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树中之精、木中之魂!
木质内在的脂肪、糖类等都在水中溶解得干干净净,清除了蛀虫、细菌的生存空间。
有的被水底的泥沙腐蚀得丝丝缕缕,强化了材质的肌理美感;有的则变得刚劲挺拔,显示出峥嵘之姿,形成了古朴凝重、铜打铁铸般的效果。
其色泽也千差万别,有棕色、灰色、紫色、黑色,也有外红内黑或是黑皮黄心的。
大爷这根,颜色乌黑透亮,纹理顺畅、色泽古朴、栩栩如生,具有极强的视觉美感。是精品中的精品。
简直可与紫檀木媲美,堪称树中之精、木中之魂。
世人将古沉木视为避邪、纳福、镇宅的宝物。
阴沉木由来世上稀,可同珠玉斗京畿。“泥潭不损铮铮骨,一入华堂光照衣。”
由于其数量稀少,成材率低,不可再生,又极具观赏价值,因而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附加值。
利用阴沉木独有的材质,古奥的神韵及千姿百态的艺术造型制作的家具和艺术品,是自然与人文高度融合的艺术品,又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话说我开店这么久,还没有见过此等精品。
古沉木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瑰宝,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材质较好之古沉木颇难寻觅。
一块10厘米左右的阴沉木就已经很珍稀了,能成型做成拐杖更是价值不菲。绝非寻常人能够拥有。
所以这大爷,到底什么来路。
再一打量,大爷衣着十分普通,甚至能称得上邋遢,一看就是没人照顾。
没人照顾,拐杖,嘴里还念叨个不停……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
这大爷,莫非就是老马和我提到过的拐子爷。
细细一想,应该错不了,老马不是说拐子爷脾性怪得很么,和这大爷正好符合。
“大爷。”我再度喊了他一声,还是没有半点反应。看这样子,我是叫不动他了。
无奈之下,我只得把拐子爷四周的草都给踩下去。蛇都爱往草里钻,把这边的草清理掉能更安全点,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鸡……熊……”拐子爷在我身后喊道。
熊!我猛然回头。
呼,虚惊一场。并没有和我想象的一样,一头熊张牙舞爪地朝我扑过来。身后只坐了个拐子爷。
“鸡!熊!”拐子爷依旧在喊。
我把四周的草都清理点,半蹲下来问拐子爷是不是真看着熊了。
拐子爷依旧重复着那两个字,两只眼睛木然地盯着某个点。
我心里虽然奇怪得紧,但是因为还有别的事,没法再耗下去,于是叮嘱拐子爷几句——虽然我知道这并没有什么用。之后便往山上走。
走出十来米远,身后传来拐子爷低低的怒吼,依旧是那两个字。
真是个怪人呐。
幸运的事,农场其它的地方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周围这几座山可是一点没变。村民把它们保护得很好,郁郁葱葱一片。
找到进山的那条小道,我一面回议着日记内容,一面缓步往上走。
应该就是这块了。爬到半山腰,我停了下来。
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也发现了新的问题。这山谷深且宽,没点功夫还真找不来。
望着这陡峭的山体,没点防护工具我还真不敢贸然下去。
或许,我可以不爬上来,直接从下边进到山谷。毕竟我已经知道了具体位置,把它记住就好。
当下我就不在往上爬,而是转身下山。
下到那大棚附近,我往左边一拐,那里可以进山谷。
或许是因为少有人来,里边非但一条路没有,还长着比我还高的杂草。里边不知名的虫子吱吱喳喳叫个不停,显示出一股幽静的意味。
要进去可有点难度。
低头看了眼脚上穿的普通运动鞋,又看了眼身上穿的短袖。我决定下次带了工具再来。
再说,这天也微微有些暗了。
走回去的时候,我探头往那废弃大棚里看了一眼。拐子爷已经离开,墙角边的茅草被压平,告诉来者这里确实有人坐过。
走了也好,起码证明他没事。
我放了心,加快脚步。
离老马家还有个十来步远,便瞧见老马站在门口招手示意我赶紧过去。
“快来,就等你了。”老马搭着我的肩膀让我进去。
我心生疑惑,问了句怎么了?进门看见陈意兰拘谨的坐在一边,旁边是赫哲族的那位老人。
老人换了另一身民族服饰,显得十分正式。
见到老人,我双手合十,恭敬地行了个礼,老人略一点头,算作回礼。
我刚想问老马怎么一回事呢,老马抢先解释说老人下午打来两只野鸡一只兔子,特意过来请我们去他家吃晚饭,说是要好好招待一下两位来客。
“你可有口福了。”老马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老人的手艺可是村里一绝。”
人家还亲自上门来请,实在是让我有点受宠若惊,我赶紧又朝老人做了几个揖。
老人则笑着摆摆手,起身示意我们和他一块出去。
陈意兰怕是被老人那股威严气给吓着了,呆呆坐在木凳上,一言不发。我叫了她一句,她才抬起头看过来。
“别怕,老人人很好。”我宽慰她一句,拉着她一块往外走。
老人一个人大步流星走在前边,不加点速还真跟不上。
“你刚干嘛去了,这么久。”老马问我。
我回答说去北边那座山转了转,“对了老马,北边那座山的山谷没人去过?怎么净长些一人多高的杂草。”
老马挠了脑袋,“确实没有。是这样,村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从不往那山谷走。”
“为什么?是只有那座山的山谷么?”
“对!具体愿意我也不知道,反正从上辈起就传下来这么个规矩。”
所以那山谷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还是说,是因为那土碗才这样?
我无从知晓。
“你进去过了?”老马的声音带着些惶急。
我摇了摇头,说没进去,就是在旁边转了转。
老马呼了口气,半是叮嘱半是告诫,“那就好,虽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让去,但是老辈传下来的,一定有它的道理,还是不要去冒犯的好。”
谈话间,已经到了老人的家。
陈意兰第一次见这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建筑,也是惊奇得移不开眼,一个劲地问我着东西是什么,那东西是什么。
这些方面老马比我懂得多,所以他又当了回“导游”,跟陈意兰讲解起来。
进了屋,老人领着我们在东炕坐下,朝里面喊了一声,奶奶立马拖着昨天见过的那只大铁盘掀开帘子出来,给我们一人倒了杯茶,接着又拿出一碟吃食。
这碟吃食不是昨天吃过的考鱼片,貌似是烤的红薯片,我捻起一片尝了尝,果然。不过这烤制的红薯片似乎添了些秘制的香料,薄脆而香酥,十分好吃。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593/4593448/1111090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