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第522章 匿名信
夜风穿城,卷起残烟与血气。
卫渊站在城楼上,手中那封匿名信在火光映照下仿佛一张无声的谶语。
他指节微紧,目光却愈发沉静。
这不是恐吓,也不是挑衅——这是提醒,来自一个知晓他布局、甚至可能窥见他内心恐惧的人。
“查。”他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如刀锋划过冰面,“我要知道这纸从何而来,墨出自哪家,连带近一个月所有接触过北方商队杂役的人员名单,一并调出。”
吴谋士接过信纸,指尖轻抚字迹,眉头渐渐锁死:“蝇头小楷,用的是南朝工部文书专用的‘细麻双抄’纸,市面上极少见,通常只供官署或大商会机密文书使用。”他顿了顿,眼神骤亮,“全城能供货此纸的,不过三家铺子,其中‘文渊阁’最近半月已三次售出同批次纸张,买家……是一名叫赵成安的仓吏,隶属南方商会粮道司。”
“粮道司?”卫渊冷笑一声,“掌管粮草出入、文书流转,位置不高,却能触达核心情报。此人若真只是买纸写家书,为何要三番两次更换身份登记?”
“更蹊跷的是,”吴谋士低声补充,“文渊阁掌柜供述,每次交易,赵成安都避着巡值兵丁,且付款用的是北地银票,成色新得不像私蓄。”
卫渊眸光一闪:“有人在用北方的钱,买南方的纸,写警告我的信。”
他转身走下城楼,披风猎猎,步伐稳健而冷厉。
“通知苏娘子,让她以整顿账目为由,彻查近三十日内进出商会总堂的所有外聘账房、杂役、送炭挑水之人,尤其是那些无引荐、无保人的。我要知道,谁能在我们眼皮底下递这种信。”
吴谋士拱手而去,身影没入夜色。
三日后,苏娘子悄然现身于卫渊书房,烛影摇红中,她眉心轻蹙:“我已翻遍出入名册,确有一人可疑——一名自称‘李七’的记账副手,五日前由赵成安引荐入堂,负责核对江北运粮单据。但他所用笔法不合南朝惯例,且每日必借故前往西角门附近水井旁洗衣,实则……是在传递消息。”
“水井?”卫渊眯眼,“那口井通往地下暗渠,直通城外旧河道。”
苏娘子点头:“我已经命人换掉井盖,在井壁布了细线机关。昨夜三更,有人取走了藏在井底陶罐里的纸条。”
卫渊缓缓起身,走到沙盘前,指尖点向城西一处偏僻茶馆:“既然他们要接头,那就让他们接个痛快。”
他唤来张老板,低声吩咐几句。
张老板面色凝重,但毫不犹豫领命而去。
又两日,深宵时分。
寒月如钩,街巷寂寥。
那名叫赵成安的仓吏果然鬼祟出门,裹着旧袍,左顾右盼地穿过几条窄巷,最终停在城西“清露茶馆”门前。
门扉轻启,一道黑影闪入。
茶馆内灯火昏黄,两人低语未久,忽觉四周寂静得异常。
下一瞬,四面门窗轰然被撞开,数十名黑衣甲士持弩围入,箭尖森寒,直指厅中二人。
赵成安脸色煞白,扑跪在地:“饶命!我只是传话之人!是敌军许诺我千金,让我散播流言,动摇商会人心!那封信……那封信我只是照抄,并不知其意!”
卫渊缓步走入,靴声沉稳,似踏在人心之上。
他蹲下身,盯着赵成安颤抖的眼:“你说你是传话的。那你告诉我——是谁教你,写‘你的时间不多了’这句话,就能让我心乱?”
赵成安浑身一僵,嘴唇哆嗦:“是……是一位姓陈的参军,他说……说您最近必有大动作,只要让您觉得内部不稳,便不敢轻易出击……他还说,舆论比刀剑更利,只需十日之内,让南方商人彼此猜忌,联盟自溃……”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730/4730546/4203862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