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梦回1982:时代浪潮之巅 > 第二百五十九章:走?

第二百五十九章:走?


王科宝摇摇头道:“这个我倒是觉得,还是要看你自己,感情的事情,不能全听长辈的……”

黄希德再次叹了口气,“这次不一样,我父亲的身体不行了,也就一两年的时间了……”

王科宝哑了言,他同情地瞥向黄希德。

“我不回来,他就不去医院,他只有我一个儿子,我母亲又早早地不在了,我只好妥协。”

黄希德停下脚步,坐回床沿上。

王科宝想了想说道:“如果你接受你父亲的观点,找个华人媳妇,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你现在的工作重心也在国内。”

“我当老师,也是因为有很长的假期,等暑假我就回美丽国……”

“不过,这次在工学院教书,倒是让我又找回一些曾经的激情,我喜欢将知识传达给别人……”

他说到开心处,又恢复了‘白话’,王科宝也不想在这个时候指正他,黄希德确实是个好的老师,他也希望黄老师能够留在国内。

他刚刚的表达,用了一个词“传达”,而不是“教”,他的这种理念大概就是他能跟学生打成一片的基础。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黄希德突然恍然大悟,“我没有说普通话……”

他揉了揉眉心,“说了这么多话,浪费了……”

“我出去转转,你也不要老是窝在室内。”他瞥了一眼王科宝,大概说出了心事,他的神情舒坦了许多。

黄希德站了起来,双手插袋,悠哉悠哉地出了门。

王科宝等他走了,干脆在室内打了一套拳,头上出了汗才停了下来,洗了把脸,走到栏杆旁,趴在栏杆上,看着海平面……

日子一天天过去,这回路上倒是没有出什么妖蛾子,除了当中有一天,下了一场雨之外,基本是风平浪静。

就是这越往北,天气越发的冷了,王科宝翻出了老棉袄套在身上,还架不住这寒气直往裤腿里钻……

周五上午,大家吃过饭,趴在栏杆上晒太阳,没多久,就看到了远处的地平线上,显露出陆地的痕迹。

周围顿时响起了一片欢呼声,船上再好,那也不如上岸来的舒坦。

王科宝也松了口气,广播开始播送即将到达‘申海港’的播音。

黄希德跟王科宝立即回舱内收拾行李,半个小时后,客轮停靠在码头上。

大家鱼贯而出,待在码头上,按照秩序换乘小客船。

“申海港”还在陆续地建设中,旁边宛如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不远处堆积着好多集装箱,沿着海岸线,几乎一眼看不到尽头。

黄希德感叹道:“这里的港口真气派。”

旁边有人接话道:“远东第一大都市,那可不是吹嘘的……”

王科宝瞥了那个人一眼,这人应该是‘申海’人,普通话夹杂着地方口音,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

黄希德笑道:“果然,名不虚传……”

小客轮有好几艘,王科宝等人因为乘坐的是二等舱,大概有优待,提前登船出发了。

轮船沿着入江口,往城市的方向行驶着。

两岸的建筑多了起来,黄希德的话反而少了,看的出来有些紧张,他站在栏杆处,打量着周遭的风景。

“黄老师,一会儿到了拾陆铺码头,你家里会有人来接吗?”

黄希德点点头,“我的堂弟会过来接我……”

王科宝这才放下心来,黄希德的行李太大太沉,有人来接,倒是省了不少事。

“科宝,那你呢?”

王科宝无所谓地说道:“我来过这里,还算熟悉,下了船,莪就去打车,直接去招待所……”

“那就好,有麻烦的话,就来找我……”

在船上的时候,他就把家庭住址报给王科宝了,黄家的住所倒是离王科宝这次的会议地点不远。

王科宝想到自己一会儿要入住的地段,还有黄家的地址,未来的这些地段,那可是寸土寸金啊。

黄家在进贤路一带,会议的地址是在瑞金路沿线,都是好地方。

没过多久,视线所及就看到了‘拾陆铺’标志性的那两个红色的大字“申海”。

小客船上,众人都欢快了几分,有几个孩子伸手指着前方的大字,炫耀般大声地读了出来。

惹来家长一顿夸奖。

船终于靠岸了,大家排着队往外走……

王科宝帮黄希德提了一个箱子,两个人刚走到出口处,就看到出口外侧的栏杆旁,站着一位体态消瘦的年轻人,他正举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黄希德’三个大字。

王科宝视力好,他提醒黄希德道:“我看到你堂弟了,就在栏杆那……”

黄希德呼了口气,加快了脚步。

一分钟后,他停在那位年轻人面前,还没等他说话,那位年轻人已经叫了起来,“哥,是你吗?”

