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直播:哥姐太多怎么办 > 第581章

第581章


他起身从兜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装着饱满的毛豆籽,褐色的豆粒泛着油光,和阿婆当年留下的种子一模一样。

孩子接过布包,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又跑去看老槐树上的槐果。他踮着脚够了半天,终于把槐果摘下来,举到我面前:“妈妈,这个可以做项链吗?太奶奶会不会喜欢?”我笑着点头,帮他把槐果串成一串,挂在他脖子上,“太奶奶肯定喜欢,就像喜欢你给她系的小铃铛一样。”

我们坐在老槐树下,王奶奶端来刚煮好的槐叶水,还放了几颗冰糖。“你阿婆当年就这么煮,说秋天喝着暖胃。”我抿了一口,温热的水带着槐叶的清香,顺着喉咙滑下去,暖到了心里。孩子也捧着小碗喝着,小脸上沾了点水渍,像极了当年的我——每次喝槐叶水,都要把碗底的冰糖舔得干干净净。

临走时,老街坊们又往我们兜里塞了些东西:张婶给的自家腌的咸菜,赵叔种的萝卜,还有王奶奶晒的干菜。孩子的小书包被塞得鼓鼓囊囊,他拉着我的手说:“妈妈,老巷的人真好,就像太奶奶一样。”我摸了摸他的头,望着巷口的老槐树,忽然明白,阿婆的爱从来不是独属于我们的,它早已化作老巷里的烟火气,融入了每一个人的善意里,伴着槐树叶的沙沙声,岁岁年年,从未消散。

巷口的老槐树(再续)

返程时,孩子攥着槐果项链,趴在车窗上望着老巷渐渐远去,忽然回头问我:“妈妈,太奶奶是不是也藏在老街坊的笑容里呀?”我心头一暖,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是啊,就像老槐树把根扎在巷子里,太奶奶的爱也扎在每个人心里了。”

到家后,我把老街坊给的毛豆籽倒进阿婆留下的陶瓷罐里,罐身上“岁岁平安”的青花纹路早已被岁月磨得模糊,却依旧透着温润的光。孩子非要帮我盖盖子,小手抓着木塞使劲往下按,脸憋得通红,最后还是我轻轻一拧才盖紧。他盯着罐子看了半天,突然说:“妈妈,我们把这个罐子放在厨房挂钩上吧,和槐树叶、槐花瓣做邻居。”我笑着应允,将罐子挂在蓝布包旁边,三个物件挨在一起,像是在低声诉说着老巷的故事。

转眼到了冬至,天气愈发寒冷。我翻出阿婆织的那件旧毛衣,打算给孩子改成小背心。拆线时,手指被细小的毛线刺得发痒,却忽然摸到毛衣下摆里藏着个小小的布包——打开一看,竟是几颗干瘪的槐籽,还有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是阿婆歪歪扭扭的字:“囡囡说喜欢槐树,留些籽,等春天种。”原来当年我随口说的一句话,阿婆竟记了这么久。

我拿着纸条蹲在地上,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孩子跑过来,用小手擦掉我的眼泪:“妈妈,你怎么哭了?是不是太奶奶的字不好看呀?”我摇摇头,把他抱进怀里,指着纸条上的字说:“太奶奶是想告诉我们,要记得把槐树的种子种下去,让爱一直长下去。”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从兜里掏出一颗槐果,塞进我手里:“那我们把太奶奶的槐籽和我的槐果一起种,明年就能长出好多小槐树啦。”

第二天,我们带着槐籽和槐果,再次来到老巷。李爷爷已经帮我们在老槐树旁边挖好了小坑,王奶奶还拿来了腐熟的草木灰,说这样种子长得快。孩子亲手把槐籽和槐果放进坑里,盖土时格外小心,生怕碰坏了种子。“小槐树,你要快点长大呀,等你长高了,我就来给你浇水、捡落叶。”他对着小土坑轻声说道,阳光洒在他脸上,像极了当年阿婆对着刚种下的槐树苗说话的模样。

种完树,我们坐在老槐树下晒太阳。王奶奶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说冬至要吃汤圆,团团圆圆。孩子捧着碗,小口小口地吃着,忽然抬头说:“奶奶,汤圆的甜味,和太奶奶布包里的槐叶香一样。”王奶奶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是啊,都是心里暖烘烘的味道。”

风轻轻吹过,老槐树的枝桠晃了晃,像是在回应我们的对话。我望着巷口来来往往的人影,看着孩子和老街坊们说笑的模样,忽然明白,阿婆从未离开。她藏在每一粒槐籽里,藏在每一口汤圆里,藏在老街坊的善意里,藏在孩子纯真的笑容里。只要我们记得这份温暖,老槐树就会永远挺立在巷口,阿婆的爱也会伴着岁月,一年又一年,温暖着每一个春夏秋冬。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025/4025795/2307522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