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收拾残局的事情,子寒自己主动领走了。在回去的路上,璐瑶才知道,子寒看着璐琮小王爷这种不要命的样子,一万个不放心,还是想让紫叶早点回来,才给紫叶写了信,正好北境的事情刚结束,她就匆匆跑了回来。
在半路,紫叶再次收到了子寒的急信,这才知道了京城还有这一帮孙子在作祟,紧赶慢赶才在这天赶到了京城,今天一脚刚踏进城门,就听说了皇上祈福的事情,直觉告诉她,哪哪都不对,这才带着一路赶路的西大营,直扑了这里。
率先回京的元成,在公主府等了半天,原本应该回来的人一个都没有回来,他不放心,这才跑了一趟,等他到现场的时候,看到的是西大营的兵马已经在收尾了,带着满头满脸的问号,他还是先和子寒去收拾残局了。
剩下的人,有伤的找军医,没伤的找自己将领,几个时辰之后,也算是撤出了法源寺。
子寒看着大家走的走,散的散,一把大火烧了这个地方,不管里面还有什么蛊毒,尸首。什么都不如这一把焦土来的干净。
苏玉看着这熊熊烈火,曼曼青烟,回想着大陈的点点滴滴,最终也只是无奈的摇了摇头,什么也没有说。
璐瑶回到宫里,宣布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皇上驾崩,举国哀悼。
接下来就是小王爷病逝。
朝堂上的人也算是看出来了,这大陈,现在还能说话算话的人,就只剩下眼前的这个长公主了。
可是这是个民间传言吃人不吐骨头的长公主,难道真的将大陈托付给这个人吗?
所有人都等着她登基继承大统,但是我们这位长公主一点也不着急,处理完国丧,将小王爷璐琮的孩子拟为太子,自己也只是睡在养心殿边的偏殿。
朝堂上谁都不敢说这个事情,但所有人都觉得公主好像和传说中不一样了。
和前朝不一样的是后宫,原本一个使劲作的地方,突然一下子像是换了风格。
没了皇上的后宫,安静的如同坟地一样,原本大家都是为了那个男人争风吃醋,如今那个男人不在了,也没有什么好攀比的了,每个人都担心自己是不是要被殉葬的那个倒霉蛋。
但是这位不登基的长公主再次大笔一挥,后宫妃嫔份例照旧,都抬了一级,该是太妃的就是太妃,该是太嫔的就是太嫔,没有一个人需要去陪那个死去的皇上,都该干嘛干嘛的在后宫老老实实养老。
后宫没有一个人敢说话,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她们也不敢得罪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公主。
虽然大陈子嗣凋零,只剩下公主一个人支撑着整个大陈,她也不敢怠慢,没时间登基,却天天要上朝,看着下面一群朝臣吵来吵去,一下子理解了自己那个老爹对于“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渴望。
没有登基,自然她也没有让朝臣们改口称一声“皇上”,整个前朝成天长公主长,长公主短,璐瑶也只能默默忍受。
一个月之后,在子寒的不懈努力下,法源寺终于被夷为平地,百姓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又从法源寺的大火,转到了某些朝臣的内宅消息上去了。
果然老百姓们还是愿意关注谁家多了个小妾,谁家少了个风月红颜。当这些事情再度占据了百姓的饭前饭后,大陈终于算是太平了下来。
于是乎,清和年间,终于看上去河清海晏,国泰民安了。
酒肆里的说书人,唇舌翻飞,又开始幻想着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好生活,说的喝醉了的酒鬼和路边乞讨的傻子哈哈大笑。
现在除了璐瑶,自然也没有人再去说起南疆的事情了。不过这一块心病,璐瑶一直都不敢忘,毕竟苏姚之前能做到如此渗透到大陈中来,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对手,这个对手折腾掉了大陈两位已经成年的皇子,还折腾掉了一位大陈的皇帝。
不容小觑的势力,让她无法忘记这个人。
但眼下,她依旧非常的忙,忙的都没有时间给自己办登基。她要将苏姚这些年苦心经营在京城的网络连根拔除,还是费了一点力气的。最终,在京城剩余的那些南疆探子,终于在子寒日以继夜的努力中,悉数消灭,她这才敢松一口气。
