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情报和出访!少女!
驿站内,朱允熥暂时休憩的寝殿内,他已在此驻足两日。
此举并非无的放矢。
一方面,连日来的长途跋涉,车马劳顿,他也确实需要好好休息一番。
另一方面,驻足于此,正可从容部署,派遣心腹人手秘密打探河南省内的真实情况,为接下来的赈灾勘察,以及整顿河南官场做好充分准备。
此刻,朱允熥正凝神展开手中一张张纤薄的纸条,上面赫然是刚刚呈递上来的最新情报。
这些年,他公务繁忙,批阅奏章无数,几乎只看整理好的精炼简报,很少直接查阅原始的情报文书。
唯有此次御驾亲巡,才一反常态,除了仍然阅读简报以外,也对部分情报亲自阅读。
纸条上的字迹清晰,映入眼帘的赫然是几段触目惊心的内容:
“河南省官员多有私下与随驾太监侍卫接触者,或有暗中行贿之举。然而,大多贿赂皆被太监侍卫严词拒绝,盖因掌印太监赵瑞已然颁下严厉禁令,警告随行太监侍卫,绝不可收受地方官员分毫贿赂。”
“掌印太监赵瑞近日慷慨解囊,给予随驾的众太监侍卫一笔巨额赏赐,总金额估计高达上万两白银。”
“河南巡抚郑鸿渐、巡按赵清直在上次面圣之前,曾私下得到掌印太监赵瑞的指点迷津,赵瑞与他们说了一些什么……(此处内容不详,待查)”
“据闻,河南巡抚郑鸿渐与巡按赵清直曾私下求见了赵瑞。双方交谈的具体内容尚不明晰,但有传言称,两人请求观赏赵瑞手中把玩的一件翡翠雕件时,不慎将其摔坏。事后,二人不得不拿出巨额赔偿。而赵瑞则命二人将此笔赔偿,悉数用于救济河南灾区百姓。”
阅至此处,朱允熥深邃的双眸不禁微微一闪。
这些呈报上来的情报,并非出自同一人的笔下,而是由不同的人员通过各异的渠道分别探听所得。
然而,这些看似独立的信息,其内容却能够丝丝入扣,相互印证。
赵瑞严厉告诫随行人员,不得收受地方官员的贿赂,这本身并不足为奇。
然而,他大手笔地给予随行的太监侍卫如此巨额的赏赐,这就显得颇为蹊跷了。
作为一名掌印太监,他一年的俸禄能有多少?
又怎么可能轻易拿出如此庞大的一笔银两来赏赐他人?
但若将郑鸿渐和赵清直私下求见赵瑞的消息与此并置,所有疑点便迎刃而解。
显而易见,这笔钱正是郑鸿渐和赵清直所“孝敬”而来。
其中一部分被用作赈济灾区百姓,而另一部分,则被赵瑞用于赏赐那些随驾的宫女太监。
当然,极有可能还有一部分钱财已悄然流入了赵瑞自己的腰包,但具体数目几何,情报机构也难以精确掌握。
毕竟,尽管他们能探查到诸多隐秘之事,却也并非无所不知的神仙。
还有另一件事,那就是这两日,河南巡抚郑鸿渐和巡按赵清直竟然不约而同地呈上了请罪的折子,在奏章中坦承了自己过去的不少过错。
与此同时,他们对河南的实际灾情也进行了重新汇报。
新上报的灾情情况,其严重程度竟比之前所呈报的数字扩大了足足十倍。
除此之外,两人还各自附上了详尽的未来治理黄河的方案。
据传闻,这两日以来,郑鸿渐和赵清直虽然仍旧寸步未离皇帝的行辕,但其行事作风却一改先前的敷衍与懈怠。
他们正全力以赴地督促河南省内大大小小的官员,全身心投入到抗洪救灾的工作之中。
一封封紧急的电报,一件件加急的快件,正源源不断地从他们手中发出,传达到河南各处。
两人几乎是日夜坚守在电报机旁,不眠不休地调度部署救灾事宜。
其工作之投入,可谓废寝忘食。
须知,当自己因李济川的死讯而雷霆震怒,并即刻派遣杨荣前往开封彻查此案时,郑鸿渐与赵清直两人仍旧一副置身事外、无动于衷的模样。
而如今,他们却突然间一改常态,这极有可能便是得到了赵瑞的指点。
朱允熥轻叹一声,陷入了沉思。
自古以来,对于身居高位者而言,最难的一件事,莫过于确切掌握下面真实的情况。
