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二章 步步紧逼
他没有直接接过手机,而是笑着回应:“谢谢顾总邀请,正好佳莹最近在研究传统纹样的现代转化,对老绣片、老扇面特别感兴趣,她上周还在李奶奶家看到一本民国的绣谱,翻了一下午都舍不得放下。到时候我们一起过去学习,也能多个人帮着参考参考。”
顾曼殊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边缘,屏幕上的二维码因为长时间未扫描而自动收起。
她很快又恢复自然,重新调出二维码,这次递到了徐佳莹面前:“那太好了,人多更热闹。我到时候把收藏馆的地址和时间发给苏先生,咱们慢慢聊,正好也能听听徐小姐对传统纹样的想法。”
接下来的三天,苏木一边盯着“古艺新境”的墙面刷漆进度,前院的墙面刷成了米白色,中院主厅刷成了浅青色,后院则保留了老墙的斑驳质感,一边通过远程会议处理杭州的工作。
顾曼殊的微信消息却像约定好一般,每天准时发来,从未间断。
第一天早上八点半,苏木刚到工地,手机就震动了。
顾曼殊发来“曼殊集”最新设计的缂丝包袋草图,图上的包袋侧面用了“水波纹”缂丝,搭配黑色皮革。
“苏先生,你看这款包的侧面用了‘水波纹’缂丝,是不是和沈师傅织的面料很像?我总觉得水波纹的弧度有点别扭,你觉得这个比例需要调整吗?”
苏木看着草图,发现水波纹的弧度过于平缓,少了灵动性,便回复:“可以让设计团队把水波纹的弧度再放大10%,波峰和波谷的落差再明显一点,更符合江南水浪的动态感。”
“佳莹之前设计过缂丝桌布的水波纹拼接,她画的波纹更鲜活,我让她发几张草图给你参考。”
十分钟后,他把徐佳莹之前画的水波纹草图转发过去,顺便附上一句:“这是佳莹的设计,你可以和她直接沟通细节。”
第二天中午十二点,苏木正在和施工队讨论后院水榭的搭建方案,手机再次响起。
顾曼殊发来一组老绣片的高清照片,其中一张是民国的“百子图”绣片,孩童们穿着传统服饰,或放风筝或踢毽子。
“苏先生,这是我收藏的民国‘百子图’绣片,你觉得要是把里面的孩童形象简化,用在文创笔记本的封面上怎么样?我觉得会很受宝妈欢迎。”
苏木没有直接回复,而是把照片转发给徐佳莹,附言“帮顾总看看这个绣片的简化方向”。
徐佳莹很快回复:“让她把孩童的衣纹用‘齐针’简化,保留面部的‘打籽绣’细节,这样既简洁又有记忆点,还能体现苏绣特色。”
苏木把徐佳莹的建议原封不动地发给顾曼殊,补充道:“这是佳莹的想法,她对传统纹样的简化很有经验,你可以直接找她聊。”
第三天傍晚六点,施工队收工了,苏木和徐佳莹正坐在前院的石凳上吃盒饭,是巷口小饭馆的苏式红烧肉和清炒虾仁。
顾曼殊的消息又来了,这次直接发来私人收藏馆的定位,地址在苏州老城区的大儒巷深处,附言。
“苏先生,收藏馆的品鉴会其实主要是和几位非遗专家小聚,人不多,也就五六个人。要是你提前有空,比如下午两点到四点之间,我可以单独陪你参观里间的私人藏品区,给你详细讲解那册老香方的配方。”
“里面有个‘双花合香’的方子,用了桂花和茉莉,和赵姨的香方很不一样,加了一味‘藿香’,夏天用特别安神,说不定能给‘古艺新境’的制香体验区增加特色。”
徐佳莹凑过来看手机屏幕,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这位顾总倒是挺执着,绕来绕去,还是想单独见你。昨天发绣片,今天发香方,明天说不定就要发缂丝织机的照片了。”
苏木放下手机,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鼻尖蹭到她发间的桂花香,那是早上徐佳莹喷的兰草香丸的味道,混着饭菜的香气,格外安心。
“再执着也没用,我心里只有咱们的‘古艺新境’和你。”
他轻轻捏了捏她的脸颊,“下周三去收藏馆,咱们一起去,正好看看她的老香方是不是真像她说的那么特别,要是能借鉴到赵姨的香方里,给制香体验区增加一个‘古法合香’的项目,也是件好事。而且有你在,她也不好再提什么‘单独交流’的要求。”
一周后,周三上午十点,苏木和徐佳莹按照约定时间,骑着电动车来到顾曼殊的私人收藏馆。
收藏馆藏在苏州老城区的一条僻静巷弄里,是一栋翻新的清代老宅,白墙黛瓦的外观与周围的建筑融为一体。
门口没有招牌,只挂着一个小小的铜铃,风吹过发出“叮铃”的轻响,像是在提醒访客这里的静谧。
顾曼殊早已在门口等候,今天换了一身浅粉色的改良汉服,领口绣着细碎的珍珠,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腰间系着同色系的玉带,上面挂着一个小巧的玉佩,刻着“曼殊”二字,脚上穿的是白色的绣花鞋,鞋尖绣着一朵小小的栀子花,与她身上的香气呼应。
看到两人一同前来,她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快步迎上来,笑容依旧优雅:“苏先生,徐小姐,欢迎光临。我这收藏馆平时很少对外开放,怕太多人打扰了这些老物件,今天特意请了博物馆的朋友来做专业讲解,不过咱们是‘合作意向’的朋友,我亲自给你们介绍,能说得更细致些。”
她领着两人走进主厅,厅中央的玻璃展柜里,整齐陈列着十几块装裱精美的苏绣老绣片,每块绣片都配有木质的镜框,框边雕刻着简化的缠枝莲纹。
“这块‘百鸟朝凤’是我爷爷在1980年从一位老绣娘手里收来的,老绣娘是苏州织造署的后代,这绣片是她奶奶传下来的,”
顾曼殊走到展柜前,特意站在苏木身边,指尖隔着玻璃指向凤凰的翅膀,距离近得几乎能感受到她身上的温度。
“你看这里的羽毛,先用金线盘出轮廓,再用红色丝线打籽填充,历经百年还这么立体,比现在机器绣的精致多了,机器绣的羽毛都是平的,没有这种层次感。苏先生,你们‘古艺新境’的苏绣体验区,要是能教客人学这种‘盘金绣’,肯定能吸引很多喜欢高端工艺的客人。”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096/4096349/5027370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