内务府将她皇帝老爹的谥号拟好了送来,她看了看,终于在一堆字眼中,选择了同情的“思”,一声叹息之后,交给了内务府,问了一句登基的准备工作,内务府这才想起来,原来这位大陈的长公主,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正式的登基过,赶紧着手准备。
可是内务府这边刚刚要着手登基的准备工作,那边辽北旱灾,江南水灾的折子几乎是在同一天送了上来。
前朝再一次吵的天翻地覆,人仰马翻,只留璐瑶一个人托着腮看着下面那些谏臣一个个拍胸脯表忠心,啥用也没有。
屋漏偏逢连夜雨,璐瑶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真的和这个皇位八字不合。
在其位谋其政,璐瑶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一边拨款去赈灾,一边查处赈灾路上的官员。忙的焦头烂额,在江南和辽北的官员几乎换了一批的情况下,终于将旱灾和水灾,全部扛了过去,忙过了这一年的春夏。
璐瑶忙的脚不沾地,紫叶却闲了下来,作为她的侍卫,她不用上朝,不用请安,只需要在她身后站在,看着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应对。
西大营升格成了璐瑶的御前侍卫,有能力的已经下放到其他的军营里去做了教头,所以一般来说,紫叶现在也真心没有什么大事情。
但她一直不肯离开璐瑶太远的距离,像是离开了又会发生什么不幸一样。
这种一前一后的日子,过到了这一年的秋天,璐瑶终于拗不过内务府的那些大爷们,大笔一挥,在秋后问斩的第二天,给自己办了个简单的登基仪式。
选的日子过于巧合,以至于璐瑶觉得自己登基也像是英勇赴死一般。
当然,谁都觉得是这个理,但谁都不敢说这个话。
登基完之后,璐瑶又立刻投入一堆折子里去了。
“我突然能理解父皇当年为什么那么想宰了那群朝臣了。”璐瑶拿着一本看了半天都没有看懂的折子,“这些人但凡说点人话,都不至于如此命短。”
子寒看着璐瑶现在批改折子的样子,比自己当年收集情报有过之而无不及,顿时不知从哪里涌现出一股欣慰的情绪,像是看着自己桃李满天下的学生一样,抚摸着自己下巴上根本没几根的胡须,点了点头。
“皇上,您现在应该称朕……”子寒折腾完那些南疆的探子之后,好容易歇了一口气缓过来了,最近终于在璐瑶登基之后,慢悠悠的晃了过来。
“不喜欢,”璐瑶拿起笔,写了几个字,根本不管子寒在边上说什么,“甘霖,中午吃饭没有这个人的份例,让他该上哪去上哪儿去!”
甘霖偷笑着,看着有些抓狂的子寒。
“别呀皇上!”子寒赶紧顺杆爬,“臣这儿刚解决了南疆的探子,您这边就卸磨杀驴了?”
“我不是给你这个驴安排了新的磨吗?”璐瑶抬头,“大理寺那边催得紧,你赶紧过去。”
“皇上,”子寒如同撒娇一样,“微臣这里不是求一道圣旨吗。您都登基了,下一道圣旨有那么难吗?”
璐瑶赶紧摇头:“第一道圣旨有别的用处,如果你为这个的话,那你再等等。”
子寒想了想,想不出璐瑶还能把第一道圣旨用来干什么,揣测道:“皇上该不会想着第一道圣旨是将紫叶选入后宫?”
站在一边的紫叶听到了自己的名字,猛地一抬头,惊恐的看着两人,朝堂上的事情,她懂得少,虽然这段时间耳濡目染,也算是了解了一些弯弯绕绕,但她明确表示过自己干不了这样细致的活儿,还是上阵杀敌这种事情来的得心应手。
“滚……”璐瑶佯装生气,板着一张脸,吓唬子寒,“没个正经的,朕留着第一个道圣旨有用!”
既然猜不到,子寒也不猜了,倒是说起了一件别的事情:“皇上,苏玉消失了。”
璐瑶的笔停了停,有些释然:“紫叶说过,院子里有一句话,叫做各为其主,是吧。”她看了紫叶一眼,紫叶点了点头,表示确实有这一句。
看到紫叶同意她说的,璐瑶就接着说:“她效忠是我父皇,没跟着父皇去就是说明已经是她想开了。原本我以为她会留在院子里养老,或者培养出一批新的侍卫出来,没想到她竟然也没有回院子,她也是个真性情的人。”
性情中人,不会因为一些事情的改变而改变自己。他们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慢慢适应这种变化,才能告诉自己,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臣只是担心。”子寒皱了皱眉,“她知道的事情太多了。”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328/4328663/11038637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