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你家世子爷不能惯着 > 正文_第96章 书斋里的讨论

正文_第96章 书斋里的讨论


正文_第96章  书斋里的讨论

林清晚带着墨林来书房看萧屹,被拦下来了。

骁林睁着眼睛说瞎话:“大少夫人恕罪,大公子吩咐了,不让任何人进去。”

“任何人?也包括我?”林清晚指着自己问。

骁林硬着头皮点头:“是。”

林清晚道:“他在用功读书,不想让人打扰?”

“是的,大公子正在思考一个很重要的政论问题,怕被人打断思路,所以吩咐属下守在这里。”骁林只好继续编瞎话。

林清晚压根没想过萧屹和骁林会在这种事上欺骗她,一听就信了,点点头说道:“行,那我不进去了,你把这些点心拿着,估摸着他要稍事休息的时候,就给他送进去。”

“是,大少夫人。”骁林遵命,接过林清晚手里拿着着的食盒。

林清晚看了看书房的门,交代了骁林两句,就转身走了。

因为怕打扰萧屹,也没有隔着门跟萧屹说两句话。

墨林落后林清晚几步,趁林清晚不注意,回头和骁林来了个眼神对视,用眼神询问他怎么回事。

林清晚相信了骁林的话,但墨林可一点也不信。

他和骁林自小一起长大,又一起共事这么多年,不是亲兄弟,却更胜亲兄弟,两人对彼此格外了解。刚才,看见骁林说话时,右手的小拇指也动了动,他就知道骁林在说谎话,他撒谎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做这个小动作。

而骁林也没想瞒着墨林,见墨林看过来,就给他使了个眼色,指指书房,又指指林清晚的背影,然后比了个爱心。

墨林领会到其中的意思,一下子睁大了眼睛,神情很有些不可置信。

但他还想问问,到底是萧屹喜欢上了林清晚,还是林清晚喜欢上了萧屹,又或者两人互相喜欢?但这和萧屹把自己关在书房,有什么关系?

他正想仔细的问问骁林,却听林清晚回头唤了他一声:“墨林,走了。”

墨林忙答应着,匆匆追上去,没来得及从骁林嘴里得知真相。

“你和骁林感情很好?”林清晚走在鹅暖石铺就的小道上,随意的问墨林。墨林回答说:“回大少夫人,属下和骁林自幼被王府买来,一直待在一起,这么多年下来,已经情同手足。”

“怪不得你迟迟没跟上来,原来是在叙旧。”林清晚感慨了一句,随后想到什么,有些歉疚,“那现在让你和骁林分开,有些不太好啊,改天我去跟萧屹说说,让把你调回他身边,让他给我重新派个护卫。”

林清晚说这话是有原因的,墨林和骁林,原本是萧屹派去保护林清晚的,但后来林清晚说只需要一个人就够了,两个人有点碍事,便又打发骁林回去跟着萧屹。

是以,两人只能跟着各自的主子,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一直待在一起。

墨林一听,却立马诚惶诚恐,道:“大少夫人您千万您别这么说,您和大公子是主子,我和骁林只是下人,自然要事事听从您和大公子的安排,哪有让您和大公子为我们着想的道理。”“墨林,你这话就不对了。”林清晚停下脚步,故意板下脸,道,“你一口一个主子下人的,但我看得出来,萧屹可不仅仅只把你和骁林当下人,他对你们,跟兄弟一样。”

墨林羞愧的点头:“是,我和骁林被买回来后,就一直跟在大公子身边,陪着大公子一起长大,大公子对我们,确实是好的没话说。”

好是好,只不过,跟兄弟一样这种话,只能由萧屹或者林清晚说,他们自己不能说,不然让别人听了,恐怕会以为他们两个目无尊卑。

林清晚明白这个道理,但还是说道:“既然你知道自己在大公子心目中的分量,以后就不要再说这种话了,大公子对你们好,我便也对你们好,为你们着想是应该的。”

“大少夫人…...”

听了林清晚的话,墨林的心一下子被什么击中了,内心深处涌起一股感激之情,让他一个大男人,却有些眼眶发热。“感谢的话就不必说了,不用太客气。”林清晚看着他的神色,笑着说了一句。

墨林闻言,心里十分感动,不过却还是说道:“属下是很感激您能为属下这么着想,不过…...”

“不过什么?”林清晚问道。

墨林略有些尴尬的说道:“属下和骁林是感情好,但毕竟是两个大男人,又不是夫妻,也用不着非要时时刻刻都要腻在一起,属下继续跟着您就好。”

“哦?你之前和骁林依依不舍的叙旧,我还以为你们巴不得时时刻刻在一起呢。”林清晚戏谑的说道,“不过,既然你这么说了,那就算了。”

墨林还能说什么?只好尴尬的笑着道谢,在心里却嫌弃了一下骁林。

他才没有和那家伙依依不舍,又不是断袖!“走吧,陪我去一趟墨韵书斋,是时候去面试几个优秀书生,让他们住进书斋后院了。”林清晚说道。

墨林应了一声,紧跟其后。

墨韵书斋的地段很好,就在靖王府隔壁街的中心位置,出了靖王府后,坐上轿子,没走几步就到了。

到了一看,发现书斋里已经有很多年轻书生了,他们聚集在二楼,一起读书讨论,兴致高昂。

林清晚和墨林上楼的时候,正好听到他们在讨论灾荒之年,怎么做,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这个问题涵盖的内容太多,可以从朝廷制度入手,也可以从研究农业,提高食物产量入手,还能说说赈灾银两的分配问题。

书生们讨论的十分热烈,各个都畅所欲言,偶尔听到大家都觉得好的主意,就一致拍手叫好,用纸笔记录下来。

林清晚看到这一幕,十分欣慰,一是欣慰书斋按照她的构想,成了知识殿堂,二是欣慰这些书生都没有读死书,不是开口闭口圣人之言,却无济世安民之本领的学究书呆,而是能做事实,关心百姓民生。

这样的人做了官,何愁国家不兴?何愁百姓不安居乐业?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27/4827079/2706624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