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四合院:52年逃荒,镇压禽兽在线阅读 > 第342章 区里视察!排长队!

第342章 区里视察!排长队!


杨永康一听苏远提到电风扇出口的可能性,激动得双手不自觉地来回搓动,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

这无疑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如果真能将电风扇出口到毛熊,那红星轧钢厂在兄弟单位面前可真是扬眉吐气了。

毕竟眼下还没有哪家工厂能把自己的工业品卖到国外去呢。

与杨永康的兴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远的淡然。

来自未来的他深知,华夏日后将成为世界出口大国,各种商品销往全球。

区区电风扇,实在不算什么。

而且他清楚,这东西在毛熊销量不会太大,即便出口,也就是赚个名声罢了。

苏远语气平静地继续说道:

“电风扇的市场潜力其实有限。”

“就算毛熊进口,销量也不会太高。”

“不过我倒是想到了另一样东西,研制出来的话,在毛熊肯定畅销。”

他稍作停顿,看着两人惊讶的表情,接着说:

“回头我把设计图纸画出来,你们可以先试制一些样品看看效果。”

还有新产品?

杨永康和李怀德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

他们倒不是怀疑苏远在吹牛。

苏远在工业部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关于他的事迹早就传遍了。

既然他说有新的设计思路,那肯定没问题。

这就是实力带来的自信。

东西还没影,具体方案都没出来,但苏远就是相信一定会畅销。

这种底气,让杨永康不禁感慨:

“苏远同志不愧是技术骨干,这方面的能力没得说。”

“难怪整个工业部都流传着你的传奇故事。”

他语气诚恳地说,

“我说苏远同志,你那边的事情什么时候能结束?”

“还是早点来厂里上任吧。”

“现在厂子虽然在扩建,但我们的产品线还比较模糊。”

“主要是给其他轧钢厂加工零件,没有自己的主打产品。”

“这样很被动啊,就等着你来带领大家改变这种局面了。”

这番话不是客套,而是杨永康的真实焦虑。

苏远笑了笑说:

“我这边也快了。”

“毕竟是四九城第一家公私合营的店。”

“之前也在区委面前夸下海口,说要一个月内让店里的盈利有大的突破。”

“现在时间快到了,等这事结束,我就能过来全力投入厂里的工作了。”

又聊了会。

苏远便离开了。

离开时,杨厂长和李怀德一直把苏远送到办公楼下面,目送他骑车远去。

这一幕恰好被刚从厕所回来的傻柱看在眼里。

他揉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

那不是苏远吗?

为什么杨厂长和李主任会这么客气地送他?

他来厂里干什么?

傻柱百思不得其解。

以前娄振华还在的时候,苏远和娄振华关系好,经常来厂里倒也说得过去。

可现在厂子都国营了,为什么苏远还能和厂长谈笑风生?

.......

前门大街今天格外热闹。

区委书记黄卫民带着一行人来到街道视察,副区长李民生陪同在侧。

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黄书记满意地点点头,转头问李民生:

“民生同志。”

“我记得第一家公私合营挂牌的时候我就来了。”

“当时苏远同志还保证说那两家店的营业额会大幅提升。”

“现在一个月期限到了,不知道实际情况怎么样啊?”

李民生如今虽是副区长,但回到曾经工作过的前门街道,还是有种回家的亲切感。

听到黄书记这么问。

他连忙回答:

“苏远同志的能力有目共睹。”

“既然他那么说了,肯定是有把握的。”

“咱们既然来了,亲眼看看不就知道了?”

正说着,他们已经到了两家店铺附近。

还没找到苏远,就先看到小酒馆门口排起了长队。

不少人手里拿着饭盒或搪瓷盆,显然是等着吃饭。

才十一点不到,门口就排了这么长的队?

黄书记和李副区长都有些愕然。

黄书记狐疑地说:

“这还没到饭点吧?”

“怎么就这么多人排队等着了?”

“也太不可思议了。”

“不会是那小子故意找人做戏给我们看吧?”

但他随即否定了这个想法。

就算找托也不能这么明目张胆找这么多人,那也太嚣张了。

这时苏远从店里出来,看到黄卫民一行人,笑着迎上来:“黄书记,李区长,您二位真是准时,这是来检查我的作业了?还没忘记我当时的承诺呢!”

黄卫民指着那边的队伍问:“这还没到饭点,你们这就排起长队了?生意这么火爆?这条街上餐馆不少吧,至于为吃顿饭早早来排队吗?”

苏远笑道:

“民以食为天,关系到吃饭的事,谁能不认真?”

“至于为什么火爆,那肯定是因为我们值得大家来。”

“再不早点来,等人更多了,饿着肚子排队更难受。”

“毕竟我们这儿味道好,价格又公道,是大家的优选!”

