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柳仙儿的礼
王贤带着一千精兵,带着师妹花满天去迎战蛮族大军。
大将军按照王贤的定下的计谋,在城外督工,跟着数万大军,不敢有丝毫懈怠。
所有人都知道时间紧迫,蛮族大军随时都会杀到跟前。
五万大军分成两拨人马,日夜不停。
皇城里的龙清梅因为刚刚破境,听了李大路的话,忍住没有去找王贤。
在百花楼里做起了半个掌柜,替花满天看着这座楼子。
福伯安安静静在自己的小院,听不到院外的风霜雨雪,因为王贤不要他去听。
李大路没有回书院,而是拎着扫帚在王府的院子里扫雪。
离王府不远的唐家别院里,西门听花在风中练剑,得知王贤上了战场,眼下的他帮不上忙,却不敢在修行上偷懒。
只盼着王贤哪天回来,帮他恢复到断龙山上的境界。
唐青玉将青州发了生一幕,一五一十跟妹妹唠叨了两天还没完,念念不忘找王贤报仇,至少也得把财坊的损失讨回来。
唐十三柔肠百结,他知道王贤的脾气。
眼下的王贤既然上了战场,哪里还有人间这些荣华富贵?
五万大军面对蛮族十万铁骑,将士们流血流泪,哪里像自家长不大的老姐,心里要么装着男人,要么装着钱财。
她真的没想到,这女人还没跟西门听花怀上宝宝,人就变傻了。
只有柳仙儿最聪明,明明借住在唐家的别院,却早早敲开了王府的大门,守在花厅里,跟李大路这个正牌先生讨教。
好在李大路承了先生的衣钵,有教无类。
给小姑娘搬来一张椅子,让她坐着上面捧着一本《礼记》读诵。
这卷古老的儒家十三经之一,是先生当初收下李大路这个弟子后,教他的第一卷道理。
世间也只有先生能够将这么艰深晦涩的圣贤心血,当年深入浅出地传给李大路。
这才有了李大路遇到王贤之后,明明可以下山,却宁愿待在书院树下一边挣那永远挣不够的回家路费。
一边从先生教的道理中,揣摩圣人的心意。
眼见师弟不惜在小姑娘身上花费心血,李大路自然也不介意教柳仙儿一些圣人之道。
盼着小姑娘长大之后,能跟世人讲一讲道理,而不是像姐姐柳飘飘那样,总想着用拳头服人。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坐在花厅里,小姑娘一字一句读诵手中的《礼记》。
顿时感觉到,自己以前跟老师学的那些知识,简直是鸡毛蒜皮的学问。
眼下的她只能是一知半解,在李大路没有教她之前,不敢往深处想。
只盼着先生扫完了雪,过来教她。
一时间四顾茫然,头脑发胀,如云里雾里,找不到一处安身之地。
读了曲礼上部,不得不合上书卷。
想了想,取出自己的秀剑想要去院子里舞一通,这才发现先生还在扫雪。
小姑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错觉,心道先生一边扫,天上的雪花一边缓缓落下,这不是跟没扫一样?
费那力气做什么?
只是,眼见先生扫得仔细,小姑娘只是在心里揣测,不敢出声打断。
扫雪的李大路眼见小姑娘欲说还休的模样,也不着急。
当初自己被昆仑剑宗的长老所伤,生死未知之际,还是师弟王贤救了他。
最后白先生在断龙山上遇险,他却爱莫能助。
这事一进在他的心里,算是一件抹不去的阴影。
眼下倒好,一个跟师弟有些缘份的柳仙儿来到王府,他倒是可以教教小姑娘一些天地之道。
就像师弟在南疆替小姑娘淬体,闻道,破境一样。
原来先生就是春风,能一夜化雨滋润一颗深埋在地下的种子,也是一件愉悦的事情。
谁知柳仙儿捏着一把剑,却想着没有踪影的王贤。
心里一团乱麻。
难怪当初姐姐急匆匆带着她离开,原来是怕王贤也跟眼前的先生一样,让她捧着一本书,每天念诵一个时辰不成?
一想到蛮族十万大军,小姑娘眉头皱了起来。
像是突然想起一事,跟低头扫地的李大路问道:“先生,王贤哥哥一个人,能应付蛮族的十万大军吗?”
“我听姐姐说先生也很厉害,要不要仙儿跟你一起,喊上唐十三和孟小楼,还有天圣宗的那些家伙,百花楼的姐姐,一起去战场,岂不更好?”
李大路一愣,他没想到小姑娘的一颗心,已经飞去了战场之上。
果然,先生说见贤思齐。
看来师弟至少在柳仙儿面前,是认真做起了先生。
将积雪扫到桃树下堆着,收了扫帚。
回到花厅前坐下,淡淡一笑:“师弟未雨绸缪,应该有退敌之策......我这个师兄,暂时要替他看家,看着小仙儿。”
小姑娘想着姐姐一说起王贤,就是一副不冷不热的模样。
忍不住嚷嚷道:“仙儿已经很厉害了,可以跟先生一起上战场。”
李大路一边烧水煮茶,一边想着,如何让眼前的少女明白书院所持的道理。
无奈沉默半晌,才发现自己在一个心思干净的少女面前竟然嘴拙了。
竟然无法如先生当年对王贤那样,不出手救自己。
即便不说太多的道理,师兄也能明白先生的苦衷。
而眼下的他,显然无法跟小姑娘解释何为圣人不救的道理。
直到一壶茶煮好,两人捧着一杯热茶发了好一会的呆之后。
才笑道:“师弟是皇朝的镇西王爷,我只是书院的先生,不到最后一刻,书院不会入世,也不会干预皇朝大小事务。”
柳仙儿虽然不是很明白,依旧点了点头。
说道:“先生,我想跟你去书院。”
李大路摇摇头:“现在还不行,至少要等师弟凯旋,我才会回书院。”
闻言,小姑娘一脸震惊之色。
好像终于想起了姐姐跟她说的一些话,看来蛮族十年大军,果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否则,姐姐也不会带着她来金陵皇城看热闹了。
就在小姑娘捧着一杯茶发呆的时候。
管家无用带着两人走了进来,来人还没进花厅,便远远嚷嚷道:“大路师兄,我想死你了!我兄弟王贤呢,他人呢?”
