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民间邪物商人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 第三百一十章 豆汁儿趣事

第三百一十章 豆汁儿趣事


老马也没管,依旧乐呵呵地吃着,十二分地开心。

他这吃相很有福气,吃什么都很香,仿佛在吃什么山珍海味,其实也就是一套普普通通的煎饼果子。

这吃相或许也是受他乐天派的性格影响,什么困难都不太放在心上,只要肚里有食,脑子就能活动,没什么解决不了的事。

过好今天就不必担心明天。

或许土碗这事也是一样的道理,船到桥头自然直,暂且一步步看过去。

吃净一个锅盔,眼前的迷雾似乎也被拨开,我开了口。

“大伯,我想和您说个事。”

大伯放下舀豆腐脑的塑料小勺,抬头看了看我,“你说。”

“是这样,我们想今天就回桃林村去。”

“今天?”大伯的勺子彻底落在豆腐脑里,他也没顾上去捡,两只眼睛直愣愣地看着我。

我温柔且坚定地回视着,点点头。

“怎么这么着急?”大伯微微皱了眉头,“腿还没好,到处瞎跑,在这多住两天先把腿养好了不是更好么?”

“大伯,我这腿与前天相比已经好了很多,按时吃药的话没什么大问题,在这住这么久了,也不好意思再麻烦您。”

老马停下嘴附和着点点头,“是啊大伯,哪能在这一直住下去,小宁您就放心,他自己身体倍棒,吃嘛嘛香,我回去再给他上山采点草药,保准不出三天他就活蹦乱跳,一点事没有。”

双面夹击之下,大伯低着头,将勺子拨弄出来,吸溜一口豆腐脑,“算了,回去就回去吧,不过,不是今天。再在这住一天行不行?我排骨都买了,你们总得喝个汤再走。”

我和老马对望一眼,说了句好。

“到时候存下我的号码,有什么事招呼一声,我立马赶过去。”大伯不放心地叮嘱两句。

“好了好了,现在不谈这种事,好好吃饭,这火烧买的是张记的,有字号,好吃。”大伯给我递过来两个。

一尝,果然不错。皮薄馅厚,外皮酥脆,一口下去鲜咸的猪肉混合着大葱的鲜味,满口肉汁,十分好吃。

大伯总是能给我们带来这种街头巷角的美食。

“咳咳。”旁边的老马咳嗽两声,手握成拳捶了两下胸口,“哎呀嘛,吃得太干,噎着了。”

眼睛往下一瞅,老马瞅见桌上放着几碗浅绿色的汤状物,“哎呀,还好这有豆浆,喝口。”

老马忙不迭失地端过豆浆喝下一大口,脸色立马就变了,变得和那碗豆浆一色的绿,旋即侧身,低头,一口将那豆浆喷出来。

“啊呸,呸,这是啥啊。”老马吐着舌头苦着脸转过来问。逗得我们几人一齐放下手里的东西哈哈大笑起来。

“诶,你们笑啥啊。”老马满脸的不知所以然,疑惑的看了我们一阵,见没有人回答,又十分气愤地问大伯是不是被人讹了,“咋馊了的豆浆都拿出来卖呢?没良心啊!大伯您带我去,我非得把他的摊子掀了不可。”

老马两腮帮子鼓得似个青蛙,气呼呼地撸起袖子就准备起身,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模样。

大伯这时才止住笑,把老马按回座椅上去。

“你也别去掀人家的摊,这也不是豆浆,而是——豆汁。”

“豆汁?”老马抓了抓头发,“啥意思,这东西咋还又酸又臭的。”

这番话更是逗得大伯忍俊不禁,一度笑得出不了声。

我替大伯开了口,“老马,豆汁儿是老北京特色小吃。”都说没喝过豆汁不算去过北京。如今交通便利了,经济也发达了,其实不去北京也能喝上豆汁儿。

这不,老马就喝上了,只不过他不太识货。

豆汁是老旗人的吃食,其实喜欢喝豆汁的并不局限于民族,也不拘贫富。

而且非得在豆汁后边加个“儿”字,才能显出它的韵味来,那种老北京独特的韵味。

旧时,有穿戴体统者,如果坐在摊上吃灌肠或羊霜肠,就会被人耻笑,但在摊上喝豆汁则不足为耻。

卖豆汁的照例是从粉房将生豆汁趸来,挑到庙上,就地熬熟。

前边设个长条案,上摆四个大玻璃罩子,一个放辣咸菜;一个放萝卜干;一个放芝麻酱烧饼、“马蹄”;一个放“小焦圈”的油炸果。

案上铺着雪白桌布,挂着蓝布围子,上面扎有用白布剪成的图案,标出“某记豆汁”字样。

夏天则还要支上布棚,以遮烈日。经营者通常为一、二人,不停地向游人喊道:“请,您哪!热烧饼、热果子,里边有座儿哪!”

提起北京小吃,首先让人想起豆汁。

北京人爱喝豆汁儿,并把喝豆汁儿当成是一种享受。

可第一次喝豆汁儿,那犹如泔水般的气味使人难以下咽,捏着鼻子喝两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

有些人一口喝不得,有些人却是一天离不开。

乾隆皇帝还专门请做豆汁儿的行家进宫。

梁实秋先生就也曾专门为这小吃写过这样一段话:豆汁儿之妙,一在酸,酸中带馊腐的怪味。二在烫,只能吸溜吸溜地喝,不能大口猛灌。三在咸菜的辣,辣得舌尖发麻。越辣越喝,越喝越烫,最后是满头大汗。我小时候在夏天喝豆汁儿,是先脱光脊梁,然后才喝,等到汗落再穿上衣服。

京剧大师梅兰芳也是豆汁儿的拥趸。

他基本每天都会喝豆汁儿,而且梅兰芳一家都有着喝豆汁儿的传统。

当年抗战时期,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在上海隐居,拒绝为日本人演出。他的弟子言慧珠因去上海演出,曾特意为师傅梅兰芳带了四大玻璃瓶儿的豆汁儿,乘飞机送去,一时传为佳话。

“对对对。”大伯拍了手,“小宁对这东西了解得比我多,我是吃货,爱在吃的方面下脑筋,没想到还有比我更懂的。”

一时间,大伯竟透出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激动感。

“这东西要配着焦圈吃才算正宗,今早他们那刚好卖光了,没买着。”

“我年轻时候去北京打拼过一阵,接触到了这玩意,初喝是和小马也差不了多少,就差把豆汁喷人脸上了。”

说到这,大伯又盯着老马笑了一阵,“这东西一回生二回熟,后边又喝了几回,才感受到它的魅力,现在是每隔两天就要喝一遭来过过瘾。”

老马听得是半信半疑,在大伯的鼓励下又喝了一大口,撇着嘴皱着眉头艰难地咽下去,把碗“当”地往桌上一放,“喝光了,没……浪费。”

“哈哈哈。”众人又都笑起来。大伯笑得最欢,“你这小伙子真实诚,真还玩呐。”

笑着笑着,大伯忽然又收起笑轻轻叹了口气,“我舍不得你们走哇,你们在这可热闹,我老婆子还得三四天才回。”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593/4593450/1111085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