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 泾南蒙学
鲜美的馄饨一口一个,耳边是热闹的喧哗,眼前是一团氤氲的热气,等一碗馄饨下了肚,整个人也跟着微微热了起来。
“大人,快到时候了。”
等陆舒窈吃完,便有一名衙役找过来,对着陆舒窈说道。
陆舒窈点点头,同霍长舟他们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往指定的位置而去。
如今的泾南县虽然热闹了不少,可人口依旧没有那么多,在县城里想找出来个空旷的地方不要太容易。
商户们出了这么多力,县衙可不会一点儿力都不出,陆舒窈特地找人去芜州城那边运了一车烟花回来,好在今年的天气也很好,正月十五这天万里无云,晚上的时候看月亮看的很清楚。
这会儿衙役们已经把烟花都在空地上摆好了。
等陆舒窈到了之后,时辰一到,这些烟花就会被点燃,为泾南县的上元夜的热闹助推。
陆舒窈踩着木制的楼梯走到高处,从她所在的位置看那条热闹非凡的街道,更有一种不同的感触。
“祝先生,这热闹你体会了吗?”
“回大人,自是去好好体会了一番的,泾南县可是好久好久都没这般热闹了,我也许久没有在老百姓脸上看到如此不夹苦涩的笑容了。”
陆舒窈跟着点点头:“真希望今年一切都能顺利。”
“会如大人所愿的。”
“大人,时辰快到了。”
陆舒窈便开始看向桌上的香,只要那线香燃到尽头,就是她下令点火的时候。
当陆舒窈眼瞧着那线香熄灭了最后一点火光,便扬声道:“点火!”
提前准备好的衙役们当即举着火把点燃了距离自己最近的烟火,然后转头退到安全的位置。
随着一声咻的声音,第一发烟火冲向了天空,然后在空中爆裂成无数星雨,不等这一朵烟花彻底散开,另外一朵也迫不及待的冲上天空,炸开另一种颜色的烟火。
然后是更多的烟火,一遍遍的在空中炸开不同的造型,再被新的烟火盖掉光芒,一时间,仿佛整个天空都被烟火占满了。
所有在街道上,在附近没来凑热闹,甚至远一点的村子里的人,这会儿都站在外面仰头看着这轮番盛放的烟火。
有互相心悦的男女在这烟火下紧紧握住了对方的手,有小孩子蹦蹦跳跳兴奋的喊着哪一朵是最好看的,也有历经生活的老人抬手拭去眼角的泪水……
这一夜过去,新的一年正式开始。
新年第一件事,陆舒窈就是要把县学弄起来。
地方已经选好了,去年冬天的时候,陆舒窈就请人对里面进行了改造,也不用太复杂,如今的泾南县人少,能送过来读书的孩子更少,而且按照一般来说,县学是只能已经考取功名的秀才才能进学。
但是陆舒窈考虑到如今泾南县的情况,决定把蒙学和县学开设在一起。
蒙学,顾名思义,即给孩童开蒙之所,所教习一般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以及小四书,即《名物蒙求》《性理字训》《历代蒙求》《史学提要》这四本书。
而待蒙学过,就可以读四书了,即《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四书读透,即可在童生试一试了,一般四书读透了的,都会开始读五经,童生试的时候经考的不多,出的也多是一些简单背诵或者简要解释就行的试题。
童生试之后还有县试和院试,对读书的要求就更高,五经不求读透了,但是也得选一经作为自己的本经。
再往后,陆舒窈这个半吊子就不太行了,她毕竟读书是跟着沈大娘读的,不是像陆舒棋陆舒砚那般正经按照读书人的要求去读的,她这里四书读了,五经这块还真的没怎么读,好在在泾南县这个地方,也没人考察她的文才。
不过今年要不要加开恩科,到现在还没有什么朝廷的旨意下来,陆舒窈不知道霍长堰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但陆舒窈很肯定的是,别说考举人考进士了,如今的泾南县一个考秀才的人都拉不出来。
她这县学设立了,在一段时间内大概只能是蒙学。
但哪怕是个蒙学,也得有夫子,这个夫子最后还是霍长舟想办法请来的,一共两位夫子,一位夫子专门负责蒙学开蒙,另一位夫子是专门教陆舒星和陆菁菁的。
祝博明知道之后,立刻把自己先前的三个学生塞给了这位教导陆菁菁和陆舒星的夫子,他最近也是越来越忙,根本抽不出空来教这三个孩子,都让他们自己温书很久了。
蒙学在二月初二这一日开学,先前崔景山还在担忧会不会没有人把孩子送到蒙学来读书,没想到学院刚开门,就有几个老百姓牵着自家孩子过来问束脩。
县学的束脩很低,但是束脩六礼不能少,那就是肉干,芹菜、龙眼干、莲子、红枣、红豆这六样东西。
其中肉干是谢师恩,芹菜表明业精于勤,龙眼干是启窍生智,莲子寓意苦心教学,红枣则是早日高中,红豆则表明大展宏图。
这六种东西一样一斤,一般老百姓家里咬咬牙也能拿出来。
而在县城里居住的孩子一日三餐和住宿不用在县学里面,就不需要再交任何银钱,就连书本都由县学一起提供,如果学的很好,每月考评合格,年底的时候这书就会免费赠送给该学生。
另外就是如果下面村镇里的孩子来县学读书,没办法每日来回跑,也可以住在县学里面,一年不过收取三百文钱,由县学提供一日三餐和住宿。
这个费用是非常低的,可以说县衙需要贴补进去不少。
但是陆舒窈知道,这三百文钱依旧会是一个门槛,拦住很多想要读书的孩子。
她本想全部免费,但是祝博明拦住了她。
“大人,也许有朝一日,咱们都能让所有的孩子免费读上书,让他们都能学有所成,但是现在我们还不能这么做。”
“老百姓纵然淳朴,但是他们也明白利益在哪儿,如今我们县学人不够,那些人知道把孩子送过来县学不仅仅管一日三餐还管住宿,那生了孩子不想要就往县学一扔就好了。”
“毕竟县学可是说了只要是孩子都收的。”
“必要的门槛还是得设的,有可能我们把一些真心求学的孩子拦在了这门槛外面,但是只要是真心求学的,我们还有别的方法悄悄帮助他们,不是吗?”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28/4828573/1111079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