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 第401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

第401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


第401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

    =

    金上京城的外城被攻破了,内城的城门又被宋军轻而易举地击碎了。

    这让城中的金人全都意识到了,他们已经是宋军砧板上的鱼肉,要杀要剐,全凭宋军的心情。

    深秋的寒风卷著枯黄的落叶,像无数细碎的哭嚎撞在金上京城的内城墙上。破碎的内城城门洞中,还有黑火药那特有的味道,被风一吹,散出令城中之人心惊胆战的气味。城门被宋军撞开的巨响还在街巷间回荡,原本拥有不少人的城门前,如今已经变得空空荡荡,连个守城门的卫兵都没有,宋军要想进入内城,不费吹灰之力。

    很显然,内城中的军民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

    而内城的另一边则成了人间炼狱。

    内城中的很多地方都被人纵火,大火将内城中的数千间民房全都烧毁。

    这些火,肯定不是宋军放的,而是金军溃兵以及城内不法之徒所放。

    百姓们像没头的苍蝇般在街巷里奔逃,有的扶著老人从城东往城西跑,有的背著孩子从城西往城东挤,泥泞的路面上满是丢弃的鞋子、粮袋和哭喊声。相遇时,双方眼里只有同样的茫然谁也不知道哪里是安全的,前一刻还在引路的人,下一秒就可能被溃兵的刀砍倒在路边。

    有孩童攥著父亲的衣角,在拥挤中被冲散,哭声淹没在大火声中;有妇人回头寻找丈夫,却只看见人群中一闪而过的、染血的衣袖;更有绝望的全家,在被大火逼到墙角后,把绳索系在烧焦的房梁上,一家几口一块自缢,脚尖悬在半空,随著风轻轻晃动。

    溃兵和城中的恶人乘纷乱之际,恣行劫夺,肆无忌惮。他们有的乔装成宋军的模样,踹开豪宅的朱漆大门,抢掠其家的金银珠宝,还奸淫其家妇女;有的则直接挥刀威胁,将王公大臣家中的粮食、布匹洗劫一空,临走前还杀人放火。

    公卿士大夫此刻早已没了往日的体面,他们匆匆脱下锦袍,换上粗布短衣,甚至往脸上抹泥,混在流民中瑟瑟发抖,生怕被溃兵认出来;贵戚家的女子更惨,她们不敢留一丝妆容,抓起路边的污泥往脸上涂,把绫罗绸缎撕成破布,头发散乱地披在肩上,看上去与乞讨的妇人别无二致,可即便这样,还要时刻提防溃兵不怀好意的目光。

    也有许多百姓从内城东西角门往外城跑,他们想找机会逃出金上京城。他们扶老携幼外逃,结果有不少老人和孩子被挤死或踩死。

    被挤死、踩死的老人和婴孩的尸骸堆在城门两侧,雨水冲刷著他们脸上的泥污,露出苍白的、毫无生气的面容。侥幸挤出角门的人,刚跑到河边,就发现外城也早已被恐慌笼罩,河水浑浊,河边满是同样逃亡的人,哀号声顺著河风飘远,混著内城的声,成了这座都城最悲凉的挽歌,令人所不忍闻。

    还好,城中的人到底熬到了天亮。

    这些情况,陆续传入宫中。完颜吴乞买得知这些消息了之后,派亲卫去对溃兵和恶人进行弹压。

    同时,完颜吴乞买派人张榜公告说:「两国已通和,凡在京城内外放火杀人虏掠财物者,御前已得圣旨,将分遣将士,前去杀戮,望居民安业,如违处斩。」

    接著,完颜吴乞买又下达通告说:「两国已讲和,此前发放器甲若干,令持有者立即送交朝廷——」

    随后,完颜吴乞买安排他的亲卫巡视,内城的混乱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时近中午,完颜宗磐和徒单野才回来,向完颜吴乞买禀报了宋江等人的意思。

