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伊始


东非的烈日,无情地炙烤着裂谷地带那片刚刚诞生的废墟。

曾经高耸入云、象征着连接与希望的关键三号桥墩,此刻已化为一堆布满裂纹的钢筋混凝土块。

如同巨龙的尸骸,狰狞地瘫卧在大地上。

断裂的钢筋像暴露的骨刺,绝望地指向天空。

烟尘尚未完全散去,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粉尘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硝烟味。

救援人员的呼喊、伤者的哀嚎与遇难者亲属的恸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地狱般的景象。

东大的东菲铁路项目的负责人看到这一幕,顿时面色大变,问起了身边的安全员。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出这么大的事故?”

安全员也是面无人色,“事故原因还在调查,结果估计要等到下午才能出来!”

“那伤亡情况呢?”负责人再次焦急的问道。

“初步估计,伤亡起码有上百人了!”安全员闻着空气中的血腥味,无比绝望的说道。

出了这么大的事故,造成了这么大的伤亡。

他们整个项目部都要被问责,而他,更是可能要去坐牢。

“必须立刻查明事故原因!”负责人擦着头上的冷汗说道。

就在这时,  一群肤色各异、但眼神中闪烁着同样贪婪与激动光芒的劳工代表们,如同雨后春笋般突然出现。

聚集在了龙国项目部门口。

他们手中的标语牌显然是统一制作的,上面用斯瓦希里语和鹰语写着煽动性的口号:“东大偷工减料!谋财害命!”“郑景渊要政绩,我们不要死亡!”“严惩凶手,还我公正!”

他们呼喊的口号异常熟练和整齐,明显经过精心指导和排练。

几个代表甚至能准确地说出郑景渊的名字,并一口咬定是这位遥远龙国高官的死命令,逼迫项目部赶工,才导致了悲剧!

项目负责人立刻意识到了不对,他转身离开,拿起了内部电话,拨通了那个通向国内的电话。

“告诉郑大使,这边出事了,有蹊跷!”

某个身穿黑衣的鹰酱人,此刻正站在距离事故现场一公里外的一处山坡上。

看到那些聚集的劳工,他放下望远镜,嘴角露出残忍的笑意。

作为鹰酱情报部门资深的清洁工,他对这次行动很满意。

“完美的爆破。”他对着加密耳机说,“现在该给这场好戏加点料了。”

他取出特制的卫星手机,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

一份标注着“龙国项目内部文件”的加密档案被同时发送给六家国际媒体的特定记者。

做完这一切,他利落地拆除手机卡,将设备扔进早已准备好的强酸容器里。

“让龙国人自己狗咬狗去吧。”他冷笑着转身离开,“郑景渊,这份大礼希望你喜欢。”

不列颠的伦敦,资深记者克劳福正准备结束一天的工作。

突然,他的加密邮箱弹出一条新消息提示。

发件人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加密地址,邮件标题只有简单几个字:"东菲工程事故真相"。

出于职业本能,他点开附件。下一秒,他几乎从椅子上跳起来。

"我的上帝......"他喃喃自语,迅速抓起桌上的内部电话,"主编!我需要立即召开紧急编前会!我们拿到了关于东大的东菲项目的爆炸性内幕!"

几乎同一时间,BBC国际新闻部的主编办公室内也响起了类似的惊呼。

几位资深编辑围在电脑前,难以置信地看着那份标注着"龙国驻非项目指挥部内部会议纪要"的文件。

这份文件的内容记录着东菲项目负责人“传达郑景渊大使重要指示”。

强调“此桥的政治意义重大,必须作为献礼工程,确保在东菲峰会前实现合龙,形成视觉和政治上的双重震撼”,并出现了一句致命的“必要时可特事特办,灵活处理”。

如果这份文件是真实的,那就足以证明东菲铁路的那起惨案,是郑景渊为了自己那特殊的目的,而罔顾安全、强压工期的铁证!

