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1067年治平四年正月初一
西北的捷报一封接着一封传回了汴京城,朝中上下都觉着这回是稳了,只等着大好消息传来祭祀祖宗、先帝。只是等了又等,也不再见消息传来。
临近岁末,宫里已经开始预备着封笔,不论是勋贵官员,还是平头老百姓,都预备着准备过年了。
官员们放了假,新晋的女官们也是如此。
今儿是大年初一,也是新年的第一天。两宫太后携官家领着百官开大朝会,接受朝贺。一直忙碌到正午,才吃上官家的赐宴。
一吃完饭,群臣散席,欧阳桢就和梅令仪开溜了,一点没管被官员们围绕的老父亲。
两人约好了回家换下官服,便出门“踏冬”。
“虽说这新年还是热闹,但终究还是少了些彩头。就连两位太后和官家都不见开怀,可见还是遗憾。”司言欧阳桢搓了搓手说道。
“说不准上头早就有了成算,许是在路上耽搁了,捷报才来得迟了些。”瞧她还在不住的搓手,梅令仪将手中的汤婆子递了过去,“快暖暖吧,瞧着都快冻坏了。”
“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今年这天气实在是冷了些,也不知道开春了会不会暖和点。不然这天气这么冷,春闱的时候就惨了,只怕能将人给冻坏。”欧阳桢笑了笑。
“我三哥和四哥开春要参加春闱,娘在家里快担心坏了。就算是大过年的也不准他们出门访友,就怕冻坏了身子要遭罪。我出门的时候,还听见他们的哀嚎呢!”欧阳桢语气虽是带着笑意,但面容还是有些愁绪。
欧阳桢是欧阳修和继室薛氏的嫡出女,也是欧阳家最小的孩子,翻了年过去也才十六岁。她刚出生的时候正是父亲最难的那几年,在外辗转数载,祖母离世,整个人开始有了老相。
直到她五岁那年,父亲被召入朝担任翰林学士,为还是皇子的官家开蒙,日子才好过起来。
薛氏虽是继室,但是是故兵部尚书薛奎的四女儿,打小就跟着父亲到处跑,是个利索性子。和欧阳修也琴瑟和鸣,生了八个儿子,三个女儿。
年轻时也是一根棍子吓得孩子们哭爹喊娘的威严母亲,也就是天不怜悯,叫她连丧四子,二女,才让她对孩子们心软了下来。
纵是如此,孩子们也是个个成才,大儿子、二儿子已是官身。三儿子、四儿子预备着开春科考。小女儿如今也是尚宫局正七品女官司言,常伴在太后身边宣传启示奏之事。
桢,栋梁也。
瞧她名字中的“桢”字,就知道她母亲是怎样培养的她。
梅令仪是梅尧臣的头一个孙女儿,自幼聪慧,远胜叔伯,自小就教养在祖母身侧,常受祖父教诲。与欧阳桢同入选为尚宫局正七品女官司言。
拢共就两个司言,这是常伴太后娘娘、官家身侧的官职,都被她们俩占了。
她们俩自六岁起便玩在一块儿,不过因着梅尧臣不登权门,常是欧阳修领着小女儿登梅家的门来寻友。
两人虽是同年出生,辈分却差了一头。
作为帝师的子嗣后人,家教严谨,自汴京书院开课以来就被家里人送往就读,学识自然也是同龄人里领头的。
慈安太后和慈宁太后挑选有才之女为女官,以她们的才名和出身,自是不会落选。
不止是她们,还有许多官宦人家学识好的女儿入了选。
女官之名有人艳羡,也不乏有一些酸话。
什么“慈安太后向来不喜将女官与后宫妃嫔混为一谈,既然是当选了女官,恐怕就无缘后妃之位了。”
什么“话虽如此,但实际如何还不是看官家心意。只要官家真心喜爱,慈安太后还真能跟亲儿子拗上,不准纳女官为妃?”
什么“后宅女眷抛头露面,不堪入目。”
当然至少当着她们的面是不敢这样说的,不管是女官还是后妃,至少是前途无量了,那可是太后娘娘跟前的人,不能得罪。
“以欧阳三叔、欧阳四叔的学识,应该是稳当的,你就别担心了。”本来就是欧阳桢约着梅令仪出来“踏冬”,虽是个玩笑话,但她也知道是挚友怕她在家中清冷苦闷。
跟欧阳家相比,梅家的人口实在少了些,且祖父去后,登门的人愈发少了,过年也热闹不起来。
有友如此,实乃幸事。
在她沉思的时候,欧阳桢已经欢呼了起来:“令仪,快看,下雪了!”
若说是大臣累,可作为皇帝也轻松不了。
赵旭大半夜就得爬起来去上香、祭祖,等上完香也不能歇着,得赶紧前往两位母后的宫殿请安,恭贺新年。也就是现在还没后妃子嗣,不然接受后妃子嗣朝贺又得一个时辰。现在宫里就只有赵旭、赵晏、赵景三个单身汉兄弟,受了下面两个兄弟的祝贺后,再见见宗室,也就差不多能喘口气歇着了。
等到天亮了,又是大朝会,得接受群臣和使节的朝拜。自舅舅卫禄入朝为官,指哪打哪儿后,近年来周边的国家的乖顺了很多,这也让赵旭放心了不少。
等中午招待完大臣及使节们,他总算是有时间歇息了。也是慈安太后、慈宁太后疼爱儿子,若是皇帝和太后不和,这时候就算是要困死了,也得在太后身边做个孝顺儿子。
赵旭再次睁眼,天都已经黑了。
床帏之外侍奉的内侍一听见动静,赶紧掌灯凑近听吩咐。
“这是什么时辰了?”怎么一觉睡醒天都黑了,该不是今日已经过去了。
“回官家的话,已是戌时一刻了。”
赵旭瞬间从床上爬了起来,急忙套着鞋:“你们怎么当的差?今儿是大年初一,也是母后生朕的日子,若是朕不醒来,今日不是过去了?叫朕做个不孝之人?”急得连朕都说上了,可见是着急了。
夏风连忙请罪,嘴上不停,手上也不停,在外间候着的宫女们围了上来,把衣服往上套:“官家您别急,方才慈安太后身边的春桃姑姑亲自来说了,晚些叫您起床。若您还没醒,就戌时三刻叫您起来。这不是臣不警醒,实在是太后娘娘心疼您昨儿睡得少,不让叫。”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593/4593907/2388236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