    见宋江他们只要完颜吴乞买和那些主战派的金国大臣出城,那些主和派的金国大臣心下一松,然后他们就一脸期待地看著完颜吴乞买。

    完颜吴乞买知道,这些主和派的金国大臣希望他能带著主战派的金国大臣出城,换一种说法就是,他们希望他和那些主战派的金国大臣别耽误他们献城保命。

    老实说,如果有选择,完颜吴乞买肯定不愿意将这偌大的金上京城拱手让给宋军,这座城承载著金国太多的荣耀、辉煌与希望,每一块砖石都镌刻著金人开疆拓土的艰辛,每一寸土地都浸染著金人的热血与汗水。可如今城中的局势已如风中残烛,宋军攻破了外城,内城又陷入如此混乱,局势已然失控,若不妥协,恐怕城中人全都是冢中白骨。

    完颜吴乞买紧攥著龙椅扶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那扶手上雕琢的龙纹硌得掌心生疼,却远不及他心中如潮水般翻涌的痛苦与不甘。他目光扫过殿中那些主和派大臣,他们眼神中满是急切与期待,仿佛自己和主战派大臣的离开,就能为他们换来那遥不可及的平安。

    「父亲,如今形势危急,宋军势大,若不依大宋条件,恐城中百姓皆遭涂炭啊。」

    完颜宗磐劝道。

    完颜宗隽也劝道:「今势已不可为,我等万万不可自寻死路也。」

    其他主和派也纷纷劝完颜吴乞买。

    至于主战派?

    一来,主战派的领袖,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完颜宗干等人,已经被宋军给扣下了,剩下的完颜希尹等人,不论是身份,还是在金人中的地位,都远远无法跟完颜宗磐、完颜宗隽等人相比,说话声音自然没有主和派大。

    二来,如今的形势,已经容不得主战派猖狂,更容不得他们挑选大宋找死,他们甚至都不敢再说与大宋交战的事了,毕竟,谁都能看出来,这时候还要跟宋军交战,就是螳臂当车。

    所以主和派占据著这次商量的绝对上风。

    以至于完颜吴乞买都不得不听主和派的主张。

    最终,为了早日摆脱洗城的危险,也为了金上京城中的所有人的性命,完颜吴乞买终于鼓足勇气,决定亲自出城去见宋江。  

    为此,完颜吴乞买还特意下了一道诏书,向城中的人说明情况:

    「大宋坚欲教我出郊,我以社稷生灵之故,义当亲往。咨尔众庶,咸体我意,切务安静,无致惊扰。恐或误事,故兹诏示,各令知悉—」

    完颜吴乞买不是自己一个人出的城,他还按照宋江他们的要求,将城中的主战派,比如完颜希尹等人也带出城了。

    有人可能会问,宋江他们怎么会知道,城中的金国大臣,谁是主战派,谁是主和派?

    这还不简单,当然是金国的主和派大臣给宋江他们的名单。

    在金国的主和派大臣眼中,出卖金国的主战派大臣,并不是叛国,而是玩政治的常规操作对政敌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这是他们浸淫官场多年刻在骨子里的信条。

    而且,他们太清楚眼下的处境:金军防线节节败退,宋军不仅兵临城下,还已经攻下了金国的都城的外城,甚至是将内城的城门都轰碎了,他们若不赶紧找条退路,等到城破之日,无论是主战派的巷战殉国,还是大宋的清算,都不会让他们有好下场。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最好的选择就是老老实实地投降。

    这至少能保住他们的性命。

    要是好好表现一下,他们没准还能在大宋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至少金国的主和派大臣是这么看的。

    而金国的主战派大臣恰好是他们能递出去的最佳投名状。

    再说,这些人平日里在朝堂上跟他们针锋相对,反对他们主张的求和,阻挠他们与宋军暗通款曲,要不是他们,宋军怎么会打到这里?

    如今借宋军之手除掉他们,既少了朝堂上的掣肘,又能向大宋表忠心,简直是一举两得。

    至于国家利益?

    在保命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知不知道什么叫「死道友不死贫道」?

    又知不知道什么叫「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夫妻都尚且如此,更何况政敌了?

