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绣色倾城:乱世红颜的逆袭 > 第31章 教育筹谋

第31章 教育筹谋


深秋的阳光洒在西院的梅树上,映出一片斑驳的光影。沈若兰坐在绣房里,手中拿着一封刚从英国寄来的信。程远山走后已经两个月了,这是第三封家书。

"清韵。"她轻声唤道,"过来,爹爹又寄信来了。"

三个月大的清韵正躺在摇篮里玩着手帕,听到母亲的声音,立刻转过头来。那双乌黑的大眼睛炯炯有神,仿佛真的能听懂母亲的话。

"夫人。"张妈端着一碗参汤走进来,"老太太派人来问,说下午要来看小姐。"

沈若兰放下信:"知道了。对了,把前几天周夫人送来的那几本书拿来。"

张妈将书取来,只见都是些新式的儿童教育书籍,有中文的,也有英文的。

"夫人,小姐还这么小,看这些是不是太早了?"张妈有些担心。

沈若兰笑道:"教育不嫌早。虽然清韵现在还小,但耳濡目染也是很重要的。你看她多聪明,每次我念书给她听,她都特别专注。"

正说着,宋玉芙来了。自从程远山去了英国,她倒是经常来西院。

"姐姐。"她走进来,看到桌上的书,好奇地问,"这是什么?"

"是些教育方面的书。"沈若兰说,"我在想,该怎么给清韵规划将来的教育。"

宋玉芙拿起一本翻看:"这些都是新式教育的理念,很多我在英国的时候也接触过。姐姐想让清韵接受西式教育?"

"中西结合吧。"沈若兰说,"这个时代不同了,女子的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四书五经。"

"说得对。"宋玉芙点头,"不过父亲那边......"

"老爷子很开明的。"沈若兰笑道,"上次他还特意让人送来了几本英文启蒙读物。"

就在这时,宋老太太来了。她一进门就看到满桌的书籍,不禁笑道:"这是要给清韵规划将来的教育?"

"是。"沈若兰说,"老太太来得正好,我正想请教您呢。"

老太太在椅子上坐下,看了看熟睡的清韵:"这孩子天资聪颖,将来的教育确实要好好规划。不过......"

"不过什么?"宋玉芙问。

"不过教育不能操之过急。"老太太说,"我看你们桌上这些书,有些太过深奥了。清韵现在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

沈若兰若有所思:"老太太说得对。我这几天就发现,清韵特别喜欢听我念诗词,每次一听到就特别安静。"

"这就对了。"老太太笑道,"诗词歌赋本就是启蒙的好东西。等她大些,再慢慢接触其他的学问。"

宋玉芙突然说:"姐姐,我记得英国那边有个教育理论,说幼儿时期的启蒙特别重要。他们会用音乐、绘画这些艺术形式来培养孩子的兴趣。"

老太太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清韵既然对诗词有兴趣,不如从艺术入手。"

沈若兰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刚好我会些刺绣,可以一边给她讲故事,一边让她看我绣花。"

"不光是绣花。"老太太说,"我记得程家祖上有不少古画,可以让清韵从小就接触这些艺术品。耳濡目染,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原来是周夫人来访,她一进门就说:"我听说你们在商量清韵的教育?正好,我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沈若兰问。

"你知道安德森太太吗?"周夫人说,"就是那个在法租界开幼儿园的英国女士。她听说了清韵的事,很感兴趣。说等清韵两岁的时候,可以让她去幼儿园玩玩。"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兴奋起来。安德森太太的幼儿园在上海滩很有名,不少名门望族的孩子都在那里上学。

"这倒是个好机会。"老太太说,"不过两年后的事情,现在说还早。"

周夫人笑道:"我知道早,但教育这种事情,不就得提前规划吗?再说了,让清韵从小就接触洋人,对她将来的发展很有好处。"

沈若兰看了看熟睡的女儿:"多谢周姐姐费心。不过老太太说得对,现在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

"说得好。"老太太赞许道,"基础打不好,再好的教育也是空中楼阁。"

宋玉芙这时插话道:"姐姐,我看你平时教清韵,很有一套方法。"

"哪里。"沈若兰谦虚地说,"我就是觉得,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循序渐进。比如我给清韵念诗,就是从最简单的开始,慢慢增加难度。"

"对,就是这个理。"老太太说,"教育要讲究方法。你看清韵现在才三个月,就能这么专注地听你念诗,这说明你的方法对。"

周夫人也点头:"确实。我听说有些人恨不得一出生就让孩子学这学那,结果适得其反。"

沈若兰起身给几位长辈添茶:"我是想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清韵既然对诗词感兴趣,我就从这里入手。等她大些,再慢慢接触其他的。"

"这话说得好。"老太太赞许道,"教育不是填鸭,而是要因材施教。"

正说着,清韵醒了。她睁开那双大眼睛,看到屋里这么多人,非但不哭,反而咯咯笑起来。

"这孩子。"周夫人笑道,"这么小就这么有灵气。"

老太太走到摇篮边,逗着清韵:"来,让太太看看你的'才女痣'。"她轻轻抚摸着清韵眉心的朱砂痣,"果然是天生的才女胎记。"

沈若兰在一旁看着,心中充满希望。她知道,有了这些长辈的支持,清韵的将来一定会很精彩。

送走客人后,沈若兰坐在绣架前,开始绣一幅新的图样。这次她选择绣的是一幅《群芳争艳图》,各色花卉争奇斗艳,但又和谐共处。

"夫人又要绣花?"张妈问。

"是啊。"沈若兰说,"这是要送给清韵的。你看这些花,每一朵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放在一起却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就是告诉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张妈虽然不太懂这些道理,但还是连连点头。

晚上,沈若兰给清韵念完诗,正要休息,宋玉芙又来了。

"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沈若兰问。

宋玉芙坐下说:"姐姐,我一直想问你一件事。你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方式教导清韵的?"

沈若兰笑了:"没什么特别的。我只是觉得,教育不能太着急。就像绣花一样,一针一线,慢慢来才能绣出好作品。"

"我明白了。"宋玉芙若有所思,"姐姐,等我将来有了孩子,你也要教教我。"

沈若兰看着她:"你这是......"

"我和夫君在英国,一切都好。"宋玉芙轻抚着小腹,"已经有两个月了。"

沈若兰心中一动:"恭喜。"

"姐姐。"宋玉芙突然说,"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你要这么用心教导清韵。因为一个母亲,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得比自己好。"

沈若兰点点头:"是啊。我虽然只是个平妻,但我要让清韵将来活得精彩。这就是我的心愿。"

夜深了,西院里一片宁静。沈若兰坐在绣架前,继续绣她的《群芳争艳图》。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摇篮里熟睡的清韵脸上,那一点朱砂痣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

"娘亲的清韵。"沈若兰轻声说,"你要记住,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就像这些花儿,有的开得早,有的开得晚,但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就一定能绽放出最美的光彩。"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27/4827095/2704902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