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下乡后,娇软知青赢麻了大结局 > 第三百三十二章 回村

第三百三十二章 回村


拖拉机行驶到杨柳所在的小电车前,便熄了火。

程立东和会计三人全都下来,眼里是挡都挡不住的惊喜。

“小杨知青?!真的是你呀!你可算是回来了!”

一晃大半年,都没看见小杨知青的身影了,就还有点不习惯的呢!

“你们这是做什么去?送蔬菜和兔子?”

“对对对,就是去送蔬菜。”

“还是去机械厂食堂嘛?咦?会计叔也去?”

杨柳听沈焕白说过,村里现在的蔬菜产量高着呢。

岭山大队的会计长得比较清瘦,又是个爱笑的人。

他用手拍了拍腋下夹着的黑色公文包,“小杨知青还不知道呢吧?!咱们岭山大队现在一天能送好几次菜呢,我呀当然得去发挥作用了。”

“今天这是第几趟了?”

“最后一趟!”

“那你们赶紧去县里吧,等回来了咱们再说话。”

拖拉机又突突突的响了起来,杨柳和沈焕白也没多做停留,小电车一路向着岭山大队的方向而去。

倒是拖拉机上坐着的会计,拖拉机都开出去好远了,他才反应过来有些疑惑的说道,“刚才我没注意,小杨知青身边那人是狗崽子?”

“对!就是他。”

另一侧的小年轻赶忙跟着附和,“小杨知青咋和狗崽子混到一块儿去了?”

“叔,狗崽子其实人不错的——”

开车的程立东,显然也听见了两人的议论。

“你忘了——去年秋天,要不是狗崽子,你们家小儿子怕是就被蛇咬了。”

山地多蛇,尤其是夏秋时候更甚。

但乡下小孩子,平日子都是在外疯玩疯跑的,无论草丛里,密林间啥地方都敢去。

——毕竟,无知者无畏嘛!

会计家的小儿子就是如此。

他才六岁,还没到上育红班的年龄,见天儿的和一群八九岁的大孩子玩在一处。

去年秋收之前,各家各户的大人全都准备下地秋收。

孩子们也跟着忙碌起来。

会计家的小儿子,在谷地里捉蚂蚱。

不知什么时候,招惹了一条长虫。

长虫,是东北话,也就是蛇的意思。

那条大蛇直接朝孩子的脚踝就是一口。

咬完之后,不但不跑,还顺着孩子的裤管爬了上去,缠住了孩子的脖子。

那孩子疼的哇哇大哭,又见一条滑腻腻的大蛇盘在自己的脖子,哭得更甚。

到后来,脸憋得通红,连哭都哭不出声来了。

要不是路过的沈焕白听见动静,跑过来帮忙,将蛇赶跑,怕是那条大蛇能把孩子生生勒死。

万幸,那条蛇是条无毒的。

孩子就是遭了罪受了惊吓,不用去医院。

回去养了两天,会计媳妇儿又给弄了不少好吃的,还没过秋,孩子就把这件事给忘了,又跟着村里差不多大的孩子见天的疯跑起来。

“我当然没忘!”

会计呛了一口风,猛咳了一阵。

“我也知道狗崽子那人不错,可现在情势就是这样,咱们也做不了啥。老三,你和小杨知青走的近,回头你还是提醒小杨知青一嘴吧。倒不是因为狗崽子那人不好,我是怕别再因为狗崽子的身份影响了小杨知青在机械厂的工作。”

村里人只以为杨柳是在隆平机械厂挂了个名儿,算是个临时工呢。

机械厂有需要了,杨柳才去工作,没需要了就在村里该干啥干啥。

“叔,你就放心吧,小杨知青那是啥人,根本不用咱们提醒,她心里有数。就这么说吧,遇到事的时候,咱们还没反应过来该咋办呢,小杨知青就已经把事情解决了,就小杨知青那聪明劲儿,能不知道狗崽子家的事?总之一句话,小杨知青的事不是咱该操心的。”

用程立东的话来说,人都是分个三六九等的。

他老爹不就是一直说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能得小杨知青看重,甚至是不在意,狗崽子肯定不是什么坏人。

当然,就是狗崽子不和小杨知青走的近,程立东也不认为狗崽子是个坏的。

程立东小时候因为长得单薄,没少在村里挨其他男孩子欺负。

但凡是狗崽子看见,每次都会护着自己的。

虽然吧,他护着自己的结果就是每次挨揍的由他变成了狗崽子,但程立冬还是知道感恩的。

至少,每次他爹让给狗崽子送窝头,都是他去的。

电动三轮车拐了个弯儿,进了岭山大队村里。

打谷场旁,因为程立东已经开着拖拉机离开好一阵子了,大部分的人都已返家。

只有三三两两几个人一直在攀谈,并没离开。

看见沈焕白开着小电车载着杨柳回来,仅剩的几个婶子立马就围了上来。

“呦!小杨知青,回来啦?”

“是啊!婶子们这是还没回家呢?”

“这不才送走程老三吗?不着急回去,就唠一会儿。”

“小杨知青,你这回一走大半年,咱们都挺想你的呢”

大家纷纷跟着附和,还不忘和杨柳说着各家的收获。

“今年村里人都跟着种菜养兔子了,赚的那叫个盆满钵满。今年过年我家买了五斤肉,可算是过了个肥年。”

“我家也买了好几斤肉呢!”

“这都感谢小杨知青呢,要是没有小杨知青带着咱们,咱们过年还得和以前一样,扣扣嗖嗖的连肉都买不起。”

“各位婶子,我呀就只是提供个点子而已,若是没有各位婶子及家人身体力行,什么都干不成。想必这一冬大家没少挨累,不过能挣到钱就说明咱这点子有用。”

“小杨知青,这回就不走了吧?”

“暂时不走了。”

“那太好了!你不在村里,我们还觉得怪不得劲儿的哩。”

可不是,小杨知青可是他们岭山大队唯一一个半天就能拿十个工分的大姑娘呢。

最关键的是,小杨知青和他们有一个共同爱好啊,每每在一起侃大山的时候,小杨知青都十分大方,还请他们吃瓜子花生呢。

小杨知青不在村里这半年,他们还怪不得劲儿的呢!

“各位婶子,你们先说着哈,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好好好!等回头咱们再聊。对了,小杨知青,过年的时候我家宰了一只老母鸡,两个鸡腿我一直给你留着呢,回头你到我家里去拿啊。”

“还有我还有我,小杨知青去年你不是念叨喜欢吃东北的冻豆腐吗?今年我特意多冻了一些,回头我给你送去。”

“我蒸了不少粘豆包,回头我和王大嫂一起给你送去。”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相互的。

若是没来下乡,若是没有亲身经历的一切,要是有人跟杨柳说,一个知青能和村里人处成这样,杨柳是不相信的。

“好的,谢谢各位婶子了,我也从京市给各位婶子带了礼物呢,等回头就给大家送去。”

沈焕白全程都没说一句话。

在他眼里,村里这些婶子可是极难缠的。

可杨柳跟村里这些难缠的婶子们相处起来,却不费吹灰之力,游刃有余的很。

他喜欢的姑娘,就是不一样。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16/4816496/1111083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