    而且,玩政治的人,向来是最没有底线的。

    总之,在生存面前,所谓的同僚情谊、家国大义都成了虚的。只要自己能活下来,能继续在新的朝堂里保住官位和富贵,哪怕让金国的主战派血流成河,让金国的防线因失去主将而崩溃,他们也毫不在乎。毕竞,对政客来说,敌人的死亡,永远是自己安全的最好保障。

    更肮脏的是,他们甚至在名单中掺杂了私怨。有些官员本不属于主战派,只因曾弹劾过主和派中的某人,或是在瓜分利益时挡了主和派的路,便被他们强行划入「主战派」的行列。他们巴不得借宋军之手,将所有眼中钉、肉中刺一网打尽反正城已破,国将亡,只要自己能活下来,未来在大宋的统治下,没了这些政敌掣肘,他们反而能更容易地保住富贵。

    至于「国家大义」、「同胞安危」,在他们眼中远不及个人权势重要,哪怕因此让更多无辜者卷入杀戮,他们也毫不在意。

    更有甚者,当这份名单送到宋江手中时,主和派还特意暗示宋军可先拿名单上的人开刀,用以震慑金人,促成他们献城。

    说穿了,这场政治斗争,从始至终没有对错,只有你死我活的算计,所谓的「主和」,不过是他们为了自保,不惜出卖一切的遮羞布而已。

    完颜吴乞买带著金上京城中的主战派大臣在城中军民的期盼下出了内城,来到外城。

    完颜吴乞买等人放眼一看,外城的城墙上全都是宋军,黑压压的,人迹如蚁。

    而且,经过日夜抓紧施工,仅仅几天功夫,宋军便在四壁城墙上修筑了大量炮架、貔篱巴等防御工事,进一步加强了对金上京城的军事控制。

    从外城城门通往城楼的慢道,也已经被宋军全部撅断,目的是防止百姓登城。

    而今天,因为完颜吴乞买和金上京城中的主战派大臣出城,何灌还特意让神机军全部登上城墙,李琳炮、虎蹲炮全都架上,加强戒备,密切关注城内动向。

    等到完颜吴乞买等人到了外城的城门处,外城的城门才徐徐拉开。

    只见,城外足有五万宋军的铁骑肃立两旁。

    有这么多骑兵在,纵然完颜吴乞买他们想跑,也肯定跑不了,尤其是在他们的马匹全都被宋军给没收了的情况下。

    在宋军的监视下,完颜吴乞买等人只能老老实实地去了宋军的军营中,自投罗网。

    让完颜吴乞买他们心中一沉的是,宋江根本就没见他们。

    别说宋江了,就是张叔夜、吴用等人,都没有见他们。

    完颜吴乞买他们刚到宋军的军营,就被宋军给关了起来,并且宋军还在他们居住的帐篷外拉了密密麻麻的铁丝网,并派重兵看管。

    与此同时,宋江让人给留守的完颜宗磐、完颜宗隽等金国的主和派大臣送去命令,让他们将城中的马牛羊骆骤驴全都送出城来。

    刺头全都被宋军给捉了关押起来,剩下的金国的主和派大臣,哪敢不听宋江等人的命令?

    很快,完颜宗磐就以留守的名义下旨:金上京城中牲畜,不论大小,限三日内交赴朝廷,再由朝廷统一交给大宋;隐留者,全家并行军法;告者,赏钱三千贯。

    于是,金上京城中,别说马牛羊骆骤驴了,就连鸡鸭鹅猫狗都被金人捉了送去交给宋军。

    甚至就连那些达官贵胄、士绅望族、豪门大户、豪商巨贾家中的马匹和金军自己骑的马匹,也都交纳了出去。

    从此以后,城中的人,彻底失去了逃出金上京城的可能。

    紧接著,宋江又给留守的完颜宗磐、完颜宗隽等金国的主和派大臣送去命令,让他们将城中的兵甲全都送出城来。

    宋江特意要求,城中军民,连把菜刀都不能留,如果查到有人留了兵甲,不仅全家诛杀,左右邻居都要跟著连坐。

    宋江给金国的主和派大臣的理由是,这些兵甲藏匿于民间,不利于金上京城恢复秩序,也不利于他们献城。

    宋江要求金人将这些兵甲全都收上来,交给自己。

    早已屈服了的金人,二话没说,就照办了。

    于是,各种兵甲,琳琅满目,堆积如山。

    金人组织了十万民夫,用车辇运,用民夫挑,经过数日,才将这些兵器全都送到了宋军的军营中。

    至此,金上京城中的金人,彻底成了砧板上的鱼肉,插翅难飞—..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28/4828163/1111076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