李大路闻言,禁不住露出一抹会心的笑容。
多年不见,被白老头拐去天圣宗的宋天,竟然也来了皇城。
还没等他开始,柳仙儿看着身着白袍的李天,故意问道:“你是谁?”
在小姑娘眼里的宋天,就是一个渣渣。
不对,应该说,她柳仙儿的眼里只有两个厉害的人。
一个是王贤,一个是她的姐姐柳飘飘。
甚至连眼前的先生李大路都算不上,姐姐说李先生知圣人之道,让她过来学一些道理。
却不是指望着先生能令她闻道破境,或者教她几招厉害的剑法。
“进来坐吧。”
李大路跟面前的小姑娘介绍道:“宋天算曾经也是我的师弟,后来去了天圣宗。”
说完又指着小姑娘说道:“这是东海飞云岛的柳仙儿......”
李天瞪了小姑娘一眼,却靠着李大路坐下。
将拎来的礼盒搁在桌上,嘿嘿笑道:“这是从天山带的一些山货,没想到师兄也在。”
白雪过来拉着柳仙作的小手,晃了晃:“仙儿,你姐姐呢?王贤呢?”
柳仙儿撇了撇嘴,说道:“姐姐在隔壁不远处的唐家别院,王贤哥哥上了战场,不对,他现在是镇南王爷了。”
然后敲了敲李天的脑袋:“以后要管王贤哥哥叫王爷,记住了!”
宋天一声怪叫:“我记住了。”
说完笑着转头望向李大路,轻声说道:“我们跟仙儿在东海相遇,约好了要在春天,来皇城看一出大戏。”
跟着先生读了两天圣人书,柳仙儿也明白了一些人间的道理。
看着宋天一脸坏笑,不由得大怒:“王爷为国为民上了战场,你竟然来皇城看戏,宋天,你还是不是男人?”
白雪跟柳飘飘一样,出世之人,哪有什么家国的概念?
一听柳仙儿的怒斥,瞬间也呆住了。
李大路往两人杯里倒上热茶,解释道:“圣人有一说天地君亲师,就好比家国天下众人,天圣宗远在天山,心里自然装不下区区一座皇城。”
白雪闻言,一时间蛾眉紧皱。
试图想从爹娘,爷爷的教的一些道理中,找出李大路这一番话的出处。
只是脑子转了又转,竟然绝望了。
一时间只好怔怔地看着面前的宋天,竟是一个字都不敢说了。
宋天前一刻还感觉这是师兄在诉苦,只不过,下一刻却猛然一惊。
电光石火之间,猛然回忆起当年先生在学堂里教自己的那些道理。
一时间也呆住了。
难道自己去了天圣宗错了?一门心思只想修行,破境,却把圣人之道,人间之道扔在了脑袋后面。
如此,再过几年,自己会不会跟天圣宗的那些长老一样冷血无情?
难道师兄已经穿自己的心思?
难不成几年没见,书院失去了先生,李大路真的继承了先生的衣钵,成了儒家君子?
书院的圣人?
如果是,下一次自己犯浑,在书院里犯了错,眼前的师兄会不会一巴掌拍死自己?
一时间,如老僧顿悟,宋天和白雪齐齐呆住了。
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柳仙儿一看先生只是一番话,就把两人快憋死了,不由得解气。
想了想,鼓足勇气问道:“先生,为何仙儿读书的时候,前一刻明明还记住了一些句子,可是一转眼,又把它们忘记了......”
李大路闻言,微微一惊。
看着眼前的少女,眼里流露出一丝赞赏的神情。
这位当世唯一的准圣,喝了一口茶,笑道:“佛家有时候说坐忘,道门又说是观其形,明其义。儒家则是,文字在书本上,道理却在你的心里。”
小姑娘闻言,只觉得头大。
摇摇头:“这样不行,要是王贤连十万大军都打退了,仙儿连一卷礼记都记不住,他肯定会骂我的白痴。”
“不行,仙儿要跟先生一样,多读书,明白世间的道理。”
说着,说着,小姑娘嗓音越来越低。
就好像战场上的王贤正看着她笑,以至于声音细若蚊蚁,连她自己都听不见了。
李大路笑道:“不怕,仙儿先不要知其义,每天读上三遍,将这一个个文字烙印在你的脑海,长大了,再去想其中的道理。”
柳仙儿闻言,笑了:“谢谢先生。”
李大路指着面前两个顿悟的家伙,笑了笑:“宋天也曾是我师弟,也曾读了圣人书,只是去了天圣宗,就把书本扔了。”
“啊?”
柳仙儿瞬间顿时明白了一些道理,原本在先生眼里,读书跟练剑比起来,更重要。
突然之间,她想看看面前讲圣人道理的先生,能不能打赢不讲道理的姐姐。
李大路不知道小姑娘心里想什么,只是想着如何让宋天,将扔掉的书再捡回来读。
就在这时,眉梢突然一跳。
抬头望向王府院外。
只见烟雨蒙蒙的湖畔,有一个陌生的白衣女子,缓缓而来......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039/4039053/2237442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