要知道,即便是后世那些大型集团公司CEO们,也往往会被手下的汇报所蒙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无法了解公司的实情。
所谓的“大公司病”,其中有一大半的原因,便是因为公司高层对基层实际情况的不了解,以致于做出的决策与实际严重脱节。
一家公司尚且如此,更遑论治理一个庞大且错综复杂的国家了。
大明的工业化进程正势如破竹地向前推进,金融业飞速发展,物流体系四通八达,信息传播如爆炸般迅猛,整个社会形态都在经历剧烈的转型与改变,变得日趋复杂。
尽管朱允熥对此早有预料,也已做了诸多周密的部署,但一个系统越是复杂,其中的漏洞与变数就越多,想要掌控整个系统的难度也越难。
治理如今的大明,与几年前的大明相比,其难度已是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人性是亘古不变的。
即便是身边最亲近的人,亦是如此。
比如赵瑞,数年前不过是自己府邸中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太监,如今却已然权倾朝野,成为了能让封疆大吏们争相巴结的大人物。
朱允熥哑然失笑。
他深知,要治理天下,首先必须管束好自己身边的人。
这个赵瑞,该如何处理呢?
他正沉浸在思绪之中,就在这时,徐妙锦清脆的声音从后屋传来,打破了室内的宁静。
“熥哥哥,咱们就一直住在这驿站里,不去灾区看看吗?”小姑娘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来,脆生生地问道。
“我看那郑鸿渐和赵清直不太老实,未必将所有实情都如实禀报了。”
她仰起小脸,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熥哥哥若是不实地去考察一番,说不定会被他们蒙在鼓里呢。”
朱允熥淡淡一笑,目光中带着一丝玩味,轻声问道:“那依你之见,我们眼下该如何行事呢?”
徐妙锦闻言,立刻来劲了,清脆的声音里充满憧憬:“戏文里常常演到皇帝微服私访,为黎民百姓申冤昭雪的故事呢!”
“熥哥哥,您既然都已经出来了,难道就不打算出去走走看看吗?”
朱允熥伸出手,在她光洁的额头上轻轻一弹,语带宠溺:“你这小丫头,就整天只惦记着出去玩吧。”
他眸光微闪,语气又是一转:“不过,你说的也确实有几分道理。”
“我们既然已经到了这里,没有理由不出去亲眼看一看。”
小姑娘一听,顿时喜不自禁,兴奋得小脸通红,忍不住拍起小手,欢快地问道:“好啊!好啊!那我们什么时候动身?”
“事不宜迟,现在立刻去挑选几位精明可靠的侍卫,我们马上出发!”朱允熥没有丝毫迟疑,迅速做出了决断。
他内心深处确实早有此意,希望能深入基层,与寻常百姓进行近距离的接触,而非仅仅依靠官员们层层上报的消息掌握下面的情况。
然而,身为大明帝国的皇帝,江山社稷系于一身,他怎能像戏文里演绎的那般,随意微服私访十天半个月,甚至一两个月而不顾朝政呢?
一旦皇帝神秘失踪,连朝廷里的中枢大臣都无法联系到皇帝的行踪,那整个朝堂必然会陷入癫狂,上上下下都会乱成一锅粥。
届时,大臣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必然是不惜一切代价,调动所有可以调动的力量,倾尽全国之力,也要尽快将皇帝找回来。
任由皇帝在外面“微服私访”,却不掌握皇帝的具体行踪,不随时随地保持与皇帝的联络,这种事,那些位高权重的中枢大臣们连想都不敢想!