黄希德指着他手里的牌子说道:“我叫黄希德。”

“嘿,我是黄俊良,哥,总算等着你了,我都来了二天了,不确定你哪天到,每天都被爷爷给撵过来……”

堂弟黄俊良看来挺活泼的,见到陌生人也不怯场,这也大概就是家里人派他出来接人的原因之一。

“这位是?”他一眼瞥到,一直跟在黄希德身后的王科宝。

“是我的学生,他叫王科宝,是跟我一起坐船来的……”亏了王科宝一路的特训,黄希德的普通话发音尽管仍旧很古怪,好歹说出口的话,别人能听懂了。

“那就一起回咱家,吃个便饭再走。”黄俊良一脸的热情,当即就迎了过来,牌子扔了,先接过黄希德手里的大箱子,跟着又去抢着拿王科宝手里的箱子……

黄希德没能拒绝他的好意。

倒是这份热情,打消了他的部分不安,他带着笑意扭头看向王科宝,“你要么就跟我们一起回去,反正也是饭点了,等吃好饭,你再去招待所?”

王科宝闻言点了点头,两个地方离得近,去蹭饭,是个不错的选择,“那就打扰了。”

黄俊良提着两个大箱子,脚步不见慢的,这人虽然看着瘦,倒是有一把子力气。

出了码头,他径直走到停车场,停在一辆出租车后面,这才放下箱子,他一边打开后备箱,一遍介绍道:“哥,这是我开的车……”

这年头,开出租那可是好差事,看他这一脸的骄傲就知道了。

王科宝赶紧上前搭了把手,把行李放好,后备箱不大,放不下的行李,就移到了车后座上。

黄希德坐在副驾驶位置,王科宝挤在后座的行李旁。

黄俊良一猫腰坐进驾驶室,他笑道:“哥,你这是头一回回来吧,我妈今天请了假,在家做了一大桌本帮菜,就等着给你接风了……”

说话间,车辆启动,他熟练地挂了一档,方向盘轻轻一打,车子缓慢朝左侧停车场出口处行驶……

王科宝坐在后座,靠在椅背上,有专车可太幸福了。

“麻烦孃孃了,爷爷他老人家身体可还好?”耳边传来黄希德的声音。

“不麻烦,都是家常菜,爷爷身体硬朗着呢,就是腿脚有些不便,要坐轮椅的……”

两兄弟你一言我一语的,慢慢就热络了起来。

车子停在一个石库门的巷子口,黄希德下了车,刚走到后备箱的地方,就被堂弟给拦下了,“哥,你就背你那两个背包,箱子我来提……”

王科宝将自己的行李搬了下来,站在巷子口等他带路。

现在是吃午饭的时间,巷子里有小孩哭闹声传来,里面还夹杂着母亲唤儿的声音,王科宝扭头看着半空中,那些随风飘荡的洗晒衣服,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黄希德背着背包,一手提着手提包,走了过来。

他抬头看着巷子口的门头,“这里跟我在照片上看的一模一样……”

黄俊良从后面提着两個大箱子走了过来,“哥,走啊,回家喽!”

王科宝扯了一下黄希德的胳膊,“老师,别惆怅了,跟上……”

两人跟在黄俊良的身后朝着门楼里面走去,半道上,还遇到几个邻居,扯着嗓子跟黄俊良打招呼,话里话外都在打听黄希德跟王科宝是谁……

黄家的房子在这条巷子的最里侧,一共三层楼,外墙虽然破败了,但是还能看出几分气派。

门口空地上,有两个正在打闹的孩子,旁边还有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了,正伸长脖子看向巷子。

黄希德的身影一出现,老人就激动了起来,嘴里大声嚷嚷着本地话,“守业啊,是守业回来了!”

