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5章
毕自肃认真的想了想,躬身道:“启奏陛下,辽东这两年的地情倒是还好,并不像山陕那般严重。”
“首先就是辽东的人口,相比关内要少的多, 对水的消耗没那么大。”
“其次,臣遍观史书,辽东那地方,自古以来就很少出现旱情。”
“尤其是辽南那地方,和登莱一样,历年的雨水都要高于北直隶和西北等地,或许是因为两地都是三面环海的原因吧。”
毕自肃说得这些,倒都有几分道理。
待其说完后,朱由检点点头道:“不管辽东往后的雨量怎么样,至少地广人稀是没错的。”
“既然,关内的气候不容乐观,那朝廷就继续加大对辽东的移民力度。”
“不只是辽东,甚至是奴儿干都司,只要是适合居住,适合耕种的地方,都可以敞开移民。”
“还是按照之前那般,每人赐予百亩之地,赐予他们耕牛和农具、种子。”
视线看向郭允厚,朱由检开口问道:“户部那边没有什么问题吧?”
郭允厚也知道事关重大,倒是没有再哭穷,而是郑重施礼道:“户部会尽量筹措。”
宋应星也站出来道:“工部也会抓紧时间打造各式农具。”
他话音未落,毕自肃就开口了:“宋部堂,科学院之前送到辽南的蒸汽机车很是有用,如果可能的话,下官希望工部能够多多打造一些。”
“关外和关内不一样,关外的耕地都是连成片的,数量庞大,地势平坦,用蒸汽机来耕种最是合适。”
宋应星苦笑道:“毕抚台,蒸汽机工坊现在的产量着实有限,每台蒸汽机都需要高级工匠手工打造,一年顶多就是两三百台的产量,就算是全划拨给辽东,那也是杯水车薪。”
见毕自肃想要开口,宋应星又忙道:“这两三百台蒸汽机,不能全部划拨给辽东,各地工坊、铁路司、船厂都需要。”
“五十!科学院只需要每年给辽东五十台蒸汽拖拉机就可以!”
毕自肃还是想争取一下。
宋应星没有答话,而是转头看向了朱由检。
“宋卿,蒸汽机工坊那边,能不能再加大产量?”
“回陛下,高级工匠的数量是有限的,就算是采用了分工续作的生产模式,每年的产量也就这么多。”
“不过,工坊正在大力培养各工序的工匠,但短时间内也很难提高产量。”
(解释一下,按照陕西师范大学《气候和农业经济因素下后金(清)的崛起》中所说,明末的小冰河期,对关内的影响就是比关外大的多,辽东长期内,都是出于湿润状态。)
朱由检又问道:“那工坊最多能够给辽东划拨多少台蒸汽拖拉机?”
宋应星想了想道:“最多二十台,再多了,臣也没办法。”
“那就二十台!”
朱由检一锤定音。
毕自肃正想再争取争取,却听朱由检又道:“这些蒸汽拖拉机也不能白送,辽东得出钱。”
“这笔钱不是朕要,也不是工部和科学院要的,而是要给那些工坊,给那些匠人,给王徵他们。”
凭白调拨这种事儿,朱由检可不会干,那样只会打击工坊和匠人,以及研发人员的积极性。
没有好处的事儿,谁会干?
毕自肃苦着脸道:“陛下,朝廷已经免除了辽东三年的赋税,今年正好是第三年,辽东所有的一应开支,全都来自户部等衙门的划拨,崇祯八年的预算已经上报,辽东着实没有这笔款项。”
“去银行借贷,正好你大兄总掌大明银行。”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014/4014751/2283557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