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大乾最狂驸马爷全文小说 > 848、无声之处的老辣!

848、无声之处的老辣!


元祥来了有一会儿了,但是看到顾道给陛下讲道理,他就没有过来。

顾公这个方法好,用最直观的办法,告诉陛下,什么才是好皇帝。

“元公公是来接陛下的么?”

顾道讲完了道理,给三个孩子一人买了一根糖葫芦,这才接待元祥。

“陛下难得有时间跟顾公亲近,奴婢可不敢打扰,是太后有事征求顾公意见。”

元祥笑着说道。

顾道心中明镜一样,肯定是账册的事情。

没到手之前惦记,到了手之后才发现,这东西是个烫手的粘糕,还甩不掉。

“哦,什么事还用元公公亲自跑一趟?”

心中知道,表面也要当做不知,这时候显摆自己的先见之明就是傻子。

“太后娘娘吩咐了,账册跟公爷您遇刺案子连着,如何处置还是想先听听您的建议。”

“不知道顾公有什么想法没有?”

元祥问道。

“哎呀……”

顾道假装叹气,为难地挠了挠额头。

“这些账册抄了就想交给太后的,但是现在想来,牵扯太多了。”

“而陛下登基,朝政需要稳定,臣建议太后,不如当着群臣的面,一把火烧了算了。”

顾道说道。

元祥眉头一挑,他本能地觉得,这里面有事儿。

但是想不明白,又不能问,只能藏在心里,表面上云淡风轻。

“如此,老奴就不打扰陛下和顾公雅兴,这就回去禀告太后娘娘。”

元祥说着要走。

“姐夫,我牙掉了……”

突然小皇帝张着嘴,跟顾道喊道。

顾道一看,小皇帝的一颗牙,粘在糖葫芦上,嘴里已经全是血了。

这要是在宫里,估计马上传太医了,周围的宫女太监都得战战兢兢小仙女伺候。

龙体有伤还了得。

“我看看……”

顾道捏着小皇帝的下巴,看了看他的牙床。

“没事儿,新牙齿露头了,平时别舔就行,不耽误吃糖葫芦,继续吧!”

顾道说着,把小皇帝的牙齿从糖葫芦上拔下来,让他继续吃。

“好嘞……”

小皇帝很听话,抓着糖葫芦继续啃。

元祥看看小凡子,小凡子已经麻了,这算啥,见多了也就习惯了。

顾道抬手就要把牙齿扔到了房顶上。

吓得元祥尖叫。

“公爷,您这是为何?”

皇帝掉牙,那可是大事件,这牙齿要放在特定的盒子收藏,妥善保存的。

“掉了下牙,扔房顶啊。”

顾道奇怪地问道。

“公爷,您把龙牙交给老奴,这是要记录在案的,还要妥善保存,不能扔房顶……”

元祥赶紧双手捧着,接过了顾道手中的龙牙。

御书房内。

“太后,佛门在地方势力盘根错节,想要单纯靠地方衙门解决,不现实。”

“而且此事也非一日之功,臣建议把陆端调回来。”

袁琮说道。

李渠作为重臣多年,定力自然没得说,但此时内心也有点七上八下。

看似无意地捋着胡子,实际上注意力都在太后身上。

“陆端?”

太后蹙眉想了一下。

“袁公的意思,是想用世家的力量,来对付佛门在地方的盘踞?”

“太后英明。”

袁琮说道。

太后低头想了想,作为陪伴太上皇几十年的人,她对大乾朝政理解得太深了。

世家养肥了是狼,就像当年,世家曾经叫嚣要与皇族共治天下。

以至于丈夫跟世家斗了二十年,到了北伐北狄的时候,才找到了平衡点。

但是没有世家也不行。

如果世家力量还如当年鼎盛,佛门不会有今天的这样头疼的现状。

而且大乾朝堂的力量已经失衡,扶持一下世家,可以遏制佛门,同时均衡朝堂力量。

“好,那就让陆端回来,而且此他征讨南方有功,一定要重用。”

太后说道。

“臣赞同,礼部尚书空了太久,臣建议,以陆端权知礼部尚书。”

李渠开口说道。

计划已经慢慢的实现,腾笼换鸟,现在笼子空了,自己能不能接替陆端去江南?

等等,糟了!

李渠高兴的念头刚刚兴起,就瞬间转化成担心。

因为顾道不在现场。

江南之战是顾道打的,他的推荐几乎就是一锤定音,可是他此时不在这里。

万一太后脑袋一热,突然决定一个人选?

“那江南怎么办?”

“陆端回来了,需不需要文臣?郑克宁一个人在那里,全权镇抚可以么?”

果然,太后提出这个疑问。

袁琮没有立即开口,这件事顾道跟他说过计划,他自然知道要推李渠。

不过不能立即开口,好像早有预谋一样。

他想了一会儿,自言自语地说道。

“郑克宁一个人不行,臣觉得,还需要一个有威望,老成持重之人镇抚。”

李渠呼吸都沉重了,但是他稳得住,假装做出思考的样子。

“袁公说的有理,可是谁能胜任?”

太后皱眉问道。

“绍康城毕竟是一国都城,分量轻了不行,也就只能在朝中几位重臣中选了。”

袁琮自言自语,有意无意地把太后的目光,朝着六部拉过来。

“尔雅,你去?”他问。

“如果朝廷需要,微臣愿意为朝廷分忧。”温尔雅不动声色的说道。

“不行,接下来清理佛门,需要各地衙门配合,没有你这吏部尚书坐镇,哀家不放心。”

直接被皇后否决了。

“顾云璋?”袁琮念叨着。

“不行,户部现在也是忙碌,秋收刚结束,又要修城墙……”

太后又给否定了。

萧由就不用提了,刚上来的工部尚书,他就是个低头干工程的人。

镇守的事情根本不懂。

“高岸不行,这节骨眼上他动不得,那就剩下……”

袁琮把目光转向了李渠。

李渠心都快提到喉咙了,但是还要强壮镇定。

"李尚书如何?"

太后主动开口了。

“可是接下来刑部忙,各地案件肯定少不了,不过,地方衙门才是主力,李尚书好像……”

袁琮嘟嘟囔囔的好像在犹豫。

太后都听到了耳朵里,心中开始盘算,这李渠好像在京城没啥大用。

“李尚书,你可愿意为哀家分忧,去一趟江南?”太后先试探着问道。

“臣当然愿意为太后分忧,只不过刑部的事务,没人能接,所以……”

李渠心中大喜,不过面上表现得很纠结,不想去。

“刑部的事情,你可以推荐一个熟悉的人顶着,江南才是重点,还请李尚书为朝廷分忧。”

太后略带恳求地说道。

“臣,遵旨!”

李渠装作不情不愿地答应了。

这时候他才明白,袁琮在帮他。

果然姜是老的辣,不动声色让太后自己选择了本官,他好像什么都没做。

而太后还以为,是自己做的决定。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039/4039214/2249654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