒是都能赶去。
而此次“团建”的内容,其实也很简单——摘果子,烤全羊。
只要让大家玩得尽兴、吃得舒心, 那今日,便是一次成功的“团建”。
……
溪柳庄。
天光还没大亮之时,庄子上就闹开了锅。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3708/3708107/4424255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