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 第1286章 争的头破血流

第1286章 争的头破血流


还不等杜荷站起来领命,李承乾接着说道:“新朝施行的政策颇多,《贞观律》已经不能满足新朝的运行,韩王你还要组织官吏修《鸿蒙律》。”

“修国史和修律法,由你全权负责!”

新帝登基要做的事情,除了大封群臣外,就是监修国史和修改律法。

国史绝非单纯的历史记载,而是承载天命传承、皇权合法性与治世经验的核心载体,也是彰显以史为鉴的理念。

至于修改律法,也是为了巩固新朝政权的权威。

在文武百官的瞩目下,杜荷站起来行礼道。

“臣遵旨!”

一众文臣目光灼灼地看着杜荷,他们的心思再次变得活络起来。

修国史和修律法乃是他们能立下的巨大功绩,甚至还能获得爵位的赏赐,若是能给韩王选中就好了!

“嗯。”

李承乾微微点了点头,他接着下令道:“李绩,侯君集,天竺诸国已经彻底沦为我们大唐的疆域,当前不着急设新州郡,你们要派人去天竺国种植粮食!”

“天竺和西突厥,将是大军西征的重要粮仓!”

顿了顿。

李承乾接着说道:“除了屯田外,还要在天竺疆域内大修官道,方便粮草输运以及大军行军。”

“投降大唐的上百万天竺子民,你们可随意差遣。”

去年杜荷率领30万大军征伐天竺的时候,便存在因为粮道过长,而没办法及时输送粮草的事。

而天竺挨着迦毕试国、漕矩吒国和健驮逻国等沙漠国家,吐火罗挨着波斯萨珊王朝和可萨汗国等。

大军席卷天下的时候,可从这两块疆域出兵。

侯君集和李绩一起站起来应道。

“臣遵旨!”

“还请陛下放心,我等一定会在天竺多屯田,确保百万大军的粮草!”

现在戍守西突厥疆域的官吏,他们在那边囤了不少粮食。

有了在西突厥屯田的成功经验,在土地肥沃的天竺国屯田,并不是什么难事。

商议完正事。

李承乾站起来说道:“诸位爱卿,兵工厂今日起正式接受预定,诸位可带钱去枢密院购买兵甲器械。”

“你们都放宽心,兵工厂给你们提供的兵器,肯定比将来的对手要好!”

“退朝。”

在文武百官的恭送声下,李承乾大步离开太极殿。

一众官吏和藩王,他们纷纷把杜荷围上,他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话。

杜荷听到耳朵里嗡嗡作响,他们说的话压根就听不清楚。

“停!”

杜荷大喊一声,等他们安静下来后,他指着太极殿门口的方向说道。

“负责兵工厂的人是马周和裴行俭,他们已经先一步去枢密院,你们赶紧派人带钱去下定。”

“除了下定兵器,你们还得提前准备好3000名民兵的名单,然后拿去兵部报备。”

“陛下只给前50个名额,错过了可就没机会了!”

李承乾之所以选择在朝廷上宣布这件事,那就是他希望这50个名额被这些官吏背后的世家拿到。

后续把这些官吏封为诸侯王,他们的家族为封地的王族,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众官吏听到杜荷的话,他们的心里一惊。

“什么!”

“还要去兵部报备?”

一众官吏和藩王没有丝毫的犹豫,他们纷纷朝太极殿外狂奔而去。

随着围观人群的离开,杜荷发现宽阔的太极殿内,仅剩大哥杜构和三弟杜爱同两人。

杜构迎上来说道:“二弟,你已经晋升为韩王,而我跟老三又被封为州牧,此等大事理应告知爹娘。”

“你今晚若是有空,就带妻儿回莱国公府。”

“老三过几天就要去并州赴任,以后您也要去封地就藩,我们兄弟相聚的时间可不多。”

作为大哥,杜构一手把杜荷和杜爱同带大,没想到二弟这么有出息,竟然把他们兄弟都提拔到州牧的高位。

虽然他们现在还未被封王,他们相信等陛下一统天下之时,他们也会获得封地。

甚至他们兄弟三人和父亲,都能进凌烟阁。

杜荷微笑着说道:“大哥,我把事情安排下去,便没什么事情可做。”

“今天晚上我把妻妾和一帮混小子,都带回家祭祖。”

兄弟三人又聊了片刻,这才先后离开太极殿。

等杜荷回到枢密院大门口时,发现里面传来一阵巨大的吵闹声。

“许敬宗你什么身份?敢排在本王的前面!滚一边去!”

“裴大同,你别仗着自己的儿子裴炎是兵工厂的厂长,就以为自己能排在本王前面?”

“杨岑,你们弘农杨氏还能凑齐3000民兵么?就敢过来购买兵甲?”

“都让一让,让荆王先交钱!”

“...”

杜荷探头往里面看了一眼,发现那帮官吏和藩王正争着交钱买兵甲器械,甚至那帮藩王还跟一众官吏大打出手。

他微微摇了摇头,随后快步离开此地。

盏茶功夫后。

杜荷去到尚书省,他找了一间僻静的办公房,随后思索修国史和修律法的人选。

这些活交给马周、裴行俭、上官仪和高季辅等人最为合适,可他们这帮人全都身兼数职,没办法让他们再分心。

临近下值之时,许敬宗敲门走了进来,他一脸谄媚行礼。

“参见韩王。”

杜荷微笑着说道:“许尚书,这段时间有诸多祭祀之事,你不在礼部主持政务的推行,跑来尚书省干什么?”

别看许敬宗遭受百官唾弃,这老小子的能耐可不小。

许敬宗学识渊博,尤擅骈文和诏令写作,文辞兼具典雅庄重和气势磅礴。

他写的文书,甚至比马周还要好上许多。

让他起草朝廷重要诏令、军国大事和祭祀的文书,他一般都不会掉链子。

许敬宗恭敬道:“回韩王,臣此前参与《武德实录》和《贞观实录》的纂写,特毛遂自荐跟随韩王您修贞观国史。”

“臣虽不能追随韩王您老人家南征北战,但臣可成为您的御用墨客。”

呵呵。

这货说话倒是一套一套。

杜荷摇了摇头道:“许尚书,你此前修国史,因为和封德彝有过节,而大肆强加封德彝的罪恶。”

“你把女儿嫁给左监门大将军钱九陇,你私自把钱九陇的功绩拔高,还将他的家族描述成为顶级门阀。”

“你修国史曲直不正,本王如何能用你?”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3709/3709403/4312870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