听到这自卖自夸的话,旁边有人忍不住翻白眼。

也就是苏远了,换别人这么说话早遭人嫌弃了。

黄卫民不管是不是自夸,奇怪地问:

“你们这是食堂,但菜品要多。”

“外面都这样了,里面岂不是乱成一团?”

“走,我们一起进去看看。”

于是苏远在前面带路,一行人往里走去。

进到里面,黄卫民他们更加惊讶了。

就连李民生看到眼前井井有条的场面,也感觉不可思议。

苏远看出他们的疑惑,解释道:

“不用奇怪。”

“我们这里不像普通工厂食堂那样,所有菜摆在一起,打好后一起算账。”

“那样的话肯定一窝蜂挤在一起,乱糟糟的。”

“我们这样就像是流水线作业。”

“每个打菜员面前只有两三个菜,这样更方便。”

他继续详细说明:

“如果要记六七个菜的价格,还得算总账,太麻烦。”

“现在这样,只要最简单的加法就行了。”

“打一个菜,给一份菜的钱。”

“打两份也没关系。”

“每个打菜位上最多只有两个价格,很好计算。”

黄卫民好奇的问道:

“本来打菜只要一两个人。”

“但你这里用了三个人,会不会造成人员浪费?”

“而且一共就那么几个菜,记下价格再加一下,应该不难吧?”

苏远笑道:

“不难,那是对您们这些有文化的领导而言。”

“但其实这些干活的人,不少都没上过什么学。”

“要让她们轻易算出加法有一定难度。”

“而且这边人这么多,分工合作实际上是在降低工作量,提高效率。”

“要不咱们亲自体验一下?”

看到这情况,黄卫民觉得挺新奇,点头同意。

苏远招招手,很快有人送来几个饭盒。

他给每位领导发了一个,然后大家一起去前面打菜。

开始打菜后,领导们终于体会到这种方式的好处。

一个打菜位上就算有三个菜,但只要价格一样,算账就很方便。

五分的菜,打一个就五分,两个一毛,三个一毛五。

根本不用管打的是什么菜。

但如果全部在一起算账就麻烦了。

首先要看打的什么菜,然后想这个菜的价格,再来个心算,确实要花费不少功夫,降低了结账速度。

几位领导简单打了两个菜。

但他们也发现,在卖馒头那边买馒头,还是要粮票的。

这让黄卫民有些惊讶。

现在想钻空子的人不少,变着法子搞歪门邪道,但苏远这里规规矩矩,一点不含糊。

打好菜后,一行人没在大厅就坐,而是去了后院。

后院房间不少。

现在生意好了之后,苏远他们来吃饭经常没座位,所以就在后院弄了个房间,摆上桌子和几条凳子,当作他们的小饭堂。

刚坐下不久,就有人端着好几个饭盒过来,放在桌子中央。

好家伙——红烧鱼,红烧肉,烧鸡块……

不过这些菜都是用饭盒装着的,不算违规,看上去也没什么毛病。

黄书记看了苏远一眼,心照不宣地笑了笑。

有的吃大家也不客气,纷纷动起筷子。

吸溜吸溜的吃饭声中,这些领导终于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外面排队等着来吃饭了。

不光是刚才送来的那几个小灶菜,就是他们自己打的大锅菜,味道也是一绝。

其实大锅菜里,除了有些肉菜烧起来好控制火候。

那些大白菜、土豆丝之类的菜,做出来往往像水煮的一样,几乎没什么味道。

但在这里,完全没有这种情况。

这些大锅菜都做出了小炒的感觉,这就很厉害了!

黄书记忍不住赞叹:

“这里的厨师真有一手!”

“这大锅菜水平绝了,竟然能做出这样的味道,和小炒一样。”

“难怪有这么多人提前排队来吃饭了。”

“厉害!”

旁边的人也忍不住点头称赞。

苏远笑着说道:

“确实是这样。”

“能做到这样的口味需要真功夫。”

“我们街道办的人,还有丝绸店和小酒馆自己的员工。”

“在这里吃饭只要交钱,不用给粮票和肉票,就当是给大家的福利了。”

“当然,账都做好了,这一点肯定不会有问题,不会有什么违规操作。”

听到这,黄书记看向旁边的公方会计:“是这样子么?”

会计连忙点头确认:“确实是这样的。所有采购、销售的账目都登记好了,没有问题。”

听到这话,黄书记也不再过问。

至于苏远说的给店里和街道办人员的福利。

只要他自己能解决票证问题,上面自然不会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不过黄书记还是有些好奇,一边吃饭一边问会计:

“那这边小酒馆的盈利情况,到底如何?”

听到这话,桌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会计身上……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221/4221766/2279571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