这话一喊出口,黄希德的眼泪就流了下来。

走在前面的黄俊良叫道:“爷爷,他不是大伯,他是大伯的儿子,你的长孙黄希德……”

门内一个中年男人探出了头,见到黄希德也是一愣,“真像!像大哥……”

王科宝卡在几个人当中,一时间进退两难。

黄希德,快走了几步,扔下手里的包,当即给轮椅上的老人跪了下来,接连磕了三个头,这才哽咽着说道:“爷爷,我替我父亲给你磕头。”

门口的中年男人慌忙走了出来,一把扯起黄希德,“希德啊,我们这里不兴磕头,我是你小叔,咱进屋聊……”

两个孩子见这种场景,也不打闹了,乖乖地将祖父的轮椅往屋内推。

王科宝提着箱子进了客厅,顺手将自己的箱子放在门后,放眼望去,这里是典型的申海自建屋风格。

黄家应该算是富庶的,这年头,申海一栋房可不得了。

黄爷爷情绪终于缓了下来,他清瘦的几乎没有肉的脸上挂着笑意,视线盯着黄希德打转,垮下来的眼袋上还有泪痕,看上去既狼狈又苍老。

几个人坐在客厅的圆台面前,王科宝跟着黄老师身后,一个个打了招呼,这才入了座。

在厨房烧菜的孃孃,听到客厅的动静,也走了出来。

这栋房子里,如今就是黄希德小叔叔一家人跟黄爷爷在里面住。

小叔叔一家人6口人,那两个娃,一男一女,大的八岁,小的7岁,都是黄俊良的孩子,他结婚早,刚好错开计划生育。

他的媳妇在单位要下午才能回家,不大的客厅里,挤着满当当的八口人。

没一会儿,一桌子菜就端了上来,黄家小叔叔喝了一口黄酒,兴致上来了,就开始八卦了,“希德啊,你看俊良小你一岁,都有两个孩子了,你也要加油啊。”

嬢嬢在一旁笑道:“凭希德这一表人才,不难说媳妇,我们单位就有几个没结婚的小姑娘,长的山青水绿的,好看的不得了,希德肯定欢喜……”

这一番话下来,黄希德臊的脸皮通红。

他们在闲聊还不放过王科宝,就这么一会儿功夫,王科宝的家底都被问了一遍。

黄希德有心给他面子,把这次王科宝来开会的事情说了一遍。

桌上的几位开始恭维起王科宝来,这是饭局文化,王科宝当然不把这些恭维当真。

别人给你面子也是看在黄老师的份上,他在饭桌上左右逢源,倒是将饭桌的气氛拉了起来。

一餐饭吃到一半,王科宝终于知道黄希德的父亲,黄守业当初是怎么离开申海的,还有他们家受到的牵连……

这些大概也是远在美丽国的黄守业,内疚的根源。

等午饭吃完了,黄希德开始蹲在地上开箱,将父亲买的东西一一取出来。

两个孩子最为开心,现场欢呼声不断……

这种场合,王科宝再留下来也是不识相了,他赶紧告辞。

他们客气了几句,就放他离开了。

王科宝提着箱子,背着双肩包,走到巷子口,这才取出地图册看了起来,这里到瑞金路距离是2公里,算一算,走路大概需要半个小时。

他出了巷子口,开始往南走去。

这一带都是老城厢,王科宝吃饱了饭,浑身都是力气,边走边看,倒是别有一番情趣。

冬日的阳光并不热烈,清冷地照着街道两侧的梧桐树,树上的叶子已经不剩下多少了,整个街道除了那些店招之外,几乎都是灰色的主色调。

王科宝深呼了一口气,这里的空气清冷,跟老家的差不多,比起南方的暖冬,王科宝其实更喜欢四季分明的城市。

走到额头冒出了细汗,王科宝终于看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出版社招待所’。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458/4458646/1111090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