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指点梁拉娣,机械心得
工业部的小会议室内。
苏远结束了关于全液压反斗履带式挖掘机的讲解,最后总结道:
“这款挖掘机,算是我对工程机械领域的一次全新尝试。”
“思路是新的,结构是新的,驱动方式也是新的。”
“但图纸终究是图纸,最终能不能成,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还需要各位专家共同论证、完善。”
他目光扫过在场神情专注的领导和研究员,语气变得深沉:
“大家也都看到了,现在我们国家各处都在搞建设,场面热火朝天,但方式……太原始了。”
“几乎全靠工人们一锹一镐、肩挑手抬。”
“西方发达国家早已进入了机械化施工的时代,我们不能再落后下去!”
“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用机械解放劳动力,提高效率!”
他顿了顿,抛出一个更震撼的概念:“我初步估算,一台这样的挖掘机如果研制成功,其工作效率,足以替代至少一百个壮劳力!”
“一百个?!”
这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阵阵波澜。
在场众人无不面露惊容。
倒不是怀疑苏远信口开河,而是这个数字带来的冲击力实在太强。
长久以来,“人多力量大”的观念根深蒂固,如今突然有人说一台机器能抵上百人,这种思维上的颠覆令人一时难以适应。
但想到苏远过往那些堪称奇迹的成就。
摩托车厂、新型机床、电风扇出口、电热毯……
没有人会轻易质疑他的判断。
万一……万一这不可思议的机器真的能造出来呢?
它对国家建设的推动作用将无可估量!
工业部杨部长沉吟片刻,迅速做出决断:
“研究所立刻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专项小组,对这份图纸进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
“一旦技术方案成熟可靠,立即着手试制!”
“东西是做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行不行,咱们战场上见真章!”
他转向苏远,语气郑重:
“苏远同志,这个项目既然是你提出来的,核心技术和思路也在你这里。”
“我的意见是,这个研发中心,就设在你们红星轧钢厂!”
“由你牵头主持大局。厂里划出一块独立区域,配备必要资源,你看怎么样?”
此前苏远在街道办,虽有想法却无根基,成果只能落在别处。
如今他身为轧钢厂副厂长,有了自己的“地盘”,由他来主导再合适不过。
苏远当即点头:“没问题,放在轧钢厂,由我亲自跟进,项目进度肯定最快。不过部长,有件事我必须提前提出来——关于专利的问题。”
“专利?”
这个词对当时绝大多数国人来说还相当陌生。
会议室里不少人面露疑惑。
苏远心下叹息,这就是当下的现实。
国内普遍缺乏知识产权意识,仿制甚至被视为“本事”。
但他深知其中的风险。
他耐心解释道:
“这台挖掘机,涉及的创新点很多。”
“我说这个不是为了防止别人仿制。”
“事实上别人真要仿,我们现在也很难阻止。”
“我担心的是反过来!”
“万一……我是说万一。”
“某些外国公司看到我们的设计,抢先在他们那里注册了专利,反过来告我们侵权,向我们索要巨额赔偿,那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我们辛苦研发,倒成了被告?”
众人闻言,先是觉得匪夷所思,天下哪有这般无耻之徒?
但看苏远神色凝重,绝非玩笑。
以他一贯的远见和谨慎,既然提出,必然有其深意。
杨部长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这确实是个难题。
国内尚无完善的专利法,即便有,国际上也缺乏认可和保护。
见众人犯难,苏远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
“部长,眼下有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香江那边环境特殊,与国际接轨更早。”
“我们可以考虑在香江注册一家壳公司,以这家公司的名义申请相关专利。”
“虽然不能完全杜绝风险,但至少能为我们争取一些主动,避免将来陷入完全被动挨打的局面。”
杨部长沉思良久,缓缓点头:
“嗯……这倒是个思路。”
“不过这件事关系重大,部里需要专门开会研究,可能还需要向上级汇报。”
“苏远同志,当前最紧要的,还是尽快把样机搞出来!”
“只有实物做出了成绩,证明了它的巨大价值,我们说话才有分量,很多事情才好推动!”
经过苏远这番提醒,杨部长的安全意识也提到了最高:
“另外,技术中心的安保必须升级!”
“一旦项目启动,我会安排一个连的保卫力量进驻轧钢厂,专门负责研发中心的保密和安全工作!”
“苏远同志你的安全我倒不太担心,但其他技术骨干和核心资料,必须万无一失!”
“绝不能让我们辛辛苦苦的研究成果,被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
苏远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随后。
苏远将图纸留在工业部,让杨部长他们继续研究。
自己则是回去了。
.......
傍晚,轧钢厂下班时分。
刘岚随着人流走出厂门,一眼就看到了推着自行车等在路边的何大清。
车把手上挂着好几个鼓鼓囊囊的布袋子,看样子又是粮食之类的东西。
刘岚下意识地左右看了看。
要是以前,她可能没那么在意。
但如今刚离婚,厂里风言风语正多,她格外怕被人指指点点。
她赶紧快走几步,拐进一条人少的小巷,何大清也连忙推着车跟了过去。
“岚子,你跑啥?”