"这上面的水印......看起来是真的。"一位编辑压低声音说。

"如果这份文件属实,这意味着郑景渊直接导致了这场悲剧。"另一位编辑难掩兴奋,"我们必须立即核实,这将是本周最重大的国际新闻!"

在京城一间隐秘的茶室里,孙豪正通过加密线路实时接收着东菲的现场画面。

当他看到抗议人群开始聚集时,立即拨通了一个号码。

“时机到了。”他简短地说,“把我们准备好的‘分析报告’放出去,记住,要看起来像是他们的自发行为。”

挂断电话后,他又拨通了另一个号码,语气变得恭敬:“秦老,一切按计划进行。鹰酱果然动手了,我们的人已经跟上,确保火会烧到该烧的地方。”

电话那头,秦天沉稳的声音传来:“注意分寸,我们只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故表示合理关切。记住,我们和鹰酱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恰好都发现了郑景渊决策中的问题。”

“明白。”孙豪会意地笑了。

在某些有心人的安排之下,这场东菲铁路桥倒塌的事件,一瞬间就上了世界热搜榜。

随之而来的,是各大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

BBC晚间新闻的主播用沉痛的语气报道:“我们获得独家内部文件显示,这起导致数十人伤亡的悲剧,很可能源于郑景渊强推的‘政治献礼工程’……”画面适时切换到“内部文件”的特写,以及郑景渊在项目启动仪式上讲话的画面。

《纽约时报》网络版的头条标题更加直白:《郑景渊用鲜血换政绩》。文章引述“匿名消息人士”的话,称郑景渊“为在年底前完成象征性节点,不惜强压工期,忽视安全标准”。

CNN则别出心裁地制作了专题报道,将此次事故与几十年前龙国大跃进时期的某些事件相提并论,旁白意味深长地说:“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当政治狂热取代理性决策,悲剧就会重演。”

这些报道在西方世界迅速传播,很快又通过各种渠道反馈回龙国国内。

秦天安排的一些公知和大V如获至宝,立即开始“搬运”和“解读”,进一步加剧了舆论的发酵。

深夜,“龙国战略与发展研究院”的办公楼里依然亮着几盏灯。

院长王明远盯着屏幕上东菲事故的现场照片,嘴角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冷笑。作为秦天一手提拔起来的“智囊”,他深知自己此刻该做什么。

他快速敲击键盘,一篇题为《海外大型基建项目的风险管控反思》的“研究报告”新鲜出炉。

文章通篇充斥着看似客观的数据和专业术语,却在关键处埋下了致命的匕首。

“某些项目过度追求政治象征意义,将‘献礼工程’置于科学规律之上……”

“决策层若因短期政治收益而忽视工程客观周期,必将埋下重大隐患……”

“建议建立更严格的决策问责机制,防止个人意志凌驾于专业评估之上……”

王明远仔细检查着每一个措辞,确保它们既不会直接点名郑景渊,又能让所有明眼人一眼看出矛头所指。

完成后,他立即将文章发送给几家关系密切的媒体,同时在自己的百万粉丝微博账号上同步发布。

几乎在同一时间,网络水军头目“老K”接到了孙豪助手的电话。

他迅速在十几个五百人微信群里下达指令:“重点转发王院长的文章,话题带#海外工程安全第一#、#科学决策重于政治表演#。注意,要表现得像是自发讨论。”

短短一小时内,这篇“研究报告”在网络上病毒式传播。

水军们伪装成“忧国忧民”的网友,在评论区疯狂带节奏:

“说得好!就该查查是谁为了政绩不顾工人死活!”

“看来之前朱雀海域的成功让某些人飘了,真以为自己是基建超人了?”

“支持严查!不能让个别人的冒进毁了龙国形象!”

这些评论看似自发,实则每条都经过精心设计,既规避了直接诽谤,又将舆论矛头精准引向郑景渊!

一时间,所有的舆论都指向了郑景渊!

然而,这还没完!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27/4827383/4335825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