那般情景,恐怕也就只有朴实的百姓们,用他们美好而真挚的愿望,在戏文里加以幻想和编排,在茶余饭后传唱罢了。
皇帝真要出去微服私访,只能是快去快回。
趁着大臣们都不知道的间隙,悄悄出去,再悄悄回来。
时间也绝不能太久,最好是当天去,当天回。
唯有如此,才不会引起朝堂震动,天下哗然。
很快,朱允熥便点齐了侍卫,做好布置后,便悄悄离开了驿站,直往灾区而去。
……
另一边。
从别失八里通往大明的官道上,一支特殊的队伍正缓缓前行。
除了领路的大明官吏和兵丁外,这队行人的服饰装扮与中原人士有着显著的区别,异域风情扑面而来。
车队正中央,一辆华丽异常的马车内,雕花的车窗被轻轻推开,一个俏丽的头颅从里面探了出来。
她拥有一双深邃如蓝宝石般明亮的大眼,挺翘的琼鼻,以及娇艳欲滴的红唇,面部轮廓清晰而富有线条感,再配上那吹弹可破的娇嫩肌肤,这无疑是一位风情万种的异域少女。
与中原女子温婉内敛的气质不同,她身上散发着别样的韵味与魅力。
“大明果然繁华至极!”少女发出由衷的感叹,声音清脆悦耳,带着难以掩饰的向往,“我们这一路经过的那些城市,随意挑选一座,都比我们别失八里繁盛百倍不止。”
:“据说大明像这样的城市,多达数百上千座。”
“与之相比,我们的别失八里,简直就像是一个破败不堪的小乡村了。”
少女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满是羡慕和向往:“听说大明都城金陵的繁华,更是胜过其他城市千倍万倍,真不知何时才能有幸亲眼目睹其盛景。”
“我们此行并不会直接前往金陵,而是会去往大明皇帝陛下正在巡视的地方。”车厢内,传来另一个同样悦耳动听的声音,接上了少女的话语。
说话的这名少女,其容貌也同样艳丽照人,丝毫不逊色于窗边的少女。
毫无疑问,车上的两位,便是名震沙漠和草原,令无数男子为之心驰神往、几近疯癫的“西域二美”,古丽扎巴与笛娜渃娅!
不久前,在兄长沙米查干的强硬施压下,姐妹二人被迫登上了前往大明的马车。
对于从未踏出远门的少女而言,这突如其来的巨变让她们吓得嚎啕大哭,泪水涟涟。
然而,命运的洪流滚滚向前,她们别无选择,只得无奈接受。
好在自踏入大明国境之后,一路所见的皆是秀丽的青山绿水,与西域那漫天黄沙的苍茫景色相比,确实给人带来了极致的舒适与安宁。
姐妹俩年龄尚幼,对这广袤的外界充满了无限的好奇。
随着旅途的深入,她们亲眼目睹了大明沿途的繁华景象,渐渐地,那份孩童般的好奇心便悄然战胜了心中的恐惧,两人又重新变得活泼开朗起来,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也不知那大明皇帝,究竟是何等模样。”笛娜渃娅轻声低语,语气中带着一丝淡淡的惆怅。
古丽扎巴作为姐姐,虽然也大不了多少岁,但在妹妹面前,总要努力表现出姐姐应有的沉稳与担当:“不管他是什么模样,他终究还是一位年岁尚轻的君主。”
她试图安慰妹妹,也仿佛在说服自己:“相比于嫁给那些年迈的部落首领,能嫁给大明天子,其实已是好得太多了。”
古丽扎巴脑海中浮现出父汗原先给自己许配的联姻对象,忽夕达。
那可是一个垂垂老矣的老头子,其年龄竟比她大了三十多岁!
而她的几位姐姐中,也有人嫁给了图兰帝国的帖木儿,同样是年长二三十岁之多。
其余的姐妹,命运大抵也差不多。
身为可汗的女儿,她们也是联姻的“工具人”。
反观大明的天子,却是一位正值韶华的少年。
这样细细算来,能远嫁大明,其实倒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唯一美中不足的,或许便是离家实在太远了一些,乡愁有时会悄然袭来。
笛娜渃娅轻轻道:“希望他是一个好人。”
……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090/4090504/2437603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