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车才刚停下,朱元璋便自顾自的跳了下来,半点没觉着这地方普通,反而一脸复杂的看着朱高煜问道。

“小友,这看之前你能否给老夫交个底,这里有多少?”

朱高煜知道他问的是粮食,但本就要带他们去看的,自然没什么好隐瞒的。

“不多,正好比城中粮仓多十倍,各式主粮共计二十万石而已!”

嘶……

朱元璋父子二人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但此时也不得不倒吸了口冷气。

实在是太过骇人了!

二十万石粮食啊!

这要是拿着这些粮食招兵买马,那顷刻间就能拉起一支十万人的队伍啊!

更重要的是,无论朱元璋还是朱棣,都不相信仅仅这两处便是朱高煜的极限了。

这个惯会藏上几手的小子,要是手里没个几张底牌,断然不会把这粮仓这么示人的。

也就是说,这几年的功夫这不起眼的小子,就已经至少准备了几十万人半年的口粮了,或许还不止?

朱元璋父子二人都沉默了。

面对此等妖孽,他们已经无法用言语来评论了。

闷着头跟在朱高煜背后,一路七弯八拐的绕过一道道大门。

果然,粮仓还是地下。

哪怕之前就已经知道此地藏粮颇丰,但当他父子二人真正看到这堆叠得整整齐齐的海量的粮食时,仍旧一脸的震惊。

可朱高煜却早习以为常了,反而抓起一旁口袋里的一把大米,冲着二人示意道。

“刚刚老爷子问的可是这种大米?”

朱元璋一听这话,精神一振走上前细细看了几眼后点点头道:“正是此物!咱好的歹的各种米粮都吃过不少,但这种细长的尖利大米,咱见都没见过!”

朱高煜闻言莞尔一笑,坦然道:“老爷子没见过正常,此米乃是我那地里的特产。”

“现如今大明种植的大米,地力充足、打理精心的情况下,也不过二三百斤的产量。”

“但我这大米,一般田地便可亩产五百,若是上等水田精心打理亩产可到一千斤,是现在大米产量的几倍之多!”

朱元璋和朱棣听到这话,倒吸了一口凉气,随后满脸激动的看向粮仓之中的大米,仿若看到了一袋袋的金子。

任何一个王朝,无论看上去多少的问题,但归根结底的问题其实只有两个,便是钱和粮!

百姓吃饱穿暖之下,自然只会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谁想不通去跟着造反?

可以说,土地、粮食,这两样东西便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安稳和昌盛。

之前在朱宅,朱高煜便一语道破土地当中的算计和谋划。

如今再加上这优质良种,岂不是说大明再无饥荒之虞?

毕竟,产量如此惊人的良种若是在大明推广开来的话,天下人人都有饭吃啊!

一想到这里,朱元璋顿时心头火热,朱棣更是激动地无以复加。

在朱元璋眼中,这便是大明江山不落的根本,而在朱棣眼里,这便是大明连年征战也毫无后顾之忧的根本。

朱棣别看嘴里一直叫嚣着封狼居胥,可他实际上非常清楚,这会儿还不是大战的时候。

北元残部之所以能上蹦下跳的嚣张,正是看准了大明建国不过二十余年,朝堂、民间都未曾从元末乱世的元气大伤中恢复过来。

自己父皇哪怕恨不得自己亲身上阵砍了那北元鞑子,但却仍旧得憋着。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695/4695008/2831803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