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7章


卫渊眸光一冷。

醉月楼虽是寻常青楼,却是北地细作惯用的情报交接点之一。

他曾亲自设局端掉两个窝点,若此人真在那里出没……

“他每次去完回来,都神色慌张,像是怕被人看见。”苏娘子补充道,“而且……他用的墨条,也是云纹笺配套的‘松烟古法’,那种墨,整个商会只有高层才有配给。”

证据链开始闭合。

当晚,卫渊下令启动“影鳞”计划——一套由他亲手设计的情报反制系统,以商会为壳,暗藏数百密探,专司监察内部异动。

吴谋士亲率精锐,伪装成街头小贩与茶馆伙计,对王德全展开全天候监视。

第三日深夜,风雪再起。

王德全果然再度出门,披着黑袍,帽檐压得极低,一路穿街走巷,最终停在城西一座废弃多年的“清茗阁”茶馆前。

门开一线,一人闪身而出,交换了几句暗语后,迅速交换了一个油纸包。

就在那人转身欲走之际,四周火把骤然亮起!

数十名黑衣武士从屋檐、墙角、地窖中跃出,刀光如雪,将茶馆团团围住。

“拿下!”一声冷喝划破夜空。

王德全当场瘫跪在地,面色惨白如纸。

另一人试图突围,却被一支弩箭精准钉住脚踝,哀嚎倒地。

卫渊踏雪而来,氅衣猎猎,目光如刀。

“你说,是谁告诉你,我能活多久?”他俯视着王德全,声音不高,却让人心胆俱裂。

审讯持续到天明。

酷刑未用,只是一盏茶、一句问话、一段过往回忆,便彻底击溃了王德全的心理防线。

他哭着招认:自己早被段承烈麾下谋士收买,每月收受黄金十两,负责收集商会动向、军粮调度、乃至卫渊日常起居规律。

而那封匿名信,正是由他提供纸张与传递路径,幕后之人甚至知道卫渊“非此世之人”的秘密,称其“逆天改命,终将自噬”。

更令人震惊的是——

敌军已筹备多时,即将发动一场前所未有的舆论战。

他们伪造了大量“罪证”,包括假账本、伪书信、虚构的贪腐记录,准备通过南北各州郡的说书人、僧侣、游商口口相传,将卫渊塑造成“僭越之贼、祸国之蠹”,意图瓦解民心士气,动摇其根基。

卫渊听完,久久不语。

帐中烛火摇曳,映照着他脸上一抹极淡、却令人不寒而栗的笑意。

他抬起头,望向吴谋士,声音平静得可怕:

“既然他们想玩嘴上的仗……那就别怪我不讲规矩了。”风雪未歇,残夜如墨。

卫渊立于军帐高台,指尖轻捻那封匿名信的边角,火光映照下,纸面已微微焦黄。

他眸色沉静,却藏锋于内,仿佛一柄收鞘之刀,只待时机一瞬便要饮血而出。

“他们想用流言乱我根基?”他冷笑一声,声音不高,却如寒刃破冰,“那就送他们一场‘溃败’的幻梦。”

他转身提笔,在案前疾书三道密令。

第一道,命张老板连夜伪造一批“南方粮仓空虚、军心涣散”的假账册与调度图,内容详实到连老练谋士都难辨真伪——尤其是刻意泄露几处关键关隘的“防守漏洞”,并注明“世子沉迷酒色,不理军政”等煽动性语句。

这些情报将经由王德全曾使用的暗线渠道,层层递送至北境敌营。

“段承烈自负智谋,最善察微知变。”卫渊冷声道,“所以他一定会相信那些‘不合常理的真实’。”

第二道令,则交予苏娘子。

“你去联络江南说书人、城隍庙祝、茶馆掌柜,甚至青楼歌姬——我要让金陵街头巷尾传唱一段新词:《世子巡江记》。”他目光微闪,“讲我亲率船队巡视长江水寨,犒赏将士,修筑堤坝,开凿新渠,百姓称颂,万民归心。再编几则‘某县因新政免赋’‘某镇得铁犁增产三倍’的故事,散布乡野。”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730/4730546/4201365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