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新家园
十天后,母鸭终于孵好了蛋。
十来个鸭蛋最后只孵出来六只小鸭。
看着毛茸茸的小鸭,胡二婶和秋娘都有些羡慕。
她们捡的鸭蛋不比苏暖少,到现在也没吃完。鸭蛋是可以做咸鸭蛋,但他们带的粗盐不多,腌不了多少鸭蛋。
“等搬到芦苇滩那边,我也抓几只母鸭孵蛋。”胡二婶道:“这野鸭子好养,几个也就能养大吃肉了。”
苏暖养鸭子只是想获得养东西的乐趣,却不是为了吃肉和吃蛋。
至于搬到芦苇滩的日子也定好了,明天就出发。
芦苇滩那边已经提前搭好了几个简易的房屋,虽然还很简陋,但遮风挡雨是没问题的。
山洞里的几张木床也提前搬了过去。
这两天晚上,他们都是睡在草堆上。幸好天气越来越暖和,晚上也不是很冷。
除了木床,一些家当也都陆陆续续搬了过去。
现在山洞只留下了三间用石头盖的房屋。
苏暖离开山洞的时候,还有些舍不得。毕竟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有些东西还都是她亲手做的。
可是再不舍得,也得搬走。
鞑子虽然还没被赶走,但他们的目标是城镇和村落。青云山这种荒僻的地方,他们根本没兴趣过来。
但流匪就不一样了,他们更喜欢在山里安营扎寨。要是哪天他们看中了青云山,要在这长期居住,他们这些住在山里的人就该遭殃了。
第二日是个大晴天。
清早起来,他们三家人吃了早饭,就开始搬家。
大部分东西都已经搬过去了,现在只需要把苏暖买的骡子和母羊带过去,再有就是把他们的铺盖也搬过去。
东西不多,众人很快就弄好,等来到芦苇滩那边时,太阳只升到屋顶。
当初在芦苇滩盖房子的时候,胡二叔他们特地挑了一块比较大的空地。
这块空地处于芦苇丛中间,三面都是密不透风的芦苇,既防风还能保暖。
唯一没有芦苇丛的南边临着水源,平时打水和洗衣服都要方便得多。
说实话,苏暖对芦苇滩这里还是挺满意的。
就连胡二叔他们搭的简易房屋,苏暖看了也很喜欢。
这几个简易房屋,都是用芦苇搭建的。
整个房屋都是用晒干的芦苇扎的,外面则用一些树干固定住,房门也是用芦苇扎的,只不过是先做好了门框,然后把芦苇固定在门框上。
苏暖仿照着这个简易版的房屋,给小鸭子们搭了一个小棚子。
小鸭子们刚出生不久,得做好保温工作,不然中途就可能夭折。
苏暖把母鸭也安置在小棚子里面,看着母鸭把小鸭子们护在身下,便接着忙其他事情。
本来她还想给骡子和母鸭搭一个大点的棚子,胡二婶却让她再等几天。
“这几个芦苇搭建起来的房子,只是暂时住一下。等你二叔他们盖好了新房子,你直接把这芦苇盖的房子给骡子和母鸭住就行了。”
苏暖有些惊讶:“盖什么新房子?”
这里没有石头,又没有青砖,拿什么盖房子。
胡二婶道:“这里是没有石头,但水边多的是淤泥。你二叔已经打算好了,明天就开始做泥砖,现在天气暖和,半个月就能把泥砖晾干。等泥砖晒好了,就可以盖房子了。”
苏暖这才醒悟过来,她怎么忘了水边的淤泥了。
不得不说,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不光石头和芦苇能建房,就连水边不起眼的淤泥也能拿来盖房子。
既然要盖房子,苏暖当然也得帮忙。
这几间临时住的芦苇房,就是胡二叔他们帮忙搭建好的。
现在要盖新房,苏暖哪有意思一直让他们帮忙。
他们家好歹有三个大人,韩氏干不了重活,但还有她和沈言。
当天下午,苏暖就叫上沈言去水边挖淤泥,然后开始做泥砖。
为了节省人力,苏暖把泥砖做的又厚又大,每块砖有一尺长,半尺宽,三寸厚。
苏暖还粗粗算了一下,要盖一个五米长,四米宽,两米高的房间,差不多需要一千来块泥砖。
如果盖两间房的话,就是两千块泥砖。
胡家和王家那边,都是要盖两间房的。
以前在山洞没那个条件,现在淤泥多得是,想盖几间房都行。
胡二叔两口子早就不想和儿子挤在一起了,当然要盖两间房。
苏暖想想以后三个人要挤在一个房间,确实也挺不便的。
所以他们也是要盖两间房的。
做泥砖不难,只要把淤泥从水边挖上来,然后装到事先做好的木框里,等泥砖成型,就可以脱模进行晾晒。
苏暖和沈言轮流挖淤泥,一天差不多能做三百多块泥砖。
两人干了三天,才做了一千来块泥砖。
第四天的时候,胡二叔和胡春生就来帮忙了。
他们家有三个壮劳力,只花了三天时间就把需要的泥砖做好了。
有胡二叔和胡春生帮忙,苏暖和沈言轻松了很多,只花了一天半时间就把剩下的一千块泥砖做好了。
泥砖要晒上半个月才能拿来建房。
这半个月里,苏暖也没闲着。
之前挖淤泥的时候,苏暖就发现了,芦苇滩这边的土地还是很松软的,看上去很肥沃。
苏暖就想在附近种点野菜,好供母羊和鸭子们吃。
当她提出这个想法时,胡二叔先给她泼了瓢凉水。
“你要在芦苇滩这地方种东西,我看难。这能种东西的地方,都长满了芦苇。而芦苇这东西霸道得很,有它在的地方,其他东西根本生长不了。”
苏暖经这一提醒,才想起芦苇的习性,春分已经过了,山洞那边的野草野菜早就发芽了。
可芦苇滩这里,除了长出了些芦苇的嫩叶,其他一棵野菜野草都没有。
“二叔说的是。”苏暖想了想道:“既然有芦苇的地方不能种东西,那就在房屋附近种东西,怎么样?”
他们现在住的地方空地很大,周围除了芦苇丛,什么遮挡也没有,所以阳光还是很充足的。
苏暖觉得在房屋附近种菜,还是很适合的。
胡二叔却摇了摇头:“这块空地就更不行了。你想想,这块地方这么大,芦苇却没有蔓延到这里,肯定是有原因的。照我来看,这块地肯定贫瘠的不行,根本长不出东西。”
苏暖却没放弃:“既然这地下的土贫瘠,那就在地面上种东西。”
“这是什么意思?”胡二叔有些没明白苏暖话里的意思。
苏暖道:“我们可以先用木头做几个大点的木箱,然后去水边挖来淤泥,堆到木箱里面。淤泥肯定比这里的土肥沃,一定能长出东西来。”
胡二叔觉得这主意可行,“不过淤泥好是好,但是不能完全代替土地,最好从山那边运点好土过来,这样和淤泥拌一下,就能种东西了。”
这已经是目前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了。
苏暖道:“那就听二叔的,明天我就去背土。不过那木箱,还得麻烦二叔了。”
胡二叔道:“这没问题。到时候我多做一些,我们家也种些菜籽。”
他们搬来山里时,带了点菜籽过来,当时想着在山里找块空地,等天暖和了,种点蔬菜。
现在山里住不成了,那菜籽就一直放着。
现在苏暖提出了这个办法,胡二叔就想试一试,万一能成功呢,这样他们在芦苇滩也能吃上自己种的蔬菜了。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28/4828373/1111106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