何大清凑近些,压低声音说道:
“咱俩的事,院里厂里知道的人还少吗?”
“现在你都离了,更不用怕了。”
“赶明儿咱就去把证领了,再摆几桌酒,正经过日子!”
刘岚脸一红,嗔道:
“领证……领证可以。”
“但办酒席的事儿,缓缓再说。”
“我这刚离就大张旗鼓地再嫁,邻居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我!”
“你不要脸,我还要呢!”
“再说,傻柱现在对我意见大着呢,雨水那边也得慢慢说。”
“等时机合适了,他们能接受了再说。”
何大清一听,觉得在理。
反正证能先领就行,名分定了比什么都强。
他之前跟白寡妇混在一起,连个证都没有,现在能光明正大娶刘岚,他已经很满足了。
等路上人少了,刘岚才侧身坐上何大清的车后座,让他载着自己回四合院。
到了院门口,何大清把车上的几袋粮食卸下来,吭哧吭哧地给扛进刘岚屋里。
刘岚母亲正在家带孩子,看到一个陌生男人送这么多粮食来,再瞅瞅何大清那饱经风霜、比实际年龄更显老态的脸,心里就猜到了八九分。
顿时有些尴尬,不知该说什么好,打了个招呼就抱着孩子躲进了里屋。
何大清放好东西,本来还想赖着说会儿话,却被刘岚连推带搡地“请”出了门。
他在院门口踌躇了一会儿,知道今天没戏了,只好悻悻离开。
屋里,刘岚看着桌上的户口本,神情复杂。
前两天刚拿它去和花彪办了离婚,转眼又要拿去和何大清领结婚证,连她自己都觉得这人生际遇有些荒唐。
但事已至此,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刘岚母亲从里屋出来,看着户口本,忧心忡忡:
“小岚,你可想清楚了?”
“那个何大清,看着像是个实在人,可他到底啥脾性,咱了解吗?”
“这才认识几天啊?就要领证?”
“妈是怕你才跳出火坑,又……又进了别的坑啊。”
离过婚还带着孩子的女人,在这年月想再找个条件好的难如登天。
刘岚母亲本也没指望女儿能攀高枝,但毕竟吃过花彪那么大的亏,她不得不提醒女儿慎重。
刘岚闻言,也迟疑了一下。
何大清那长相年纪,确实差强人意,两人走出去,肯定少不了闲话。
但想到现实,她叹了口气:
“妈,就他了吧。”
“至少他知道疼人,舍得给咱家送吃的。”
“我打听过了,他以前在轧钢厂食堂干了那么多年,风评还行,手艺好,也不是偷奸耍滑的人。”
“咱家这情况,总得有个男人撑着,日子才能过下去……”
刘岚母亲目光扫过墙角那几袋粮食,最终也只是化作一声无声的叹息。
.......
轧钢厂焊接车间。
这两天,苏远一有空就过来指导梁拉娣。
牛已经吹出去了,半个月后的考核,梁拉娣要是拿不出点真东西,他这“伯乐”的脸可没地方搁。
这姑娘身上有股子难得的韧劲和狠劲,肯吃苦,爱钻研。
苏远前两天忙挖掘机的事情没来,就听说梁拉娣天天都是第一个到车间,最后一个离开。
中午吃完饭撂下碗就接着练,这股拼劲让苏远很是欣赏。
“拉娣,这两天感觉怎么样?”苏远走到正埋头练习的梁拉娣身边,“我之前说的,考核的时候拿出个亮眼成绩,有没有信心?”
梁拉娣一见苏远,立刻像打了鸡血一样,“啪”地站直:
“报告苏厂长!”
“有信心!”
“保证完成任务!”
但喊完口号,她立马又像泄了气的皮球,垮下肩膀,哭丧着脸小声嘀咕:“可是师傅……这真的太难了啊!”
就算她再有天赋,焊接是个经验活,短短十几天想有质的飞跃,近乎天方夜谭。
苏远看着她那副样子,不禁莞尔。
正常途径当然难,但他苏远,是能按常理出牌的人吗?
“别灰心,找准方法,事半功倍。”
苏远说着,看似随意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实则悄然给她使用了一份【机械心得】。
刹那间,梁拉娣只觉得脑中仿佛有灵光闪过。
之前一些似懂非懂的理论要点突然变得清晰无比。
手上操作的感觉也瞬间流畅了许多。
许多焊接难点似乎都有了全新的领悟角度。
“咦?”
她惊讶地抬起手,看着自己的焊枪,又看向苏远,眼神里充满了不可思议,“师傅,您刚才说的那个手法……我好像……好像有点明白了!”
苏远心中暗笑,面上却依旧是一派严师风范:
“哦?看来你悟性确实不错。”
“好好练,别浪费了这份天赋。”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221/4221770/2246676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