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权路艳途全文小说 > 第1142章 发现了一些几乎被遗忘的标记

第1142章 发现了一些几乎被遗忘的标记


大约一个小时后,柳红抱着一摞厚厚的档案资料,脚步轻快地走了进来。

“罗书记,这是您要的资料。”她将文件小心地放在办公桌上,轻声补充道,

“除了林下经济项目,我还找到了同一时期北部山区的一些其他项目档案,觉得可能也有参考价值,就一并拿过来了。”

“很好,你想得很周到。”罗泽凯赞许地点点头,随手翻开最上面的一本档案。

柳红微微一笑,悄声退出了办公室。

罗泽凯立即沉浸在这些尘封的档案中,一页页仔细翻阅。

大部分都是些常规的项目文件——种植基地建设、林产品加工厂规划、旅游设施配套……

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

就在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准备合上最后一本档案时,一张夹在其中的泛黄图纸突然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是一张北部山区的地形图。

上面用红笔标注了几个不起眼的点,旁边手写着“备用设施”四个小字,笔迹略显潦草。

罗泽凯俯身仔细辨认着图纸上的标注。

突然,他的目光凝固了——

在这些标注点旁边,还有一行几乎被忽略的小字:“依据六零年代人防工事改造”。

“人防工程?!”罗泽凯的心猛地一跳,立刻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他快步走到那幅巨大的苍岭市地图前,手指沿着北部山区的等高线细细搜寻。

果然,在图纸标注的相应位置,他发现了一些几乎被遗忘的标记——

那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深挖洞、广积粮”时期修建的人防工事标识。

罗泽凯的思维飞速运转着:这些人防工事通常深入山体,结构坚固,有的还配备了独立的供电和通风系统,完全可以改造成舒适的居住空间。

更重要的是,它们位置隐蔽,入口往往伪装成普通山洞或者与其他建筑融为一体,从外部极难发现。

左忠良在推动“林下经济”项目时,完全有可能以“旅游开发”或“设施建设”为名,暗中将其中某个人防工事改造为自己的安全屋。

这样一来,既有了合理的资金渠道,又能在不引起注意的情况下,打造一个绝对安全的藏身之所。

罗泽凯立即拿起电话,接通了杨丽的专线,语气急促而坚定:“杨局长,有重大发现。”

“立即调整搜索方向,重点关注北部山区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的人防工事。”

“左忠良很可能就藏在其中某一个经过现代化改造的工事内。”

电话那头,杨丽的声音带着惊讶和兴奋:“人防工事?”

“我们确实忽略了这一点!这些地方结构复杂,很多都有地下多层结构,确实能够屏蔽我们的探测信号。”

“立即组织精干力量,重点排查这些工事。”罗泽凯语气坚决,“但绝不能打草惊蛇。”

“左忠良既然选择这里,必然做了充分准备,很可能设有监控和预警系统。”

“明白!我马上重新部署侦查方案。”杨丽利落地回答。

放下电话,罗泽凯长长舒了一口气,感觉一直压在心头的大石终于松动了一些。

这个发现,很可能是打破当前僵局的关键。

他走到窗前,远眺着北方连绵的群山,目光深邃。

在那片苍翠之下,不仅隐藏着渴望甘霖的土地,也可能隐藏着最后的罪恶。

沉思片刻后,他转身回到办公桌,再次按下内部通话键:

“通知下去,一小时后,在小会议室召开‘引水上山工程’前期工作专班第一次会议。”

“请曾毅副市长、发改委、财政局、水利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主要负责人参加。”

“同时,请市委政研室、市府研究室负责人列席。”

“好的,书记,我马上通知。”柳红干脆利落地回应。

一小时后,小会议室内座无虚席。

各部门负责人显然都意识到了这次会议的重要性,个个神情严肃,面前整齐地摆着笔记本和资料。

罗泽凯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开门见山:“同志们,今天把大家请来,只为一件事:正式启动‘引水上山工程’的前期工作。”

他环视全场,声音铿锵有力,“北部山区的旱情,是悬在我们头顶的一把剑,不能再等了!”

“这项工程,关系到数万山区百姓的生计,关系到苍岭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我们能否打赢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这场硬仗!”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语气斩钉截铁:“我知道,困难很多,压力很大。”

“前几届班子不是没动过这个念头,但都因为种种原因搁置了。”

“现在,到了我们这一届班子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的时候了!不能再把问题和遗憾留给后人!”

他看向曾毅,点头示意:“曾市长,你先介绍一下基本情况和我们初步的构想。”

曾毅早有准备,立刻起身走到投影幕布前,打开准备好的PPT,一边切换幻灯片一边详细介绍:

“各位请看,这是北部山区的水资源分布图……”

“这是历年旱情损失统计……这是我们初步设想的‘三级提水、渠系配套’工程框架……”

随着曾毅的讲解,与会人员的神情愈发专注,不时有人低头记录。

这项工程的宏大和复杂,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曾毅讲完,罗泽凯接过话头,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微微前倾:“情况大家都清楚了。”

“现在,我们面临几个核心问题。”

他竖起手指,“第一,钱从哪里来?”

“第二,技术可行性?”

“第三,如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四,建成后的运营维护机制如何建立?”

他点了几个部门的名,语气严肃:“发改委,你们牵头,立即着手研究项目立项和资金筹措方案。”

“财政局,你们配合发改委,盘清家底,看看我们能挤出多少配套资金,同时研究专项债券等政策工具的可能性。”

“水利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你们负责进一步细化工程线路勘察和用地预审,尽快拿出更精确的工程设计概算和用地需求。”

“生态环境局、林业局,你们的任务同样重要,”他特别强调,“要对工程可能涉及的生态敏感区、水源涵养林等进行深入评估,提出明确的保护要求和避让措施,确保工程是绿色的、可持续的。”

“农业农村局,你们要提前谋划工程建成后的效益发挥问题,真正让‘远水’解‘近渴’,变成致富水。”

他每布置一项任务,都明确主责部门和配合单位。

“同志们,”罗泽凯最后直起身,语气凝重而坚定,“这项工程,是市委市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号民生工程、发展工程。”

“我不要求你们立刻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但我要求你们立刻行动起来,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工作合力。”

他环视在场的每一位负责人,“专班要实体化运行,建立周调度、月汇报制度,遇到问题随时协调,重大情况直接向我汇报!”

他的决心和清晰的部署,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原本觉得困难重重、望而却步的部门负责人,此刻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和前所未有的动力。

“罗书记,我们发改委保证完成任务!”发改委主任首先表态。

“水利局坚决落实市委决策!”

“财政局马上研究资金方案!”

会议室内,表态声此起彼伏,充满了干事创业的激情。

罗泽凯看着这一幕,心中稍感宽慰。

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但一个好的开端至关重要。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611/4611545/4296008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