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 养蚕缫丝
浮生半日闲是短暂的,忙碌才是永恒的。
四月下旬的时候,陆舒窈开始忙碌另一件事,她打算在县城里造工坊,这个工坊是一个复合工坊,养蚕缫丝和纺织一起,染布倒是不能放在这里,会导致河水喝了对身体不好,这个需要挪到河流下游,而且不能影响下游的村镇。
原本陆舒窈一直犯愁泾南县到底做什么样的手工业才合适,直到陆璆任三月份的时候从泾南县路过了一下。
那个时候陆舒窈在巡县,陆璆任自然是没能见到陆舒窈,因此就留了口信,然后就去刺桐了。
而受到陆璆任的启发,陆舒窈给陆璆任写了一封信,询问他每次出海的时候带到海外都是什么些货物,所幸的是从泾南县寄信去刺桐很快,半个多月就能走个来回,陆舒窈收到回信之后,就决定以泾南县这边的条件,可以养蚕缫丝织布。
因为丝绸是陆璆任每次出海所带的货物中的大头。
不过陆舒窈还是确认了一下丝绸的市场,在了解到哪怕是最普通的没染色的丝绸,每年也是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陆舒窈才有了这个念头。
不过有念头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要去了解泾南县这边的土地适不适合种桑树,如果不适合种桑树,还要从别的地方买生丝回来纺织,这对于泾南县来说,不算一个值得做的事情。
泾南县人口现在不多,大部分劳动力都必须要去保证一定的粮食土地种植,手工业这些是在保证了前面那些事情的基础上才能去做的,所以一开始规模不能大。
在规模不大的情况下,最好能满足养蚕缫丝纺织一起,这样才勉强能够做到盈利,以及对老百姓有利。
好在陆舒窈的这个想法没有因为土地不合适而半途夭折,在泾南县境内甚至有一片已经荒废的桑林,这片桑林是在泾南县没出事之前当地一户大户人家种植的,不过后来泾南县乱了,这户人家把该处理的产业处理了,这片桑林没人接手,他们也就不要了,直接搬走了。
陆舒窈查了这块地在衙门这里留下来的地契,然后根据祝博明那边记录的这人迁往的地址联系了一番,花了小小的一笔钱就从这人手里把这片桑林买了回来,随即便招募了擅长养桑树的农人对这片桑林进行处理。
虽说这片桑林荒废了,有些桑树也在这荒废的时间内倒伏,或者因为没修剪长的不好,或是死亡,但是这片桑林现在有大把的嫩桑叶,可以养一批蚕出来,所以陆舒窈才这么着急建养蚕工坊。
田间的农活确实不少,但是今年的泾南县比往年好上很多,一是县衙租借给他们的牛,而是租借给他们的多套农具,节省了很多劳力。
而家里的农活不需要这么多劳力的时候,老百姓就会想着去别的地方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好挣一些辛苦钱。
建设工坊这件事是为了泾南县的老百姓好,但是这在前期是看不出效果的,所以陆舒窈招工修建的时候直接付工钱,陆舒窈给出的工钱不低,还包一顿午饭,来报名的老百姓一下子就多了。
因此这工坊也是修建的飞快。
工坊建好了,蚕卵也买回来了,接下来就是要招养蚕人了,这一次陆舒窈在招工要求上限定养蚕人必须为女子,工钱给的也不少,每个月三百文钱,每日的工作就是去桑树林采摘桑叶之后清洗干净,然后晾干之后进行喂蚕,然后打扫蚕室,保证蚕室的干净整洁,随时注意蚕房的温度等等。
陆舒窈特地找了一位擅长养蚕的老妇人过来,到时候她会亲自教导这些招过来的女子养蚕。
在知道有人教之后,敢来应聘的人还是少,大家对自己没什么自信,生怕自己给这蚕养死了赔不起。
对此陆舒窈自然不会说养死了不用赔,只说按照赵婆婆教的方式养的,养死了不用她负责任。
最后还是来了两人,接了这养蚕的活。
蚕房这边走上了正轨,缫丝工坊和纺织工坊都建好了,但是相应的缫丝机和织布机还没有到位,这个陆舒窈没法从泾南县这边弄到,而且芜州那边也不是最好的做这个机械的地方,最好的地方在淮州。
就在陆舒窈打算亲自去淮州一趟的时候,霍长舟阻止了她。
只说把这件事交给他,他就这样出门了一趟,回来的时候就把这件事给搞定了,专心等缫丝机和织布机送到就成。
如此一番忙活,就到了端午节。
一年多的体会下来,陆舒窈发现不管是大梁还是大齐,真正属于官员的假期是真的少,一个月两天休沐,逢年过节各有两天假,这个逢年过节要把除夕拿掉,除夕那边有差不多二十天假,其他的也就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这些日子能有个假。
当然,假少是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原因就是陆舒窈太过于操心了,陆舒窈相信不少县令的日子过的绝对没有她忙碌。
好在忙碌是有成果的,看着百姓脸上笑容慢慢多起来,陆舒窈只觉得心里十分满足。
端午节前一天,陆舒窈去了一趟县学。
县学现在已经有十几个孩子在这里开蒙读书了,陆舒窈去看了这群孩子,鼓励了他们一番,然后给他们每个人发了两个粽子,然后又去街头巷尾跟老百姓们聊了聊,这才踩着星光回到衙门。
“二哥,我觉得泾南县现在明明越来越好了,你怎么反而越来越忙了?”
面对陆菁菁这小小的抱怨,陆舒窈只是笑了笑:“刚才和几个老百姓聊了聊,问问他们对县城现在有什么想法。”
“那他们怎么说?”
陆舒窈这么一说,陆菁菁立刻忘记了自己刚才在控诉什么,泾南县的公务很多,她虽然年纪小,可也跟着陆舒窈做了不少事情了,对于这些事情的反馈,她也是很感兴趣的。
“多数人都觉得现在的日子很好,提不出来什么想法,倒是有个人提了一件事,我倒还没怎么注意到。”
“什么?”陆菁菁兴致勃勃的问道。
“说是近来县城里开始出现了一些乞丐,还有一些似是从其他地方过来的流浪儿,因着咱们县城老百姓态度好,所以这些人就过来了,我在想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这些乞丐流浪儿就这么放任下去是会出事情的。”
陆菁菁也没注意到,如今她每日就是县衙和县学之间来回,县学距离县衙不远,她出门的时间有限。
而且县衙这附近到底有些威慑行,那些乞丐也不会过来这边。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28/4828573/1111079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