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1章 大乾局势
既然话已经说到这里,苏汐月也顾不得其他了。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点着小脑袋道:“云澜姐姐要被送到突厥去和亲!”
“啊?”顾洲远大感意外。
他刚刚听苏汐月说,赵云澜要嫁给不想嫁的人,虽然有些错愕,但也并不如何吃惊。
政治联姻么,在正常不过的操作了。
可他万万没想到,赵云澜竟是要和亲,而且还是嫁到吐蕃那么远的地方。
原身是个没见过世面的烂人,根本就没关注过天下局势,便是吐蕃在哪个方向都不甚清楚。
顾洲远来这里时日尚短,这世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他对外头的世界也不怎么了解。
此刻他心念急转,在脑海中搜索起关于自己前世对于和亲的知识。
公主和亲通常发生在国家需要通过联姻维系和平、结盟对抗共同敌人,或稳固与边疆部族、邻国关系的情况下。
其本质是政治手段而非个人意愿。
历史上常见的触发场景包括:王朝国力较弱,需通过和亲避免战争,如汉初对匈奴的和亲。
或者为巩固军事同盟,共同对抗第三方势力,如唐代与回纥的和亲。
还有就是 对边疆部族进行“羁縻政策”,以婚姻纽带稳定边疆统治,如清代与蒙古部落的和亲。
如今大乾是想要跟吐蕃和亲,再联想到北方突厥现如今散落的势力已经被新可汗整合,顾洲远很快便得出结论:
此次和亲,是一二选项兼而有之。
嫁出去一个公主,既能消除吐蕃的敌对态度,还能拉拢一个强有力的军事同盟,震慑蠢蠢欲动的突厥。
只不过有一点他闹不明白,便开口问道:“跟吐蕃和亲,为何一定要赵小姐去呢?随便找一个宗室女子替代不就行了?”
古代和亲,很多时候会用“宗室女”甚至“宫女”替代,只在名义上封为公主,以降低皇室核心成员的风险。
这种替代是常见操作,比如,著名的王昭君,原本是汉元帝的宫女,被封为“宁胡阏氏”远嫁匈奴。
唐代和亲中,除了太平公主等少数亲生公主(且多未真正成行),多数是宗室亲王的女儿,被册封为“公主”后出嫁。
赵云澜是皇帝亲妹子,是大乾顶尊贵的公主,顾洲远实在是想不通,大乾皇帝为何要把自己妹子往火坑里推。
公主嫁到外邦和亲,说是跳进火坑一点也不为过。
即便是史书上一直赞颂的文成公主,同样是跟吐蕃和亲,其所谓的幸福,实际上更偏向政治使命的圆满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而非传统意义上夫妻恩爱、家庭顺遂的个人幸福。
文成公主16岁远嫁吐蕃,此后再也未能返回长安,与亲人永别,这种乡愁贯穿余生。
从繁华中原到高原雪域,她需适应完全陌生的气候、饮食与习俗。
且松赞干布去世后,她在吐蕃寡居30年,身边一直缺乏至亲陪伴。
文成公主作为政治工具,其婚姻本质是唐蕃结盟的筹码。
她的个人情感与需求始终处于次要位置,一生都背负着维系两国关系的责任。
听顾洲远发问,苏汐月神色立刻变得不忿起来:“还不是吐蕃那个什么赞普搞的鬼,那使者直接言明,一定要皇室血统纯正的公主,才能当他们赞普的妻子。”
“那边对大乾皇室情况很是了解,临时封一个宗室女对方也不买账。”
“人家的条件一开出,就差直接点明,要昭华公主嫁到他们吐蕃去了!”
顾洲远眉头蹙得更紧了:“大乾,已经孱弱至此了吗?”
一般和亲绝不至于开出如此苛刻的条件,反正只是政治联姻,有个公主的名头就算,也没人会深究什么血统之类的事儿。
这吐蕃人如此猖狂,不知倚仗到底是什么。
更关键的是,大乾皇帝居然还答应了。
难道突厥的威胁,比顾洲远想象的还要严重?
顾洲远的问题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赵云澜和苏汐月心中荡开层层涟漪。
苏汐月苦涩地笑了笑,这位一向活泼开朗的姑娘,此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晦暗。
女子的命运本就难以掌握掌控,更何况是皇室公主呢。
可大乾国如今,似乎跟云澜姐姐一样,也是处境艰难。
“顾兄以为呢?”苏沐风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反问道,“我大乾立国百年,北有突厥虎视眈眈,西有吐蕃频频寇边。”
“东南沿海,倭国流寇会趁海防薄弱之时,劫掠商船跟沿海村落,虽暂无大患,然水师疲敝,亦难称安稳。”
“去岁西部三州大旱,国库为赈灾已耗费大半。”
“如今突厥新可汗阿史那·阿尔普·博里雄才大略,已统一诸部,厉兵秣马,其南下之心,路人皆知。”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朝廷……需要时间,与吐蕃和亲,换取西线数年安宁,方能集中兵力与财力应对北疆之危。”
顾洲远闻言沉默不语,他还是第一次听见有人将大乾的实际境况剖析给他听。
如此看来,这大乾内忧外患,确实处在了一个比较危险的境地。
苏汐月接过话头,语气带着愤懑:“那吐蕃国师罗什大王在朝堂上直言,如今吐蕃赞普赤勒德赞雄才大略,非真正的皇室嫡脉公主不足以显其尊荣,亦不足以确保盟约之稳固。”
顾洲远心中了然。
这和亲,并非平等邦交,更像是一种迫于形势的妥协。
大乾国力不济,才会被吐蕃如此拿捏。
吐蕃人精明得很,他们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公主的名号,更是要借此试探大乾的底线。
他联想到历史,文成公主入藏,确实带去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但并未能从根本上消除唐蕃之间的战争。
松赞干布去世后,吐蕃与大唐之间战事再起,且吐蕃军队甚至一度攻入长安,其战斗力之强,部分原因正是吸收了来自中原的技术。
想到赵云澜远嫁吐蕃,个人幸福渺茫不说,更可怕的是,她很可能成为先进技术向潜在对手转移的一个渠道。
虽然赵云澜本人未必有意,但随行的工匠、携带的书籍、乃至日常生活中的技术细节,都可能在不经意间泄露出去。
一旦吐蕃利用这些技术进一步壮大实力,对如今内忧外患的大乾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国力孱弱,便无外交可言,只能以儿女姻亲换喘息之机。”
顾洲远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和嘲讽。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448/4448131/4424450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